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频繁加湿热天气,以下这3种病我们一定要打醒十二分精神!
一、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据广东省卫计委通报,截至7月23日,今年我省13个地市共报告100例登革热病例,较2017年同期(72例)相比上升38%。其中,本地病例18例,深圳无;境外感染输入病例82例,深圳占21例。
广东已进入登革热本地流行季节,近期广东气候潮湿多雨,适合蚊虫孳生,部分地区蚊媒密度较高,加上暑假流动人口增加,全省发生登革热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登革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因此,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主要措施。
改善卫生环境,及时清理家中花盆、废弃罐子的积水,消灭伊蚊滋生地,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安装纱窗纱门,使用空调或者蚊帐,防止蚊子叮咬,必要时使用化学杀虫剂杀灭蚊虫。
目前正值暑假旅游旺季,准备前往有登革热疫情地区的外出和旅行的人,应做好做足个人防护,如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蚊帐、驱蚊剂等。在登革热流行区旅行结束后15天内,如出现发热、皮肤潮红、肌肉、骨骼疼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治疗,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蚊虫叮咬史。
二、中暑
2018年8月深圳的天气将呈“阳光阵雨相间,多高温酷热天气,台风影响风险高”的特点。月内正值“三伏”时节,有2-3天35℃以上高温,最高气温35-36℃,易发生中暑。
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
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适当喝些淡盐水。
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
婴幼儿、年老体弱多病者尽量避免正午时段外出,尤应注意防暑降温。
高温作业工人应穿着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工作服,必要时应佩戴隔热面罩;用人单位应加强工作场所通风降温,调整作息时间等。
三、“空调病”
夏季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一些皮肤过敏的症状,俗称“空调病”。
使用空调时,室内温度以25-27℃为宜,保持一定的相对湿度。
从空调环境中外出,应当先在有阴凉的地方活动片刻,在身体适应后再到太阳光下活动。
做好通风换气工作,隔段时间最好开窗换气15分钟左右。除此以外,夏日炎炎,游泳戏水成了大家喜爱的避暑活动。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溺水工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