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知识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主题服务 > 医疗卫生 > 我要问 > 业务知识库

哪些慢性病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信息来源:坪山区卫生健康局 信息提供日期:2019-09-26 10:34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研究指出,饮食生活改变,导致高血糖、高血脂都是心血管疾病窜升的主要原因,那么,哪些慢性疾病更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一、糖尿病

  糖尿病是体内糖类代谢异常所造成血糖值高的疾病。一般正常人的血糖值应控制在110以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若高达180以上,末梢血管容易发炎、阻塞而导致血管病变。

  严重的糖尿病会使末梢细胞坏死,无法修补,造成手脚切除、眼睛瞎掉的情形。若糖尿病伴随高血脂症,无疑是火上加油,对血管是双重伤害,死亡率极高。

  由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必须同时从饮食中面对糖尿病的治疗,才能获得解决。

  二、肝功能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机制,负责过滤毒素、吸取营养,以保护身体。若肝脏机能不好,无法正常排毒素,血液会变得混浊,使心脏负担变大而诱发心血管疾病。所以由肝功能异常引起的心疾,要先自饮食面对肝脏的治疗。

  三、消化功能不良

  有经常性消化不良症状如胀气、便秘、腹泻等,是肠老化、肠内微生物菌丛不平衡、腐败菌大量繁殖的结果。肠老化的人无法正常排除多余胆固醇,使胆固醇积存体内,易诱发高胆固醇。可多食用乳酸菌食物、酸奶、寡糖食物、可溶性纤维等食物,改善肠道功能,是根本之法。

  四、自律神经系统失调

  极端减肥、不吃米谷主食、经常熬夜、精神压力大或长期服用神经性药物的人,容易导致自律神经混乱失调。自律神经系统失调的人,新陈代谢率特别高,常伴随心跳快、精神亢奋、睡不着觉。这类的人血液、血管都很健康,但血压容易升高,引发高血压。

  五、骨质疏松症

  年龄老化、体质酸化、钙质摄取不足,容易得骨质疏松症。患者会伴随肌肉痠痛、肩膀僵硬、骨刺、失眠、心律不整、脑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血管硬化等症状。

  人体钙质99%存在骨骼组织,支撑身体,1%存在软件组织,负责肌肉、血管功能正常运作。当人体中血液酸碱度失衡时,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症,也就是骨骼里的钙质跑到软件组织,使人体产生钙化现象。当血管的钙质增加,血管容易脆化、硬化而引发心血管病变。

  六、免疫系统失调

  食用过敏原食物会造成免疫系统攻打血管壁、心脏而引发心血管疾病。严重的免疫系统失调如红斑性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异位性皮肤炎、慢性气喘、鼻窦炎、经常性头痛等。

  找出自己的过敏原并避开食用是根本之道。香菇、玉米、虾米、核桃、花生、全麦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食物。

  七、先天性格特质

  有些人天生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容易紧张、悲观,较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而生活态度轻松、乐观的人较不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八、先天性遗传基因

  家族性遗传的高胆固醇、高血脂基因,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潜在因子。再加上一家人具有相类似的生活型态、饮食习性,会使心疾的发生率增加。

  (转载来源:全国卫生12320微信公众号)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