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知识库
查看更多
冬季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如何预防?
<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冬季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有哪些?</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儿童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今年流行的呼吸道病原主要有:流感、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空气飞沫(即患者讲话、咳嗽、喷嚏时的唾液飞沫)、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或被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造成传染。</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冬季为啥呼吸道疾病高发?</p><p style="text-align: left;"> 冬季气候干燥偏凉、昼夜温差较大,有时候气温变化无常、忽冷忽热,人体在适应这种天气下会导致免疫力有所下降。此外,冬季呼吸道黏膜遇冷血管收缩,会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不同呼吸道疾病怎么区别?如何应对?</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流行性感冒(流感)</p><p style="text-align: left;"> 症状:流感通常起病较急,在发病 3~6 小时内会出现发热,并迅速发展为高热(38.9~40℃),可能持续 3~5 天。患者常伴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头痛、肌肉酸痛、咽痛、咳嗽、鼻塞、乏力、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p><p style="text-align: left;"> 应对:如果没有禁忌症,6个月以上的人群都建议接种流感病毒疫苗。患病后,可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玛巴洛沙韦等。多数患者发病3~4天后,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是,5岁以下儿童感染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需提高警惕。</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肺炎支原体感染</p><p style="text-align: left;"> 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退烧后,咳嗽还可能持续1到2周。有的患者还会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症状。</p><p style="text-align: left;"> 应对: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疫苗。病程一般2~4周,及时识别、及早治疗是关键。一线治疗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患儿可以选择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但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p><p style="text-align: left;"> 症状: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有很多是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它的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会出现发热、鼻塞、咳嗽等症状。病情较重时,会出现憋喘、呼吸困难,少数重症也可能并发心力衰竭。</p><p style="text-align: left;"> 应对:目前,没有特效药,国内也没有相关疫苗。主要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使用止咳化痰类药物等对症治疗即可好转,但如果出现咳嗽加重、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p><p style="text-align: left;"> (四)腺病毒感染</p><p style="text-align: left;"> 症状:最常见是出现39℃以上的高热,可伴有咳嗽、咳痰、咽部红肿、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部分患儿也可引起肺炎,个别患儿肺炎较重。</p><p style="text-align: left;"> 应对:没有疫苗,也没特效药。大多数腺病毒感染,是轻症感染。患者大多1周左右就会自愈,治疗主要是对症缓解不适。要警惕的是少数重症感染。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腺病毒肺炎。重症腺病毒肺炎,病死率高达10%。</p><p style="text-align: left;"> 四、哪些情况要及时送医?</p><p style="text-align: left;"> 如果持续高热3天甚至更长时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寒颤、精神状态不好、胃口不好,就要看医生。 </p><p style="text-align: left;"> 此外,孩子有这些症状的,也要及时去医院:</p><p style="text-align: left;"> 1.剧烈咳嗽,影响正常睡眠或生活; </p><p style="text-align: left;"> 2.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 </p><p style="text-align: left;"> 3.严重呕吐; </p><p style="text-align: left;"> 4.食欲不好,喂养量小于平时的一半,甚至拒食; </p><p style="text-align: left;"> 5.精神萎靡或者不愿意交流,烦躁不安、易激惹、嗜睡;</p><p style="text-align: left;"> 需要提醒的是:有基础病的孩子,容易发展为重症。小婴儿,尤其是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热,要及时去医院。</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五、怎么预防儿童呼吸道疾病?</p><p style="text-align: left;"> 尽管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大不相同,但它们的传播方式大都是呼吸道、直接接触等。因此,防控措施也基本相同,主要包括: </p><p style="text-align: left;"> 1.打疫苗: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疫苗等,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应积极接种疫苗。 </p><p style="text-align: left;">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或者进行手部的清洁。 </p><p style="text-align: left;"> 3.戴口罩: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如周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群,建议及时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手部和周围环境。</p><p style="text-align: left;"> 4.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合理膳食,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生活有规律。 5.勤锻炼: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提升身体免疫力(但雾霾天应减少户外活动)。</p>
深圳儿童多少岁可以做免费窝沟封闭?
