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选择项目
业务知识库 查看更多
我的房产是以法院拍卖形式购得的,一栋楼只有一本产权证,无法出具本人的产权证或租赁合同,怎么申请学位?
<p style="text-align: left;">  答:以法院拍卖形式购得的房产,出现无法出具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等其他特殊情况的,须出具相关的合法证明(如拍卖证书、判决书等),提交实际居住证明材料和近一年的水电费清单。</p>
舒心躺睡,中小学午休设备设施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9月19日下午,中共深圳市委教育工委、深圳市教育局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动员会暨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郑秀玉出席会议并讲话。</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班子成员,全市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及分校区(部)主要负责同志,“每周半天计划”试点学校教师代表共约3000人以线上线下形式参加会议。</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会议强调,</strong>全市教育系统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strong>要把</strong>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干部深化认识、凝聚共识、汇聚合力。<strong>要把</strong>学习宣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深化深圳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加快推进深圳教育现代化。<strong>要把</strong>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转化为全市教育系统的具体实践,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以先行示范的责任担当推动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会议强调,</strong>全国教育大会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行了具体部署。建设教育强国,改革是根本动力,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以教育综合改革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新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凝聚全社会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强大合力,加快构建育人新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会议强调,</strong>推动教育综合改革,队伍是关键因素,必须打造一支昂扬向上、主动担当、敢闯敢试、能打硬仗的干部教师队伍。去年以来,市教育局开展了“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专项行动,全市教育系统作风焕然一新。当前,全市教育系统正在谋划推进“每周半天计划”等一批重大教育改革举措,要坚持改革的目标不功利、改革的过程有定力、改革的结果敢于胜利,全面深化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提振工作作风、凝聚工作合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努力推动深圳教育综合改革取得实效,加快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先行示范目标,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p><p><br/></p>
非深户籍子女在申请学位已提交了父母的居住证,为什么还要核验住房证明材料和实际居住证明?
<p style="text-align: left;">  答:居住证是判断“是否可以在我市申请学位”的标准,住房证明和是否实际居住是判断“是否可以申请片区学校学位”的标准。</p><p style="text-align: left;">  有效的住房证明和是否实际居住是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就近入学的依据。住房证明材料包括在本市的有效房产证明或购房合同,或由房屋租赁管理部门核发的、登记备案时间连续满1年以上的房屋租赁凭证,或连续满1年以上的保障性住房租赁合同。是否实际居住以社区网格管理系统记录为准。受理申请后,除联网信息比对,学校也将联合公安、社区网格登记部门上门家访。如果没有实际居住,将取消地段公办学校申请资格。</p>
民办学校招生有何具体要求?
<p style="text-align: left;">  答: 按照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今年民办学校继续实行与公办学校“统一平台,同步招生”。主要有如下特点和要求:</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申请儿童可以在提前批自愿申请国有民办学校。</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所有民办学校要严格按照《深圳市非深户籍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管理办法》 规定的入学条件招生。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持有本市具有使用功能的居住证,在本市连续居住满1年,且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满1年。不得以面试、面谈、人机对话、简历材料等任何形式选择生源。</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按类别/积分高低录取或电脑随机摇号录取。</p>
2024年成人高考考试时间是?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class="nfw-cms-img" img-id="4200043" src="https://www.sz.gov.cn/img/4/4200/4200043/11830979.png" alt="2222.png"/></p>
2024年成人高考报名时间是?
<p style="text-align: left;">  成人高考报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其中网上审核未通过的、申请照顾加分(除原贫困山区县以及25周岁以上照顾加分外)和免试入学等类型的考生必须在报名时间内到市招考办指定的报名点交验资格认定材料。<strong>网上报名和现场审核时间</strong><strong>为9月9日至14日(</strong><strong>期间22</strong><strong>:</strong><strong>00</strong><strong>至次日6</strong><strong>:00报名</strong><strong>系统维护</strong><strong>),具体分段进行</strong><strong>:</strong>9月9日9:00—12日17:00(网上注册与报名);9月9日9:00—14日12:00(网上提交材料、完善信息);9月9日9:00—14日17:00(网上交费、确认)。</p>
预防近视,从小抓起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随着电子产品的丰富和发展,近视已呈现低龄化趋势。据报道,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生为36.7%,初中生为71.4%,高中生为81.2%。虽总体近视率较2021年(52.6%)下降0.7个百分点,与2018年全国近视摸底调查结果(53.6%)相比,下降1.7个百分点,但形势仍然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近视人群已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首位。近视发病的年龄越小,未来患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高度近视更可能会引起视网膜病变,不仅危害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影响其未来发展,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为此,呼吁全社会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并将防控关口前移,从小抓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近视给儿童青少年带来的影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学习和生活质量下降:近视可能需要佩戴眼镜,会给儿童青少年在学习和其他日常活动中带来不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眼部健康问题:高度近视可能增加患眼部疾病的风险,如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白内障和黄斑变性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3.心理健康影响: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近视可能会影响自信心和社交活动,尤其是在对视力有特定要求的活动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4.家庭经济负担:矫正近视可能需要定期更换眼镜,以及可能的手术费用,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5.专业和职业选择受限:某些专业或职业对视力有特定要求,近视可能会限制个人的专业或职业的选择。</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二、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预防近视从小从早做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远视储备量不足指裸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后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远视储备量不足容易发展为近视。因此,在1~3岁幼儿期、4~6岁学龄前期、7岁之后学龄期应当定期接受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量。家长要从孩子出生就树立近视防控意识,给孩子一个健康视觉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户外活动接触阳光,能增加眼内多巴胺等活性物质释放,促进眼球正常发育并抑制眼轴变长,是防控近视有效、经济的方法。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眼轴长度等近视指标显著相关,儿童青少年应坚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户外活动要避开午后高温强晒时段。即使阴天,户外活动也对近视有防护效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3.养成良好用眼习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诱导近视形成的关键因素,儿童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一是读写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不可平躺、侧躺或趴在床上看书,不可边走边看书,或者在移动的车厢内看书。