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务知识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主题服务 > 医疗卫生 > 我要问 > 业务知识库

有这些症状注意了!了解这些远离糖尿病!

信息来源:罗湖区卫生健康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1-11-23 16:16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糖尿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再也不是“我还年轻才不会得这种病”。虽然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它却可以引发许多可怕的并发症。因此,这个甜蜜的杀手不得不防。

  糖尿病不仅不远,还近的可怕

  在我国,糖尿病已经成为了最为重要和棘手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最新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调查研究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达11.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达到了惊人的50.1%,这意味着:每10位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人。每2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按照这一比例,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人,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27%,居全球首位,糖尿病前期人数接近5亿人。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为以下数值:≥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水平为以下数值:≥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糖尿病的种类

       过去认为,儿童糖尿病主要为1型,而2型则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现在,那些“小胖墩”已经逐渐成为抢占成年糖尿病“地盘”的主力。

      1型糖尿病

      由于缺乏胰岛素,血糖很高,发病较急,就诊的时候常常处于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昏迷状态。这类患者,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由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相对缺陷,初期症状较轻,大多是能吃能喝的人。这些人平时看着营养状况很好,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忽略而延误诊治。

1型和2型糖尿病均有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孩子的父母、叔伯、姑舅、姨妈等人是糖尿病患者,那么家族中小孩得糖尿病的机率更大。所以青少年和中老年人都有可能患上糖尿病,饮食油腻、长期摄入高糖、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缺乏运动、生活压力大、遗传等都是常见因素。

      糖尿病出现的征兆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一旦出现下列征兆,应高度怀疑2型糖尿病

      ● 有口渴、喝水多、尿多;

      ● 近期食量大增,体重却不升反降;

      ● 有不明原因浑身无力、精神差;

      ● 颈部、腋下、肘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出现“黑棘皮征”(皱褶局部皮肤发黑、粗糙,触之有天鹅绒的感觉);

      ● 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女孩月经不调伴多囊卵巢综合征;

      ● 伤口不易愈合,皮肤老长疖子,或女孩常感外阴瘙痒等。

  如何防治糖尿病

      1、教育及心理治疗正确认识糖尿病,不谈“糖”色变;

      2、饮食控制

    (1)定时定量:按时吃饭,既不暴饮暴食,也不刻意节食;

    (2)科学搭配、营养均衡:食物多样、粗细搭配,清淡饮食、少食油盐,让饮食由“粗放型”走向“精致型”;

      3、运动治疗行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从第一口饭算起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此时血糖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每次运动20-30分钟;运动时间相对固定,避开药物作用高峰,避免出现低血糖;

      4、自我监测学会使用血糖仪,定期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并做记录;

      5、药物治疗常见的降糖药物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口服降糖药物,另一类为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病人如果药物控制不达标,则需要胰岛素配合治疗。因此,降糖药物的选择需要遵从医嘱,定期复查和调整。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