<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市教育局联合制定的《深圳市二年级小学生六龄牙免费窝沟封闭项目方案》,窝沟封闭项目实施对象为深圳市每学年秋季注册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包括全市所有公立和民办小学,经口腔科医生检查,符合窝沟封闭适应证者。</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为什么在二年级做?所有孩子都要做吗?</strong></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六龄牙”通常在6-8岁完全萌出,是封闭的最佳年龄,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刚好处于这一年龄段。</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但也不是每个二年级孩子都一定要做。要经过医生检查,适合做的才做,如果牙齿窝沟比较浅、已发生蛀牙、未萌出就不能做。</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三年级也想做咋办?</strong></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目前只有当年二年级小学生可以享受免费窝沟封闭,其他年级学生按照规定需自费治疗。</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幼儿园已经做过,小学还需要吗?</strong></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要!幼儿园做的是乳牙,二年级做的是六龄牙。</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信息来源:《深圳市二年级小学生六龄牙免费窝沟封闭项目方案》、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p><p><br/></p>
HIV检测线上如何预约?
<p style="text-align: left;"><strong> 一、什么是HIV?</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HIV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专门攻击免疫系统中的CD4淋巴细胞,使身体容易受到某些感染及发生肿瘤。</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class="nfw-cms-img" img-id="4077075" src="https://www.sz.gov.cn/img/4/4077/4077075/11043018.png" alt="1.png"/></p><p style="text-align: left;"><strong> 二、什么是艾滋病(AIDS)?</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艾滋病病毒所致。若感染者没有接受规范治疗,体内CD4淋巴细胞会逐渐被艾滋病病毒破坏至所剩无几,导致免疫系统衰竭。</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class="nfw-cms-img" img-id="4077076" src="https://www.sz.gov.cn/img/4/4077/4077076/11043018.png" alt="2.p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旦进入艾滋病阶段,免疫系统已经严重受损,患者容易患上某些癌症及受到机会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结核和真菌感染,淋巴瘤和卡波西肉瘤等肿瘤。</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class="nfw-cms-img" img-id="4077077" src="https://www.sz.gov.cn/img/4/4077/4077077/11043018.png" alt="3.png"/></p><p style="text-align: left;"><strong> 三、艾滋病传播途径有哪些呢?</stron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class="nfw-cms-img" img-id="4077078" src="https://www.sz.gov.cn/img/4/4077/4077078/11043018.png" alt="4.p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 </p><p style="text-align: left;"> 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行为;</p><p style="text-align: left;"> 血液传播: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进行不安全、不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p><p style="text-align: left;"> 母婴传播:受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期间将病毒传染给婴儿。</p><p style="text-align: left;"><strong> 四、哪些是高危人群呢?</stron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class="nfw-cms-img" img-id="4077079" src="https://www.sz.gov.cn/img/4/4077/4077079/11043018.png" alt="5.p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士;</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发生了无保护性行为的人士;</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发生男男同性性行为的人士;</p><p style="text-align: left;"> (四)卖淫嫖娼,或者多性伴的人士。</p><p style="text-align: left;"><strong> 五、发生高危行为后,如何在预约平台预约?</stron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class="nfw-cms-img" img-id="4077080" src="https://www.sz.gov.cn/img/4/4077/4077080/11043018.png" alt="6.p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预约平台是集咨询预约、信息登记、结果通知于一体,全程均可在线进行,并提供一键预约、智能定位推荐就近检测点、授权查询个人检测结果等功能。【免费】且【保密】</p><p style="text-align: left;"> 网址预约:https://pt.szcdc.net/front-reserve/index</p><p style="text-align: left;"> 微信公众号预约:关注“深圳疾控”公众号→点击底部条目“便民服务”→“HIV检测与服务”→“预约检测”→选择心仪检测点→进入后按步骤操作即可进行预约。</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维码预约:</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class="nfw-cms-img" img-id="4077081" src="https://www.sz.gov.cn/img/4/4077/4077081/11043018.png" alt="7.png"/></p><p style="text-align: left;"><strong> 六、不幸感染,盐田区患者上哪里申请治疗呢?</strong></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class="nfw-cms-img" img-id="4077082" src="https://www.sz.gov.cn/img/4/4077/4077082/11043018.png" alt="8.p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虽然目前无法完全根治,但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发展成为艾滋病患者及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p><p style="text-align: left;"> 盐田区的患者上哪申请治疗呢?来盐田区疾控中心VCT门诊。</p><p style="text-align: left;"> 目前接收确证患者,前来申请需凭HIV确证报告。</p><p style="text-align: left;"> 盐田区疾控中心VCT门诊地址:盐田区盐田街道东海四街6号盐田区人民医院盐田院区门诊医技综合楼6楼;免费咨询检测热线:0755-25363019。</p>
弱视易得白内障吗?
