业务知识库
查看更多
夏季热伤风怎么办?
<p style="text-align: left;"> 炎炎夏日,热浪滚滚,人们使用空调的频率也逐步升高,进进出出空调房都很容易感冒,一不小心就会惹上“热伤风”。</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热伤风是啥?</p><p style="text-align: left;">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老百姓所说的“热伤风”,就是一种夏天的普通感冒。夏天天气热,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人体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扩张,所以出汗量会增加。这时,人们往往会开着空调、风扇入睡,用凉水冲浴,骤然进入温度很低的房间,殊不知,这样很容易患上“热伤风”。</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热伤风有啥症状</p><p style="text-align: left;"> 1.病情较轻: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p><p style="text-align: left;"> 2.病情较重:高热,出汗后热仍不退,并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口干但不想喝水、小便赤黄、舌苔黄腻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呕吐或腹泻。</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产生热伤风的原因</p><p style="text-align: left;"> 过度贪凉,夏季气温有时会回升得较快,导致气温较高,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失调,散热功能降低,体温就会随之升高,这个时候如果进入低温环境,比如用空调或电扇,或洗冷水澡,导致忽冷忽热,毛细血管就会突然收缩,使机体平衡紊乱,容易导致热伤风。</p><p style="text-align: left;"> 四、避免热伤风该怎样做?</p><p style="text-align: left;"> 1.加强身体锻炼:养成户外活动的好习惯。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同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机体免疫力。</p><p style="text-align: left;"> 2.合理地安排饮食:不暴饮暴食、不食高脂食物以及不洁食物,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多维生素食物,宜清淡为主,忌油腻、辛辣、燥热食物。要就热避凉,夜间不露宿在外,不宜长时间用电风扇、空调,不在有过堂风处睡觉,以免受凉发病。</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五、得了热伤风该怎么办?</p><p style="text-align: left;"> 1.减少活动:患热伤风时消耗的体力与参加重体力劳动差不多,所以人感到浑身没劲儿。这时候,如果活动量还跟平常一样,这对恢复身体健康是没有好处的。</p><p style="text-align: left;"> 2. 充足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至少2000毫升,其中有一部分最好是电解质饮料。</p><p style="text-align: left;"> 3.注意防护:伤风感冒是炎热天气感寒所致,应注意防护,避免再次受寒,同时保持良好心境状态,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p><p style="text-align: left;"> 4.感冒症状较轻者,可自行服用药物治疗,但如果用药后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p>
想沟通却被拒之门外?家长请先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
<p style="text-align: left;">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谁的话都不听。”</p><p style="text-align: left;"> “总把自己关在屋里,跟谁也不沟通。”</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天到晚抱着手机,没有一刻停歇。”</p><p style="text-align: left;">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很多家长都很头疼。那么,我们再听听孩子会怎么说呢?</p><p style="text-align: left;"> “爸爸妈妈一点都不理解、尊重我。”</p><p style="text-align: left;"> “他们总是跟我说一堆大道理,处处说教、处处限制。”</p><p style="text-align: left;"> “我不是不想跟他们沟通,而是不想去听那些所谓的大道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www.sz.gov.cn/img/4/4310/4310305/12184680.png" class="nfw-cms-img" img-id="4310305" alt="图片1" title="图片1"/></p><p style="text-align: left;"> 看来,站在不同的角度,孩子和家长都有些不满。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认识上的差异呢?</p><p style="text-align: left;"> 今天,我带您了解一下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p><p style="text-align: left;"><strong> 一、青春期孩子面临很多自我矛盾</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面临很多自我矛盾。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他们的心理,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了平衡。身体上的快速成熟,使青少年产生了一种成人感,但是心理发展得相对缓慢,又使他们仍处在一个半成熟的状态。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p><p style="text-align: left;"> 1.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成熟度。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可以去做大人做的一些事情,会模仿大人的行为;</p><p style="text-align: left;"> 2.认为自己的思想已经达到了成人水平,可以像成人一样去解决问题。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经常闯祸,但是自己又解决不了;</p><p style="text-align: left;"> 3.要求与成人地位平等;</p><p style="text-align: left;"> 4.希望社会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比如,尊重他们的隐私,相信他们可以独立面对事情。我们知道,不管是认知水平、思维方式还是社会经验,青少年都处于一个半成熟的状态,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不一致的问题,这就是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青少年会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尤其是摆脱父母的约束,他们希望有自主决策的权利。但是,当他们真正面对困难时,依然希望在精神上能够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护。</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有的家长会反映:我家孩子 从来不跟我沟通。这是由于孩子的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所导致的。</p><p style="text-align: left;">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尤其是家长不理解他们,从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增加了他们自我封闭的程度。与此同时,青春期的孩子又有很多的苦恼,会感到非常孤单和寂寞,很希望和别人沟通、交流,并得到他人的理解。