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南山区丽湖学校--深圳政府在线_深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深圳市南山区丽湖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 公共企事业单位 > 学校 > 深圳市南山区丽湖学校

深圳市南山区丽湖学校

详细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湖路223号

  • 所在区: 南山区
  • 邮编:518071
  • 学校性质:公办
  • 学校类别: 初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 餐食情况:堂食
  • 招生方式: 统一招生
  • 上级主管部门: 南山区教育局
  • 监督电话: 0755-86579701
  • 联系电话: 0755-86579714
学校介绍 校长介绍交通情况

  深圳市南山区丽湖学校(深圳大学城丽湖实验学校)是2012年9月由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高标准建设的一所公办学校,前身为丽湖中学。2014年5月,根据南山区教育局打造北部片区品牌学校战略的需要,设立试验性质的精品小学部,成为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

  学校前拥风景优美的西丽湖,后有“深圳塞纳河”之称的大沙河流经。占地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以雅致清新的徽派建筑和清新怡人的校园环境服务着广大师生。

  学校目前有教学行政班44个,中、小学生近1900人。教职员工180多人,53%的专任教师拥有研究生或以上学历。学校坚持“发现每一个,支持每一个,激发每一个”的办学理念,立足“更文明、更智慧、更健康、更美丽、更勤劳”的学生培养目标,在实现校内优质均衡的道路上作了极为有益的探索。

  私人订制的课程图谱,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能力得到极大弘扬。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的构建,使丽湖九章亲子系列活动、七年级新生训练营、丽湖学子缤纷假期生活指导手册等成为学校特色名片。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令“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师生心里,也连续两年为学校赢得南山区阳光体育“标兵学校”称号。

  为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创造性地建构教师培养系列工程,形成新岗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智库专家引领工程、全员课堂调研诊断磨课三级体系,对教师实施梯级培养,实现了滋养每一个,全员发展、共生共进的目标。同时,学校大力倡导全员阅读,持续阅读,构建学习共同体,提升专业的厚度,拓展专业的宽度。

  在全体丽湖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办学质量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同,荣获2018教育创新榜样学校、广东省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深圳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2020年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深圳市中小学定向越野比赛优秀承办单位、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教育基地成员校、南山区教师发展基地学校等称号或荣誉。

  李雅玫,中共党员,丽湖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毕业于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曾获深圳市“三八”红旗手、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高考先进个人、南山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南山区首届高三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山区首届榜样教师、南山区优秀教师、南山区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连续多次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参加多项课题研究,并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

  地铁:7号线到西丽湖站;5号线到西丽站

  公交:丽岛站或深职院站

收费情况
01书杂费02学杂费03住宿费

项目名称:书杂费

收费标准:不收费

收费依据: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深府【2016】91号),对我市义务教育(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项目名称:学杂费

收费标准:不收费

收费依据: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深府【2016】91号),对我市义务教育(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项目名称:住宿费

收费标准:本校不提供住宿

收费依据:目前,我市公办义务教育按就近入学原则,无住宿生。

资助奖励(国家)

  1.资助申请条件:

  (1)孤儿,或者低保(含深圳低保边缘)家庭学生,或者持《特困职工证》家庭学生,或者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或特困供养学生(含困境儿童),或者残疾学生,或者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警等优抚对象,或学生本人患重大疾病致贫家庭,或学校学生资助领导小组认定事实上家庭特别困难学生等;

  (2)具有深圳市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且学籍与就读学校一致。

  2.资助申请流程:符合申请条件家长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交申请材料,学校录入系统并审核,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复。下发资金。

  3.资助申请材料:

  (1)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国家资助申请表(由学校统一提供)

  (2)户口簿(复印户口簿家长页、学生名字页)

  (3)监护人(家长)身份证(验原件,交复印件,下同)

  (4)①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件(含临时救济证、低保边缘证等)或加盖发放机关印章的上述复印件(原件);②学生本人的残疾证;③原建档立卡记录簿或扶贫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④特困供养的材料⑤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等优抚对象提供相关证件或证明;⑥特困职工证;⑦学生本人患重大疾病诊断相关材料;⑧困境儿童相关材料;⑨其他类别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材料。

  4、资助联系方式:0755-86579704

  5、评优奖励办法:依据我校学期评优评先方案,由学生发展中心组织开展。

X
触碰右侧展开
i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