<p style="text-align: left;"> 弱视和白内障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是否易得白内障,通常与引起弱视的原因有关,比如先天性白内障、眼部炎症、视物不清,以及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等。</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先天性白内障:</p><p style="text-align: left;"> 属于出生后即存在的先天性遗传性眼病,此时晶状体浑浊,可能会导致视力低下,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导致失明。</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眼部炎症:</p><p style="text-align: left;"> 如果在成长发育期,眼部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角膜炎、结膜炎、葡萄膜炎等眼部炎症,受炎性因子刺激,可能会导致晶状体混浊,继而出现弱视的情况。</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视物不清:</p><p style="text-align: left;"> 如果长期视物模糊,而又未及时佩戴眼镜,可能会导致眼部视物不清,从而形成弱视。</p><p style="text-align: left;"> 四、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p><p style="text-align: left;"> 如果长期应用电子产品,可能会导致晶状体逐渐混浊,从而引起弱视。</p><p style="text-align: left;"> 如果出现弱视,建议去正规医院眼科就诊,通过眼底检查、裂隙灯等检查了解情况,之后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例如佩戴眼镜、遮盖训练等。在日常生活中,建议人们避免长时间用眼,在空余时间可以通过远眺、观看绿色植物或眺望远方等方式,缓解眼部疲劳。另外,建议人们经常进行户外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眼睛视力,预防弱视。</p>
骨关节炎如何自我检测?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1.关节活动是否受限。关节活动是否受限是自我检测骨关节炎的标准之一,如果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就要考虑有发生骨关节炎的可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关节是否僵硬。许多骨关节炎患者会出现关节僵硬的症状,有些患者表现为早晨起来关节不能动弹,需要缓一缓才能活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3.关节活动时是否发出摩擦音。骨关节炎患者活动关节时经常会感觉到关节的摩撩,有时甚至可以听到“咔嗒”声或其他摩擦音。不过,很多患者早期不会出现这种症状,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就一定要高度重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4.关节是否肿胀。关节肿胀也是骨关节炎的症状之一,多由劳累受凉、关节活动过多等使关节滑膜分泌大量滑液,造成关节积液所致,也称滑膜炎。滑膜炎的反复出现,是提示骨关节炎的重要信号。</p>
中医助力好“孕”来
<p style="text-align: left;">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科技越来越便利,人们在饮食上越来越“肥甘厚腻”,而运动越来越少,不良的饮食、作息以及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等因素,导致越来越多夫妻的备孕条件下降,再加上生育年龄不断高龄化,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医学上将夫妻有正常性生活至少12个月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未获得临床妊娠,定义为不孕症。</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中医对不孕不育有何认识?</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中医在两性生殖生育方面的观察、认识和研究源远流长。不孕、不育名词均始见于《周易》;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对生殖生理有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并且提出了以“肾”为核心的生殖理论;秦汉时期,我国出产了最早的妇产科论著《胎产书》。