这也是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而愿意在心理治疗室里跟心理医生沟通的原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www.sz.gov.cn/img/4/4310/4310306/12184680.png" class="nfw-cms-img" img-id="4310306" alt="图片2" title="图片2"/></p><p style="text-align: left;"> (四)成就感与挫折感交替的矛盾。青春期的孩子通常要表现出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果取得成功或者良好的成绩,就会因优越感与成就感而沾沾自喜,甚至有一些膨胀。但如果失利或失败,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这两种情绪体验交替出现,会让青少年有时非常激动,有时又非常低沉和沮丧。</p><p style="text-align: left;"><strong> 二、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青春期的第二个特点是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尝试把自己的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的、协调一致的、不同于他人的自我。自我同一性是关于我是谁、个体的价值、个体的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每个人在青春期都会探索并尝试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即自我认同感,它是青少年重要的发展任务。</p><p style="text-align: left;"> 青春期的孩子对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会有主观感受,从而产生了自我的意识,他们开始在意别人的评价,开始关心自己好不好看、自己的身材苗条不苗条等。这是青春期必经的阶段,<strong>只有孩子找到发展方向、认同自己,才能顺利健康地度过青春期。</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三、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给家长几点建议</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青春期的孩子渐渐有了自我意识,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生存在世界上”“我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这是孩子树立三观的关键时期。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strong>多征求孩子的意见</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帮孩子追逐梦想,找到人生方向。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追逐梦想,找到人生方向,父母要多带孩子去看世界,让孩子知道,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可以去闯,有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等待着他。<strong>只有孩子真正为自己学习的时候,才会有努力学习的动力。</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关注孩子的情绪,有问题及时就诊。研究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显著增加,有很多孩子的情绪问题并未被正视和发现,也没有得到治疗。当家长发现孩子的情绪不正常,经常开心不起来,易怒,甚至有自伤行为、自杀念头的时候,孩子可能已经病了,需要<strong>及时带孩子就诊</strong>,进行心理干预。</p><p style="text-align: left;"><br/></p><p style="text-align: left;"> 转载:“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p>
喉咙痛怎么缓解?什么情况需要就医?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大部分症状较轻的急性病毒性咽炎、咽喉炎一般全身症状较轻,以局部症状为主,多数可在 7~10 天内自愈,多休息、多喝点水,少用嗓子、少吃刺激性食物即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疼痛比较严重时,可以口服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通常在 1~2 小时内起效,除缓解咽痛症状,还可缓解咽痛可能伴随的症状,如发热或头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立马就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持续高热难退或反复发热超过3天</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咽喉剧痛,或疼痛一星期仍无好转</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呼吸困难、精神萎靡、血氧指标低于93</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嗓子肿到无法吞咽唾液,导致流口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脖子、舌头肿,张不开嘴或不能动脖子</p>
儿童便血元凶TOP 1!九成家长不知道的“菊花危机”
<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什么是肛裂?</p><p style="text-align: left;"> 肛裂多由慢性便秘,粪块干硬,排便时肛门口过度扩张撕裂所致。肛门手术后扩张肛门方法不当亦可引起肛裂。极少数由其他疾病引起。</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儿童为什么会发生肛裂?</p><p style="text-align: left;"> 1. 便秘:便秘是儿童肛裂的主要原因之一。硬便通过肛门时会对肛管造成机械性损伤,导致肛裂的发生。</p><p style="text-align: left;"> 2. 腹泻:腹泻会导致肛门周围皮肤炎症,弹性降低,会加重肛裂的复发与愈合。</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肛裂的信号</p><p style="text-align: left;"> 1. 血便:便便后擦手纸上有血迹,有时鲜红色血液附着于大便表面,或者大便时滴鲜红色血液。</p><p style="text-align: left;"> 2. 排便哭闹:排便时疼痛,排便时肛门剧烈疼痛,甚至在排便后持续疼痛。</p><p style="text-align: left;"> 3. 肛门外观:轻轻掰开可见放射状裂口(像嘴唇干裂)。</p><p style="text-align: left;"> 4. 肛门瘙痒:由于局部炎症刺激,分泌物增多,导致肛门瘙痒。</p><p style="text-align: left;"> 5. 情绪变化:因疼痛变得暴躁、食欲下降或夜间惊醒。</p><p style="text-align: left;"> 四、肛裂的处理</p><p style="text-align: left;"> 肛裂绝大多数选择保守治疗。保持大便润滑通常,如遵医嘱口服益生菌、乳果糖;遵医嘱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总之,怀疑宝宝有肛裂发生,及时就医。</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五、肛裂的预防</p><p style="text-align: left;"> 1.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确保孩子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膳食纤维。</p><p style="text-align: left;"> 2.科学喂养: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结构,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p><p style="text-align: left;"> 3.定时排便:培养孩子按时排便的习惯,避免长时间憋便。</p><p style="text-align: left;"> 4.保持清洁:每次大便后用柔软的卫生纸轻轻擦拭,并用温水清洗肛门区域。</p><p style="text-align: left;"> 5.避免外伤:防止孩子因恐惧或紧张而用力排便。</p>
手部反复湿疹,该怎么办?
