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踏石留印 共创美好”——宝安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工作介绍会举行,解读教育事业高位跨越、高质量发展密码,展现出系统上下凝心聚力,攻坚“422133”工作主框架,助力“三城”建设的奋进姿态。此次会议还以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在“云端”回应市民热切关注的教育问题。据统计,近20万市民收看线上直播,点赞数近万。
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立,宝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学良,区政府副区长练聪,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区“两代表一委员”代表和市内外知名媒体受邀出席活动。宝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范燕塔主持会议。
昨日“可赞”未来“可期”
介绍会上,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王曦关于宝安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工作的介绍让人“眼前一亮”。她用“回首‘十三五’宝安教育‘可赞’”“实现‘十四五’宝安教育‘可期’”两个排比句,高度凝练了教育事业示范跃升的“正当其时”与“发展之势”,勾画出宝安教育“十四五”发展的美好蓝图,举措详实、步履铿锵,令在场和线上直播收看的观众心潮澎湃、满怀期待,宝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可见一斑。这背后,是宝安教育踏石留印、共创美好的发展“特质”,浓缩着全区教育工作者尽心尽力与用心用情。
近年来,宝安教育蹚出了路子、闯出了名堂。全区教育战线团结一心、顽强拼搏,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在教育均衡上达到新高度,在优质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难点热点上实现新突破。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基础牢靠、格局鲜明、特色显著、质量优良的教育发展新气象正在加快形成。
宝安教育系统以好理念、好空间、好课程、好队伍、好生态“五好”锚定“十四五”的发展。好理念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引领,好空间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刚性保障,好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第一资源,好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好生态营造了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五好”互为支持,协同推进,促进民生幸福,服务于宝安经济社会发展。
只有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方能成就示范引领的高质量跨越,基于“十三五”的高起点,宝安教育人展望未来更是信心满怀。宝安教育“十四五”规划将重点聚焦“学生发展领先,五育并举育时代新人”“队伍建设领先,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学校发展领先,把好学校办在老百姓家门口”“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用好指挥棒,指明办学导向”“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等6大方面、15项任务。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增18.7万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14万座公办普通高中学位、2.96万座幼儿园学位。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和名师工作室的数量将比“十三五”增加一倍以上。
宝安教育“十四五”规划的落地实施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攻坚工程,其中很多目标对当下的宝安教育来说是“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甚至是“跳高一点才能够得着的”,但笃定行稳致远坚定决心的宝安教育一定会在起步冲刺、开局决战的赶考路上跑出加速度、绽放新精彩。
精筑民生暖心保障
民生至上是念兹在兹的不变初心,更是接续奋斗的行动标尺。重实干、勇担当的宝安教育,以全力冲刺的行动力回应民生关切,赢得阵阵掌声……
学位建设工作备受市民关注,连续两年被人大代表高票评选为宝安区民生实事项目。市民的期盼是责任更是使命,为此,宝安区教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刘森周围绕“建哪些”“怎么建”“如何保障建设高品质学校”三个关注点,详细介绍了宝安教育2022年学位建设专项报告,可谓干货满满、举措务实,让人倍感振奋、满怀期待。据介绍,2021年宝安区新增2.31万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为建区以来历年之最,奠定了“十四五”高起点、高标准的工作方向。2022年,宝安将新增2.92万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力度更大,建设任务也更重。
追求美好,高品质建设好家门口的学校。近年来,宝安区在大力推进学位建设的同时,按照“好理念、好空间、好队伍、好课程、好生态”的五好标准,打造了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报告还用“三个超常规”(超常规规划、超常规投入、超常规建设)和“四个强化”(强化标准引领、强化设计品质、强化功能需求、强化智慧运用)回答了怎么建设与如何保障建设高品质学校的问题。当天,6所学校校长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办一所优一所”办学思路、办学成果、工作经验,分享了他们办好“家门口”好学校的点滴故事,让宝安教育好声音传播更广、影响更深。
海城小学校长徐莹莹声情并茂地分享了智慧生长评价系统,在孩子进入校园就种下一棵“生长树”,见证儿童的素养生长,激发儿童生长内驱力,用“可见”的工具撬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石岩湖学校校长江年跃则通过3个故事——全市最后一所拥有煤渣跑道的公办学校、校名的故事、石岩湖学校有个楼顶大农场,分享了学校如何化蛹成蝶,从一个落后村小蜕变成一所现代化优质新校。上星学校校长陈伟则介绍了学校如何通过打造“星动”空间、“星艺”空间、“星阅”空间、“星学”空间、“星缘”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全面发展的崭新生态空间。
清平实验学校校长苏元庆分享了学校通过构建生命“三感六维”课程体系,助力清平少年“诗意生长”,其中“三感”即生命的质感、动感、美感。孝德学校校长冯振淮通过办学理念“恒则成”,用三个特色案例——每天读一万字、每天走一万步、每天做一次反思,分享了学校的成长故事。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校长刘春景分享了该校如何走出了外国语学校特色办学之路——顺人势,打造兼容并包师资团队;借地势,守正创新课程体系;依学势,提供多元化文化活动平台。
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立表示宝安作为教育大区,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保障下,于“十三五”期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赵立充分肯定了宝安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队伍建设、学位建设及五育并举方面对深圳教育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赵立认为宝安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各项工作有力回应了市民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有力回应了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要求、有力回应了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内在要求,展现出了宝安教育的眼界与担当。
赵立表示,市教育局将加大对宝安教育事业的指导支持,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宝安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指出,深圳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承担着重大使命,希望未来宝安在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中不断探索新的经验模式,创造更多新成绩,为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和助力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扩大宝安教育的影响力与示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