随后,中医生殖理论发展于隋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集前期文献之大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中医认为,“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意思是男性性功能正常,精子数量活力佳,女性月经周期规律、排卵规律,月经量、色、质正常,无痛经,更易怀孕。</p><p style="text-align: left;"> 现代中医治疗不孕不育,主要依据不孕不育病程、孕产史、手术史、基础病史等,结合现代医学检查结果,了解病因、明确诊断,通过“望、闻、问、切”,了解女性月经带下、男性性功能精液等异常,辨别脏腑、气血、虚实、寒热,通过中药、针灸理疗等方法补虚泻实、平和阴阳,从而达到“男精壮、女经调”,择“氤氲”之时(即排卵期)行房,则自然受孕成胎。</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如何高效备孕?</p><p style="text-align: left;"> 1、调畅情志</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中医认为怒、喜、思、悲、恐与肝、心、脾、肺、肾五脏相关,情志不畅导致五脏阴阳失和,甚者引发不孕。所以我们尽量保持心情愉悦、心态平和,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p><p style="text-align: left;"> 2、饮食有节</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中医提倡均衡饮食,不偏食、不嗜食生冷、腌制、高糖、煎炸食品,戒烟酒,适量增加含铁、叶酸等食物;</p><p style="text-align: left;"> 3、起居有常</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中医认为熬夜伤肝肾、精血,长期熬夜人群,或长期房事不节,通常肝肾阴虚,久则阴损及阳,易导致早衰、月经不调、不孕等,所以我们需要拒绝熬夜,房事节制,注重卫生,同时适度运动,增强自身气血,调整体重至合适水平。</p><p style="text-align: left;"> 4、中医调理(中药+针灸)</p><p style="text-align: left;"> 通过针药结合,不仅可以调理备孕前状态,部分因病情需要实行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还可辅助治疗,以提高精子、卵子质量,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盆腔宫腔微环境,移植后的保胎治疗等,增加人授、试管等成功率。</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应该避免哪方面误区?</p><p style="text-align: left;"> 1、不少夫妻觉得自己身体健康,生育不会有问题,不需要检查。</p><p style="text-align: left;"> 然而,能吃能睡无病痛并不代表生育能力一定好,许多人虽然表面看很健康,但可能存在一些不做针对性检查难以发现的疾病,比如男性无精、少精、弱精、畸精、碎片率高、液化异常、输精管堵塞等;女性子宫畸形、子宫肌瘤腺肌症、卵子质量不佳、卵巢储备功能减退、输卵管堵塞、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灶等,都有可能影响正常的怀孕,需要专业的针对性检查才能发现问题所在,因此孕前根据病史进行检查十分有必要。</p><p style="text-align: left;"> 男女双方小于35岁备孕1年未孕,或女性配偶年龄大于35岁试孕6个月未孕,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存在已知疾病可能导致不孕者需尽早评估生育能力。大龄、基础疾病、长期不良作息和饮食习惯等因素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p><p style="text-align: left;"> 2、部分人一说到怀孕不顺,觉得就是女方的问题,男方只是提供一些“小蝌蚪”,烟酒戒不戒都无所谓。</p><p style="text-align: left;"> 然而,在怀孕这件事上,男方和女方对不孕的影响概率各占50%,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早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吸烟(包括二手烟)、过量饮酒会影响男性精子、女性卵子的质量。如果男方精子的数量、活力、畸形率、碎片率等达不到要求,会影响精卵结合导致不孕,甚至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导致复发性流产。所以在备孕期间,男女同样重要,双方需要同时就诊、孕前检查以做好准备,发现问题及早治疗。</p>
年年体检,报告单该怎么看?