<p style="text-align: left;"> 手部湿疹是指刺激性接触性皮炎,顾名思义,因长期接触刺激性的物质,手部反复出现红斑、水疱、脱屑伴瘙痒,严重时出现皲裂伴刺痛。</p><p style="text-align: left;"> 手部湿疹三部曲:对症治疗,寻找过敏原,预防复发。</p><p style="text-align: left;"> 1、当湿疹复发时,应及时就诊,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避免瘙抓。</p><p style="text-align: left;"> 2、可抽血或进行斑贴试验筛查可能存在的过敏源。</p><p style="text-align: left;"> 3、关键在于预防。避免接触刺激性或过敏物质,包括洗手液、沐浴露等清洁剂、橡胶、金属、染料等。尽可能在接触前戴手套,先戴一层棉质手套,再戴一层胶手套。加强保湿润肤,减少洗手次数,洗手后擦干,外涂润手霜。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好心情,提高免疫力。</p>
健康体重管理行动,个人和家庭怎么做?
<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class="nfw-cms-img" img-id="4306513" src="https://www.sz.gov.cn/img/4/4306/4306513/12167860.jpg" alt="640.jp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信息来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p>
运动达到一定心率才开始燃脂,是真是假?
<p style="text-align: left;"> 错。脂肪的消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运动的类型、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个人的体能状况和运动经验。运动的每一秒都在燃烧脂肪,只是消耗不同类型供能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的比例不同。</p><p style="text-align: left;"> 因此,并不是运动达到一定心率后才开始燃脂。如果心率能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燃脂效果更好。最大心率可以用220减去年龄来估算。</p>
关注呼吸健康,科学防治哮喘
<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什么是哮喘?</p><p style="text-align: left;"> 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根据2023最新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对哮喘的定义为: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通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是由气道周围炎症和肌肉收紧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急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但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死亡。</p><p style="text-align: left;"> 据权威期刊《柳叶刀》发布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报道,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患者人数达4570万,并且患病人数还在不断增长,尚有许多哮喘的患者并未诊断出来。此外,目前我国哮喘的控制率也不高,仅有5.6%的患者得到正规的治疗。</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如何识别哮喘?</p><p style="text-align: left;"> 出现的咳嗽、胸闷、气急或喘息等任一症状,尤其是在接触某变应原(如外出游玩接触花粉;接触了猫狗或禽类等皮毛;油烟;食入海鲜等易过敏物)后出现,常规治疗无好转,均应考虑哮喘的可能。</p><p style="text-align: left;"> 部分患者在感染等其他疾病诱发下出现,在抗感染或其他治疗的基础上,咳嗽、胸闷、气急或喘息症状仍无改善,也需怀疑合并哮喘的可能。</p><p style="text-align: left;"> 在出现以下情况则提示可能出现了哮喘急性加重,如:突然的喘息气急加重;呼吸频率增加;可听到高调的哨笛音;不能平卧只能端坐呼吸;说话不能连续或只能说单字;心率加快;大汗淋漓。当患者出现了嗜睡和意识障碍,可能哨笛音都消失了,这时候已经是非常危重了,要立即送医抢救。</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哮喘的常见误区</p><p style="text-align: left;"> 1、“哮喘会传染”:哮喘不是传染病,而是与遗传和环境相关的慢性病。 </p><p style="text-align: left;"> 2、“只有儿童”会得哮喘”: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也可能新发或复发。 </p><p style="text-align: left;"> 3、“症状消失即可停药”:哮喘需要长期规范治疗,擅自停药易导致急性发作。</p><p style="text-align: left;"> 四、如何科学防治哮喘?</p><p style="text-align: left;"> 1、早诊断、早治疗:若出现反复喘息、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 </p><p style="text-align: left;"> 2、避免诱因:远离烟雾、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佩戴口罩防护。 </p><p style="text-align: left;"> 3、规范用药:遵医嘱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等控制药物,而非仅依赖急救药物。 </p><p style="text-align: left;"> 4、自我管理:学习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记录发作规律,制定个性化应对方案。 </p><p><br/></p>
宝宝肚脐鼓包了?“脐”实很简单!
