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龙华区未来小学--深圳政府在线_深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深圳市龙华区未来小学

您现在的位置 公共企事业单位 > 学校 > 深圳市龙华区未来小学

深圳市龙华区未来小学

详细地址: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龙塘社区简上路403号

  • 所在区: 龙华区
  • 邮编:518131
  • 学校性质:公办
  • 餐食情况:配餐
  • 招生方式: 统一招生
  • 上级主管部门: 龙华区教育局
  • 监督电话: 0755-21048617
  • 联系电话: 0755-21048617
官方微信
学校介绍 校长介绍交通情况

  深圳市龙华区未来小学,创办于1976年9月,原名上芬小学,2020年8月变更为现名,2023年6月加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深圳龙华学校教育集团。新校址2017年启用,占地面积2.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季花香。学校现有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32人,教职工162人。

  未来师资: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市区名师等28名。学校重视教师发展,建立了完备的青年教师成长行动计划,名师工作室研修、教师发展中心引领等平台,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学校形成了“以专业为尊严”的教师文化,育人生态风清气正。近年来,多位教师在市、区教师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和课程领袖。

  未来文化:未来小学是龙华区首个以“未来”命名学校,致力于未来教育先行先试。学校以“中国心,向未来”为校训,秉承“学生第一,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中国情怀,身心健康,实践创新、全球素养”的学生画像,绘制了“为培育‘适应未来,胜任全球’的世界公民奠基”的办学愿景。

  未来教育:学校坚持深化课程综合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建构了为儿童的未来赋能的“@未来”课程体系,由“智见”“智行”“智创”课程组成。近年,学校组织课程项目组先后开发了暑假研学课程、寒假“年文化”探究课程、未来生活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等64门,发展学生在不确定的、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智慧场域:学校致力于打造体验型空间、学习型社区,现有AI体验馆、机器人博物馆、创客实践室、智慧运动中心、图书馆和艺术中心等数字化场馆。现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双区”深圳智慧教育示范校(全市仅25所),学校的数智信息化基础、数智教育课程形态、数智教育课堂与学习方式和新型学习场域建设已经取得丰富的经验,成为未来教育品牌学校。

  未来荣耀:学校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国少年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学校、中国“科学+”首批核心实验学校、全国馆校结合科技教育基地学校、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学校,广东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共同体、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水墨国画和摄影特色教学实验基地、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标杆校、广东省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校、深圳市课程改革示范学校、深圳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深圳市教科研先进单位、深圳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双区”深圳智慧教育示范校,以及深圳市最受关注新锐学校、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龙华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百余项荣誉。

  马强国,高级教师,未来小学党总支书记,人民教育出版社西部资源库建设特聘教师、广东省学科教学指南研究团队核心成员、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龙华区首届、第二及第三批小学语文名师、卓越教师及工作室主持人,龙华区教育系统第一期铸将班、首批名师领雁领航班学员,龙华区首批课程工作坊主持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所、中国教育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课题主持人。编著《智慧语文的实践与探索》《跟着课本去旅行》等,在《光明教育家》《广东教育》等期刊发表文章21篇。 

地铁:4号线上塘站、6号线上芬站

公交:M381、M500、M130,龙华未来小学站

收费情况
01书杂费02学杂费03住宿费

项目名称:书杂费

收费标准:不收费

收费依据: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深府【2016】91号),对我市义务教育(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项目名称:学杂费

收费标准:不收费

收费依据: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深府【2016】91号),对我市义务教育(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项目名称:住宿费

收费标准:本校不提供住宿

收费依据:目前,我市公办义务教育按就近入学原则,无住宿生。

资助奖励(国家)

1.资助申请条件:(1)深圳市低收入(含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学生,或者深圳市残疾学生,或者深圳市孤儿,或者深圳市烈士子女;(2)具深圳市正式学籍并按国家规定学制修读的在校学生,且学籍与就读学校一致。

2.资助申请流程:注册时由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学生生活补助、特困学生服费资助);由市、区财政部门根据实际自行制定发布。

3.资助申请材料:(1)申请表;(2)困难证明(含残疾、孤儿、烈士子女等);(3)学生本人、监护人(家长)身份证(验原件,交复印件) ;(4)户口簿(复印户口簿首页、学生名字页);(5)银行卡复印件(复印件上注明开户人姓名、账号、开户银行及支行,)。(以上材料请按顺序,一个学生装订好一小本在规定日期内提交给学校(大队部办公室)。

4.资助联系方式:0755-28132727。

X
触碰右侧展开
i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