<p style="text-align: left;"> 向上、向下的箭头(↑ ↓):在体检报告中,数值指标都有一定的参考范围。当出现箭头时,“↑”表示检验结果高于正常值,“↓”表示检验结果低于正常值。H和L:“H”是英文HIGH的简写,表示结果高于正常值;“L”是LOW的简写,表示结果低于正常值。加号、减号(+ -):“+”表示阳性,一般多用来提示检查结果异常;“-”表示阴性,大多用来否定或排除某些病变的可能,但也有例外。正负号(±):“±”表示弱阳性或者不确定的阳性结果。发现问题不要太过紧张指标数据不在正常值参考范围内也不代表一定有问题。</p><p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血常规</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血液常规检测项目繁多,如何快速读懂血常规报告,应重点关注“三系”,即红细胞(负责氧气运输)、白细胞(负责免疫反应)、血小板(负责止凝血)。红细胞的指标有以下几个: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是不是有点眼花缭乱?看这些结果,大家要结合血红蛋白来看。血红蛋白:男性正常值130-160g/L,女性正常值110-150g/L。偏低: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白细胞:正常值在(4-10)×109/L偏低:抵抗力低下,可见于某些病毒性感染。偏高:常见于细菌性感染,急慢性白血病可能也存在白细胞增多,但往往同时也伴随血常规中其他指标的异常。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9/L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偏高:常见于急性感染,失血,溶血,脾脏切除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p style="text-align: left;"><strong> 肿瘤标志物</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肿瘤标志物较常用的有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还有糖类抗原CA系列的CA199、CA125等。一些名称与肿瘤无关的指标也可能与肿瘤有关,比如铁蛋白、M蛋白、HCG等。40岁以上男性可通过定期检测PSA来筛查前列腺癌。有慢性肝炎病史、肝癌风险升高的人群要定期检测AFP。有遗传性肿瘤家族史、卵巢癌或胰腺癌风险升高的人群可定期检测CA125、CA199。但肿瘤标志物检测不能替代影像学检查或内镜检查。肿瘤标志物和肿瘤存在相关性,但得了肿瘤,肿瘤标志物不一定升高,标志物升高也未必是得了肿瘤。当肿瘤标志物显著增高并越来越高,往往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来寻找可能存在的肿瘤。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要听取专业医生意见,完善必要检查,观察指标动态变化情况。</p><p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一些常见指标的分类解读血液生化指标</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高血压</p><p style="text-align: left;"> 血液好比水,水压就是水对于水管的压力,血压就是血液对血管的压力,高血压就是对于血管的压力相对于正常增大了。如果水压太大,水管会爆,如果血压太高则血管也会破裂(特别是心脑血管破裂引发中风等危害)。 </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除了看医生,你还得?</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1、饮食低盐(高钾盐、低钠盐)、低脂、宜清淡,控制体重,多吃芹菜、葫芦、木耳、番茄、荸荠、莲子等降压食物。</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戒烟,少饮酒。切记:戒烟对高血压病治疗至关重要,不可轻视之!!!</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3、控制情绪,一笑而过,淡定坦然。</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甘油三酯偏高</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甘油三酯来自食物中脂肪的分解,在肝、脂肪组织及小肠合成,如果甘油三酯过量,囤积于皮下就会使身体肥胖,囤积于血管壁则造成动脉硬化,囤积于心脏就会导致心脏肥大,囤积于肝脏则会造成脂肪肝,是衡量身体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除了看医生,你还得?</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1、清淡饮食,吃低脂食物,最好食用植物油。</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多运动。</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可以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如果指标偏低,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它的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心病、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但这个指标不是越低越好,偏低可能是营养不良或得了慢性贫血等疾病。</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血糖</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血液中的糖分就是血糖。它偏高和偏低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低血糖会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高血糖则会引发血管病变、糖尿病等症状。除了看医生,你还得?</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1、血糖偏低者要注意规律进食,运动量需恒定,随身携带干果、糖果等以备不时之需。</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血糖偏高者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定期检测血糖,注意护脚。</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主要器官功能性指标</strong></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总蛋白</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总蛋白主要用于判断营养状态、肝脏功能、肾脏功能、有无感染等。一般人的总蛋白会在一个合理区间内,假如超出这个区间,说明肝脏有一定的受损,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做进一步检查判断。</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谷丙转氨酶偏高</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肝功检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血清谷丙转氨酶。