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市民林女士松了口气,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学校课后托管的开展,其在龙华区第二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中书院)上四年级的孩子在学校就能完成作业,回家后有时间锻炼身体,精气神变好了,亲子关系也更和谐了。这是中书院积极践行“双减”政策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
“教育是适应不同时代需求不断探索和寻找最佳‘契合点’的过程。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我们必将不断探索,坚持精准教学、精准辅导,在减负增效的同时,让科技之风与人文之息浸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龙华区第二实验学校校长田宝宏表示。
初中部 个性化作业提升学习效率
“去年8月开始,中书院就开始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减少学生课后作业’的精准高效学习之路。初中部充分分析学生特点,秉承‘看见分数看见人’的理念,以学生主体为出发点,借助大数据分析,在备课、上课、课后辅导等方面下足功夫,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中书院初中部负责人金艳介绍。
据了解,中书院积极探索“5G+”人工智能与智慧课堂的融合运用,探索出符合自己学科和学生年龄段的使用模式。教师与学生实现网络互联,通过上传导学案、在线布置作业、线上批改等功能,制定个性化作业本和错题集,提高教学效率,拓宽课堂容量,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老师们主动做了一些尝试,跳出书面作业的圈子,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如地理课组带着学生走出教室与大自然面对面研学。”
“双减”以来,该校初中部第一时间召开年级家长会和年级学生大会,搭建良好的家校沟通平台,助推改革措施落地,引导孩子更有效率地学习。“父母才是孩子一生最好的老师,学校不断探索更优化的教学方式,只有家校联动才能令‘双减’达到目的。”金艳表示。
小学部 丰富社团课程助力全面发展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作业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各学科老师提前沟通确保不过量。”中书院小学部负责人刘海燕介绍,学校辅助家长设计了电子版的作业登记表,孩子做完作业后需登记,除了有助于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外,家长也能对孩子当日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
在体育课堂方面,学校除了每天一节体育课,还新增了“阳光体育”课堂。刘海燕介绍,学校安排了传统体育项目,周一、三、五分年级开展跳皮筋、丢沙包等。同时,开设了家庭体育项目,有效促进亲子关系。
“‘双减’给了孩子更多走出课堂的时间,但不能让他们沉迷于电子游戏等,这仍然需要学校去引导,例如开展强身健体、提升音乐素养的活动等。”刘海燕表示,新学期开学以来,学校提供课后延时服务的同时,开设了多个社团课程供学生选修,极大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后生活,助力全面发展。
教师团队 减轻课后服务负担与忧虑
“双减”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题海战术等不再适用,如何令教师们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是政策落地的重要一环。
中书院及时为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的同时,在课后服务中穿插自主作业时间和体育锻炼,令教师有时间致力于专业成长,参加各类培训、教研。
在刚刚结束的教职工运动会上,中书院的老师们在赛场上向孩子们展现了不一样的自我,亲身示范不问终点、拼搏向前的体育精神,同时放松了身心,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落实“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