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烧是一种病
发烧本身不是疾病,它只是一种症状,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发烧。儿童发烧大多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引起。
大多数情况下,发烧确实是无害的。一定程度的发烧,可增加免疫系统中吞噬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生成,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此,孩子发烧在38.5℃以下,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恐惧。
如果出现持续的高热(39℃以上)不退,可能诱发高热惊厥等并发症,需引起家长注意。
二、孩子发烧,捂热出汗烧就退了
孩子发烧时,身体的毛孔是打开的,多穿衣服、盖上被子、关门关窗会导致空气不流通,孩子身体内的热量不能发散出去,时间一长,孩子的病情会更加严重。正确的作法是帮孩子解开衣服,把汗水排出,有助于散热。
三、用酒精退热
酒精擦浴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退热方法,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酒精擦浴降温对宝宝的副作用较大。婴幼儿皮肤娇嫩,毛细血管丰富,擦浴时若酒精浓度过高、擦浴时间过长或擦洗面积较广时,酒精会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血液中,造成酒精中毒症状(俗称醉酒),引起宝宝精神兴奋,烦躁不安。酒精还能造成血管收缩,使宝宝出现立毛反应、寒颤不适。此外,酒精还是一种过敏源,酒精擦浴可能导致某些宝宝出现过敏反应。
四、发烧会烧坏脑子
“小孩子发烧得赶紧降温,不然会烧坏脑子的”,老一辈人之间经常流传这样的说法。事实上,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发烧会烧坏脑子。一般来说,41℃以下的发烧并不会直接对脑神经组织造成伤害。“发烧烧坏脑子”很有可能是孩子罹患了脑膜炎、脑炎等疾病引起的发热或高温中暑,出现了脑损伤。
五、不吃退烧药就不会退烧
儿童疾病以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最为常见,通常伴有发烧,大多是自愈性疾病,病程过了体温就会正常。但大部分能自愈不等于不需要用药,在孩子高烧严重时,退烧药能减缓孩子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