肝细胞发生炎症病变,引起细胞肿胀、坏死或肝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等,均可使谷丙转氨酶释放于血液循环中,而使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大量喝酒、食用某些食物也会引起肝功能短时间损害。除了看医生,你还得?</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1、调节情绪,不要过分紧张和焦虑,这样不利于指标的恢复。</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戒酒,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和高蛋白的食物,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此还应注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补充。</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胆结石</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胆囊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仅在体检时,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对人影响并不大。如果结石直径较大则需要红外线碎石或手术将结石取出。除了看医生,你还得?</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1、注意及时保暖,居室温度适宜,因为受寒可使全身机体抵抗力降低诱致急性发作;</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做一些如跑步、跳绳等运动有助于排除较小的结石;</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3、每日多喝水,少食油腻、高脂和刺激性强的食物,会引起胆囊收缩而致胆胶痛的发作。</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尿酸偏高</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经肾脏排出。尿酸高是人体内有一种叫做嘌呤的物质因代谢发生紊乱,致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尿酸长期增高可致痛风及泌尿系统结石和肾功损害。除了看医生,你还得?</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1、注意少进食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火锅等高嘌呤的食物。</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每日饮水大于2000ml以上,有助于降低尿酸。</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胃窦粘膜充血水肿</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胃窦粘膜充血水肿是判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重要指标,这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等引起。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和绞痛的症状。除了看医生,你还得?</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1、戒烟酒,戒烟酒,戒烟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减少食盐摄入,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饮食,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过于浓烈的香辛料和过热、过冷饮食。</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3、注意保暖,胃是要暖的。</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阳性说明你被感染了这种细菌。但是它没有你想象的可怕,调查研究显示,在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会感染并携带幽门螺旋杆菌,这当中85%的人不会出现症状。除了看医生,你还得?</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1、辟谣,幽门螺杆菌传染性≠胃癌传染性,发展至胃癌的几率是1%;</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幽门螺旋杆菌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传播,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养成勤洗手、勤消毒的良好习惯。</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尿常规指标</strong></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尿蛋白</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尿内出现蛋白称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规检查可以测出即为蛋白尿。其结果可用阴性、微量、1-4个加号表示(“+-”为疑似阳性),加号越多或数值越高则尿蛋白越多。除了看医生,你还得?</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1、多吃水果,蔬菜,赤小豆,红枣,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豆制品及发物(海鲜,公鸡,虾,蟹);</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少用肾毒性药,如一定要使用药物,需要向医生说明情况,遵照医嘱,选择对肾毒性较小的药物。</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strong>尿糖</strong></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尿糖是指尿中的糖类。说起尿糖指标异常大家第一反应是糖尿病。但是尿糖阳性并不等于糖尿病,健康的人尿里也偶见尿糖。而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则是血糖。但如果尿液中含量高,就有必要去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了。有些疾病是可以通过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的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宫颈癌、大肠癌等切记当异常指标与正常值出现较大差异一定要及时看医生哟!</p><p><br/></p>
腰痛!是腰肌劳损还是腰椎间盘突出?3招教你区分和预防
