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看

您现在的位置 主题服务 > 教育领域 > 我要看

助力新课标落实“最后一公里”
——南山区小学数学学科举行“众筹式”新课标学习系列活动

信息来源:南山区教育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2-05-24 15:21 【字体: 视力保护色:

  5月18日晚,由深圳市陈清容名师工作室组织的南山区第二期小学数学新课标线上研讨如期举行。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数学组承办了这一期活动,全区约230名教师参加了本次线上研讨。

  当晚,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数学组的9位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解读新课标“课程内容”部分,羊丽、张婷和王俊杰三位教师着眼于核心素养内涵,分别对“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进行了解读;马凌云、任荟霖和陈思思三位老师着眼于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分别对模型意识、量感、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进行了解读。赖华东、梁书然和李欣泽3位老师则侧重于对核心素养主要表现、总目标、学段目标进行对比。赖华东指出,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标强调,鼓励学生主动尝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科学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运用归纳和类比发现数学关系与规律,提出数学命题与猜想,并加以验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一些开放性的、非常规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南山区小学数学教研员陈清容老师在总结中称赞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数学组有凝聚力,虽然团队较年轻但愿意钻研,所分享内容也是经过多轮研究和讨论,严谨又浑然一体。她谈道,解读课标具有挑战性,课标组专家提倡让一线教师主动参与其中,课标的理念靠每一位老师最终落实在课堂。陈清容认为,对课标的研读,名师大家解读自有其启发性,而一线教师自发地结合实践的解读可以继续深入,不仅要着眼于变化,还应注意梳理到底保留了什么,强化、坚守并完善了哪些内容。

  据了解,为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改革的方向,践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理念,把握新课标的主要变化,切实加强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更好地利用新课标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实现教师教学观念、角色、行为的转变,深圳市陈清容名师工作室启动了全区数学教师“1+10”线上课标研讨活动,“1”是指5月7日组织全区小学数学教师观看史宁中教授的新课标解读视频并展开研讨;“10”则由南山区小学数学教师完成,将新课标分成10个部分,每周三举办一次,至7月13日结束,持续2个月共举办10期研讨,每期围绕一个主题,鼓励一线教师以众筹方式参与研讨,内容涉及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及课程实施等多个方面。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