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东晓创新学校
详细地址: 深圳市罗湖区东晓街道木棉岭路1号
- 所在区: 罗湖区
- 邮编:518000
- 学校性质:公办
- 学校类别: 初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 餐食情况:堂食
- 招生方式: 统一招生
- 上级主管部门: 罗湖区教育局
- 监督电话: 0755-22259916
- 联系电话: 0755-22259916

您现在的位置 公共企事业单位 > 学校 > 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东晓创新学校
详细地址: 深圳市罗湖区东晓街道木棉岭路1号
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东晓创新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建成于2022年8月,2022年9月正式招生,是翠园东晓教育集团成员校,由翠园东晓中学一体化管理。
学校坐落于金稻田路与稻花路交界处,占地26539㎡,总建筑面积约为11.6万㎡。校园设计借鉴了岭南传统建筑中“骑楼、庭院、遮阳、冷巷”等建筑特点,庄重沉稳、清新大气。
教学楼、食堂、图书馆、游泳馆、篮球馆等一应俱全,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规划规模为63个班,其中中学18个班,小学45个班,是罗湖区目前规模最大的学校。
学校以“晓我·利他·创未来”为校训,以“培养晓理、晓我、晓天下的创新少年”为培养目标,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小木棉花”课程体系,开设编程、3D打印、飞盘、啦啦操等43个社团,涵盖文化、数智、心理、体育、科技等领域,持续建设完善声乐艺术中心、跳绳赛事指导中心、篮球赛事指导中心、创意绘画艺术中心、童声合唱艺术中心等综合素养发展平台,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持续打造“创新人才的摇篮,优质均衡的典范学校”,积极办好居民家门口的“好学校”。
秉承插花地人民的殷切期盼,承载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践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使命担当,不断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荣膺深圳教育改革创新“最受关注新锐学校年度奖”、“2023年深圳市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学校”、罗湖区第六届大创客节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校长和学校团队奖,在罗湖区教职工朗诵比赛中荣获特等奖,高分通过“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评估认定。
舒军华 中学正高级教师、英语特级教师,深圳市翠园东晓教育集团总校长、翠园东晓中学校长、翠园东晓创新学校校长。主持多项课题研究,2014年获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另一项成果获广东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人民教育》《中学外语教与学》《现代教育论丛》《中国教育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编写《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趣味游戏大全》《初中英语分层分级阅读》等13本专业书籍和个人专著一本。两次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讲学。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初中外语教师、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南粤教坛新秀、广东省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及授课专家、深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兼职督学、广东省“强师工程”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授课专家、罗湖教育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罗湖区第五届政协委员、罗湖区人大代表、罗湖区知联会副秘书长。
地铁:地铁3号线草埔站A出口;
公交:“绿景山庄站”、“草埔吓屋村站”、“华港新村站”、“草埔地铁站4站”、“禾坑村站”;2路、29路、62路、82路、B680路、M172路、M329路。
●项目名称:书杂费
●收费标准:不收费。
●收费依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深府【2016】91号),对我市义务教育(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项目名称:学杂费
●收费标准:不收费。
●收费依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深府【2016】91号),对我市义务教育(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项目名称:住宿费
●收费标准:本校不提供住宿。
●收费依据:目前,我市公办义务教育按就近入学原则,无住宿生。
1、资助申请条件: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并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孤儿,或者低保(含深圳低保边缘)家庭学生,或者持《特困职工证》家庭学生,或者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或特困供养学生(含困境儿童),或者残疾学生,或者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警等优抚对象,或学生本人患重大疾病致贫家庭,或学校学生资助领导小组认定事实上家庭特别困难学生等;②具深圳市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且学籍与就读学校一致。
2、资助申请流程:学生或家长(监护人)申请,本校核实、评审、发放补助资金。
3、资助申请材料: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国家资助申请表(由学校统一提供)、户口簿(复印户口簿家长页、学生名字页)、监护人(家长)身份证(验原件,交复印件)、①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件(含临时救济证、低保边缘证等)或加盖发放机关印章的上述复印件(原件);②学生本人的残疾证;③原建档立卡记录簿或扶贫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④特困供养的材料⑤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等优抚对象提供相关证件或证明;⑥特困职工证;⑦学生本人患重大疾病诊断相关材料;⑧困境儿童相关材料;⑨其他类别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材料。对照具体申请项目以及实际情况,交其中一种。
4、资助联系方式:0755-22258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