<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为什么天冷容易腰痛?</p><p style="text-align: left;"> 1.为什么会出现腰痛?</p><p style="text-align: left;"> 天冷容易腰痛,从中医的理念来说,属于寒气阻络,寒气淤阻经络,筋络不通,不通则痛,从而引起腰痛,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温度降低,腰部遇寒,引发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痉挛收缩,腰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腰部疼痛症状。</p><p style="text-align: left;"> 患者主要会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肌肉痉挛、活动受限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以伴随有腰部的发冷或者会出现局部的僵硬、发木。</p><p style="text-align: left;"> 2.腰痛和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p><p style="text-align: left;"> 天气一变腰就疼,主要是由于天气变化的时候容易出现腰部的受凉,一旦受凉就容易导致腰部肌肉组织变紧张,血液循环会减慢。</p><p style="text-align: left;"> 如果腰部有劳损、退变、炎症病灶,或者是有钙化、增生等成分,有可能在受凉之后静脉回流减退,而出现炎性代谢产物增多、堆积,对末梢神经出现刺激,就出现了腰部疼痛的症状。</p><p style="text-align: left;"> 二、如何区分腰肌劳损还是腰椎间盘突出?</p><p style="text-align: left;"> 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是引发腰痛较为常见的原因,也是人们最容易混淆的。</p><p style="text-align: left;"> 1.两者有什么区别?</p><p style="text-align: left;"> 腰肌劳损与腰椎间盘突出,虽然有类似的症状,二者均有腰痛的症状,但二者的病因是不同的。</p><p style="text-align: left;"> 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的损伤为主,发病以劳累、久坐的人群为主,症状为腰部酸痛,并没有腿麻、腿痛症状,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退变,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引起,往往有下肢麻痛的症状,因此两种疾病的伴随症状是不同的。</p><p style="text-align: left;"> 区别之一:活动是否受限</p><p style="text-align: left;"> 腰背肌劳损的患者,其腰部活动度一般影响不大,通常是早晨起床或久坐起立时,腰背痛诱发加剧,腰部酸痛,活动开来后可明显缓解。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往往出现向前、后、左、右等至少一个方向的弯腰困难,甚至有部分人出现代偿性的腰椎侧弯。</p><p style="text-align: left;"> 区别之二:有无腿痛</p><p style="text-align: left;"> 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分为三种:一是只有腰痛,二是只有腿痛,三是既有腰痛又有腿痛。</p><p style="text-align: left;">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有的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的腿痛。</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不同的是,腰肌劳损通常只有腰痛,而腰椎间盘突出可出现腰痛伴腿麻、腿痛,因此鉴别二者首先要看患者有没有腿痛。 </p><p style="text-align: left;"> 区别之三:影像学检查</p><p style="text-align: left;"> 利用X光、CT或核磁共振来鉴别。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椎正侧位X片往往可见腰椎侧弯,相应椎间隙变窄,两侧不等宽,骨赘形成等,CT、磁共振可以看到腰椎间盘向后突出,或者脱出,严重的压迫神经。</p><p style="text-align: left;"> 腰背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软组织慢性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以腰痛为主,检查脊柱外形一般正常。</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一般需要性腰椎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准确发现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明确腰椎间盘是否突出,从而知道下一步治疗。</p><p style="text-align: left;"> 三、腰痛该如何防治?</p><p style="text-align: left;"> 1.该如何预防腰痛?</p><p style="text-align: left;"> (1)日常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p><p style="text-align: left;"> (2)在寒冷的天气中保持温暖,穿着足够的衣物,特别是保护腰部。</p><p style="text-align: left;"> (3)适当进行热敷,使用热盐包、热水袋等方式提供温暖。</p><p style="text-align: left;"> 2.腰痛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什么?</p><p style="text-align: left;"> (1)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比如弯腰、久坐、腰部异常受力。</p><p style="text-align: left;"> (2)避免大重量负重运动,减轻腰部负担,同时,保持合理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体型也是预防腰疼的重要手段。</p><p style="text-align: left;"> 3.出现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p><p style="text-align: left;"> (1)腰痛剧烈,活动受限,无法起床,无法下地行走,严重影响生活;</p><p style="text-align: left;"> (2)腰痛伴有腿麻、腿痛,可能是压迫神经引起,需要及时就医;</p><p style="text-align: left;"> (3)腰痛出现下肢肌力下降,可能是神经受损,需要及时就医手术;</p><p style="text-align: left;"> (4)出现感觉异常、大小便功能、性功能障碍,可能是马尾神经受损,需要及时就医手术;</p><p style="text-align: left;"> (5)长期反复发作,经久不愈,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p>