<p style="text-align: left;"> 宝宝出生后,不少家长会发现宝宝的肚脐处鼓起一个“小包”,尤其在哭闹时更明显。别慌!这可能是新生儿脐疝。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常见的小问题。</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什么是脐疝?</p><p style="text-align: left;"> 脐疝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表现为肚脐部位向外凸起一个柔软的包块。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靠脐带连接胎盘获得营养。出生后剪断脐带,肚脐位置会慢慢愈合,但宝宝肚脐周围的肌肉层还没完全长好,留了一个小洞(大约1厘米),医学上叫“脐环”。当宝宝哭闹、咳嗽、便秘或用力时,腹腔压力升高,部分肠管或脂肪从脐环处“钻出”,形成一个圆鼓鼓的"肚脐包"。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大多数脐环在5岁前会闭合,脐环小的在1-2岁会逐渐闭合。</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脐疝的具体表现?</p><p style="text-align: left;"> 1. 肚子上的鼓包时大时小,宝宝安静或平躺时,鼓包可能缩小甚至消失;哭闹、用力时会变大。</p><p style="text-align: left;"> 2. 鼓包触感柔软,轻按压能回缩,一般不会疼痛。</p><p style="text-align: left;"> 3. 鼓包表面皮肤颜色正常,通常无红肿或发紫(若出现需及时就医)。</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脐疝需要治疗吗?</p><p style="text-align: left;"> 90%以上的脐疝会随着宝宝成长自然痊愈!大多数宝宝在6个月到2岁期间,随着腹壁肌肉发育,脐环逐渐闭合,鼓包会自行消失。虽然脐疝大多无害,但若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带宝宝就诊:</p><p style="text-align: left;"> 1、鼓包变硬、无法回缩,宝宝疼痛哭闹;</p><p style="text-align: left;"> 2、脐部皮肤发红、发紫或破溃;</p><p style="text-align: left;"> 3、宝宝出现拒食、呕吐、腹胀、鼓包难以回纳的情况。</p><p style="text-align: left;"> 四、宝宝脐疝家长能做什么?</p><p style="text-align: left;"> 1、首先要避免宝宝的腹压增高,像减少宝宝长时间剧烈哭闹,喂奶后拍嗝防胀气,和发现便秘及时处理。</p><p style="text-align: left;"> 2、其次,要拒绝“土方法”:</p><p style="text-align: left;"> (1) 用硬币或硬物压住鼓包,可能会损伤皮肤或引发感染。</p><p style="text-align: left;"> (2) 用束带勒紧腹部,会影响呼吸和发育。</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五、那正确的护理方法是什么呢?</p><p style="text-align: left;"> 家长要保持宝宝的肚脐清洁干燥,避免摩擦。穿柔软透气的衣物,纸尿裤边沿可向下反折,避开肚脐位置。必要时可以到新生儿外科门诊就诊,经过医生专业评估后采用封脐治疗,加快脐孔缩小闭合。</p>
春季“上火”,浑身不适!不同人群,“灭火”方式不同
<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春天气温逐渐回升,人体往往因“上火”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小儿、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在春天里身体“上火”所表现出的症状不一,要根据“上火”的特点进行分类辨证,易产生较好的防治效果。<br/></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儿童防肺火</strong></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中医认为小儿上火的原因是由肺卫受外邪入侵所致由于小儿肺卫气不足容易反复受外邪入侵使阴阳失去平衡引发小儿大便干结、舌苔明显减少等。</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在饮食方面注意营养搭配,多饮水,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青年人防肝火</strong></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冬天蓄积于体内的距气在春天则向外发散,若不能及时发散易发生内热形成肝火继而发生多种疾病。青年人肝火旺盛时常伴有脾气急躁头晕目眩等。</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为防止上火,青年人平常宜吃些甘淡的食物,从而达到清肝健脾和胃的作用。青年人若肝火旺盛应禁忌食用大辛大热的食物,少吃酸味食品以及羊肉、辣椒、海虾等。</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取玫瑰花、白芍各3克。可将药材置于保温壶,加500毫升热水焖泡5分钟后饮用。玫瑰花可行气活血、理肝气、解郁,白芍平肝养阴、益气除烦。此茶可舒缓胸闷、烦躁。</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中年人防胃火</strong></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中年人因家庭和工作上压力大容易伤肝化火、火邪及胃、发生胃火、表现为胸肋胀满、口苦咽干、口渴喜冷饮、常有心失眠、性急易怒、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取1克黄连泡水喝即可。由于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和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对于因胃火而引起的目赤、牙痛、口疮等症,效果很不错。</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老年人防虚火</strong></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老年人多肝贤阴亏出现腰酸睦软、心烦、心悸、失眠等症状。</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饮食上少吃不易消化及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清淡滋补之品,另外多食富含维生素B和C的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红薯、蜜橘等。</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right;">(来源:中国中医、中国中医药报)</p><p><b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