二是坚持“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约6米远眺20秒以上。三是保持光线适度,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晚上除开启台灯照明外,室内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光源。台灯标准可参考GB/T 9473—2022《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4.分年龄管控视屏时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视屏类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是儿童青少年近视早发、高发的重要原因。0~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3~6岁幼儿尽量避免其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屏幕学习时,屏幕中心位置应在眼睛视线下方10厘米左右,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观看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5.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持续用眼后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调节滞后,改善视疲劳症状,有助于防控近视。做操时应注意清洁双手,找准穴位,力度到位,以略有酸胀感为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6.均衡营养、充足睡眠</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0~17岁是眼球和视觉功能发育的重要阶段,需要摄入均衡的营养,家长要引导儿童青少年多摄入鱼类、蛋类、乳类、豆制品等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做到饮食多样化。正常昼夜节律和充足睡眠对儿童青少年的眼睛发育至关重要,幼儿、小学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睡眠应不低于9小时,高中生睡眠应不低于8小时。家长应给孩子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引导孩子按时休息、按时起床、规律作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7.遵医散瞳诊断近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家长观察到孩子有视物凑近、眯眼等异常情况或筛查发现视力变差,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眼科检查。散瞳验光是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放松眼部调节作用后进行医学验光,为诊断近视的“金标准”。散瞳药物对健康的眼睛不会产生损伤,用药后可短期出现畏光、视近不清等症状,停药后可恢复至正常状态。家长应对散瞳验光有正确的认知,遵医嘱进行检查,明确诊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8.确诊近视及时干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一旦确诊近视应及时科学干预,通过佩戴眼镜来进行矫正。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有效矫正视物不清,延缓近视进展。对于戴镜视力正常者,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每3~6个月、初高中学生每6~12个月进行复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更换眼镜。耳穴压丸等中医适宜技术经循证医学证实可控制近视进展,学生及家长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应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9.重视高度近视及相关并发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近视600度以上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人群中,白内障、开角型青光眼、近视性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近视性视神经病变等致盲性眼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应采用及时、适宜的防控干预手段,推迟近视发病年龄,控制近视进展速度,减少高度近视相关并发症引起的不可逆性视功能损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0.多方合力共筑“防护墙”</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儿童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营造爱眼护眼的视觉友好环境,合力共筑近视“防护墙”,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p>
公司是房屋产权人,我是公司的法人代表,我家的孩子可以用该房产来申请学位吗?
<p style="text-align: left;">  答:如属于公司房产,可以提供承租人为儿童少年父母的房屋租赁凭证或按照集体宿舍处理。</p>
2024-2025学年普通中小学何时放假?
<p style="text-align: left;">各区(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教育行政部门,局机关各处室,市局直属各事业单位(学校):</p><p style="text-align: left;">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制定2024-2025学年普通中小学校校历的通知》有关精神,我局制定了《深圳市2024-2025学年普通中小学校校历》(附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历安排</p><p style="text-align: left;">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学年教学时间共39周(其中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2周,复习考试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其中,一至八年级新授课时间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九年级新授课时间33周,复习考试时间4周(第一学期1周,第二学期3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p><p style="text-align: left;">  第一学期第1周为2024年9月1日至9月7日,开学时间为9月2日;第二学期第1周为2025年2月9日至2月15日,开学时间为2月13日。</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普通高中学校校历安排</p><p style="text-align: left;">  普通高中学校全学年教学时间41周(其中社会实践1周),寒暑假、节假日等共11周。第一学期第1周为2024年9月1日至9月7日,高一、高二年级开学时间为9月2日,高三年级开学时间为8月1日;第二学期第1周为2025年2月9日至2月15日,开学时间为2月13日。</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有关要求</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各区、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教材〔2020〕3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教材〔2022〕2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校历和作息时间的通知》(粤教基〔2008〕56号)等有关文件安排教育教学计划,幼儿园可参照小学执行。可结合本地季节变化、交通情况、学校寄宿、家长上班出行等情况科学设定区域内学校弹性上学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保障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及中小学“六项管理”相关规定,严格按照校历安排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增减教学时间。要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小学可根据有关规定和当地实际,在保证周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自主确定每节课和课间休息的具体时长。要合理安排初、高中毕业班学生在中高考结束后至暑假前的教育活动,可通过组织开展专题教育、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活动、生涯规划等形式,丰富学生校内生活。不得以任何名目任何形式组织学生在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集体补课。</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教育部已将“严禁学校违反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校历提前开学、延迟放假,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纳入基础教育规范管理负面清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过程中,加强属地学校管理,加强对普通中小学校执行校历、课程计划、作息时间等情况的督导检查,把严格执行校历作为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重要内容,以校历为基本依据,及时查处违规补课、提早上学时间等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普通中小学生健康发展。</p><p style="text-align: right;">深圳市教育局</p><p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6月15日</p>
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入学一件事”,提出哪些重点工作?
<p style="text-align: left;">  答: 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任务,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以制定工作指引为抓手,进一步优化流程、精简证明。二是以建设线上平台为抓手,进一步推进“一网通办”。三是以建立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全程网办”。四是以提升线下办理服务水平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只进一门”。五是以落实招生信息“八公开”制度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入学政策解读、回应群众诉求。&nbsp;</p><p style="text-align: right;">——摘自教育部《教育部召开“教育入学一件事”深化推进会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