如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br/></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名缩写HIV)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杀伤人体中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的抵抗力逐渐下降,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并发症,最后导致死亡。</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3种: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那感染了艾滋病毒后,还有孕育新生命的权利吗?</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现有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已经可以有效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感染者一样可以正常生活。并且,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妈也是可以生下健康宝宝的,但前提是做好科学的母婴阻断:宝宝出生前孕妈要早检测、早治疗,出生后给宝宝预防用药,人工喂养哺育宝宝,宝宝定期检测到18个月龄。做好母婴阻断后传染给宝宝的风险会小于2%,但如果不做任何干预,宝宝被传染的风险则会在35%左右,感染到的宝宝生长发育会不好,而且超过半数会死亡。</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消除母婴传播是国家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坪山区政府高度重视母婴传播公共卫生问题,从2018年起正式启动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建立以医疗卫生系统为枢纽、涵盖多部门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干预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儿童感染的概率,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为预防和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辖区所有妇女在婚前或孕前均可免费接收一次包含艾滋病检测在内的健康检查服务,并且在怀孕后还可以在产检时享受一次免费的艾滋病检测,此外医疗机构还提供以下医疗服务:</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1.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的规范治疗、定期随访、健康咨询和档案管理;</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2.对其配偶提供免费检测;</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3.对其所生婴儿进行临床评估、预防性治疗、早期诊断和定期随访。</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所以各位准妈妈们,一定要做免费婚检及孕前优生检查和孕期免费的艾滋病毒、梅毒和乙肝检测,早检测、早治疗,尽可能避免传染给宝宝!</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有爱更温暖,无艾更健康。让我们一起携手扫除大家对艾滋病毒的误区,帮助更多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妈妈们生下健康的宝宝!</p><p indenttext=" " noextractcontent="true" style="text-align: left;"> (坪山区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执行单位: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坪山区人民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p><p><br/></p>
什么是无痛腹针脐灸疗法?
<p style="text-align: left;"> 腹针脐灸疗法是通过针刺或艾灸以神阙(肚脐)为中心的腹部穴位来调整气机,平衡阴阳,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疗法。</p><p style="text-align: left;"> 腹部是人体的第二大脑,腹部神阙调控系统更是深涵人体相应部位全息系统、经络系统、脏腑系统多层次的空间立体结构,是全身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母系统。因此,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不同手段、不同部位、不同层次刺激或针刺腹部穴位,可预防和治疗全身慢性病、疑难病、老年病等。</p><p style="text-align: left;"> 腹针脐灸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通调气血的功效,可达到补脾肾、治心肺、疏肝气、五脏同调、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延缓衰老的作用。对三高、肥胖、亚健康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p><p style="text-align: left;"><strong> 一、疗法特点</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1、安全:只在腹部穴位微针浅刺,或肚脐加药艾灸,绝对安全。</p><p style="text-align: left;"> 2、无痛:采用飞针手法或新型管针进针方法,毫无痛苦,颠覆传统针灸酸、麻、胀、痛的不适感。</p><p style="text-align: left;"> 3、高效:治疗周期短,疗效快速稳定,有速效、长效特点。有些病症具有立竿见影的疗效,疑难杂症有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p><p style="text-align: left;"> 4、绿色:采用微针浅刺,或加药脐灸外治方法,无须服药,避免药物的副作用,标本同治,先天后天同调,受益终身。</p><p style="text-align: left;"><strong> 二、治疗方法</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1、腹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易医参合,辨识阴阳、气血、脏腑,制定个性化的腹针处方。</p><p style="text-align: left;"> 2、脐灸:用特制的中药粉贴敷肚脐加灸,达到调整脏腑、温经通络、降脂减肥等作用。</p><p style="text-align: left;"><strong> 三、适应病症</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1、痛症: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落枕、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肘、腕、膝关节痛等。</p><p style="text-align: left;"> 2、精神神经疾病:中风、失眠、顽固性头痛、偏头痛、帕金森病(PD)、老年痴呆症(AD)、抑郁症等。</p><p style="text-align: left;">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结肠炎、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p><p style="text-align: left;"> 4、妇科疾病:附件炎、盆腔炎、痛经、月经不调、宫寒不孕、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p><p style="text-align: left;"> 5、美容科:面部雀斑,黄褐斑,肝斑,痤疮,青春痘,美容减肥。</p><p style="text-align: left;"> 6、其他慢性疑难性疾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痛风)、肥胖症、四肢寒凉、手足不温、顽固性皮肤瘙痒、亚健康调理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