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学校附近路段维持交通秩序
学生有序排队进入食堂用餐
“老师好!”“同学们好!”昨日,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声音和一张张诚挚的笑脸,深圳第二批中小学师生(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一初二以及高一高二)返校复课,其中包括龙岗辖区193所学校的近20万名师生。
龙岗融媒记者走访新亚洲学校、清林小学等多所学校发现,与此前第一批初三、高三学生返校不同,由于学校接近满员,教室、宿舍人数恢复常态,不再将一个行政班拆成两个,但错峰入校、就餐和放学的做法仍在继续,各校根据上级要求和自身情况,做实做细疫情防控措施。
错峰入校严格测温
每人发放口罩20个
记者在清林小学、新亚洲学校、布吉高级中学等多所学校看到:从校门到洗手间,从教室到食堂,到处都是清晰的路线指引标识和疫情防控标语,防疫宣传氛围浓厚。
“保持一米间隔,有序进入。”在清林小学的正、侧校门口,学校教师全员上阵,化身志愿者维持交通秩序、引导学生洗手并测量体温。校门外,孩子们按照划定的入校通道和标线排队进校,通过红外体温监测,体温显示正常的才能入校。“从早上7点40到8点10分,每个年级的学生有10分钟入学时间。”该校办公室副主任吴松江表示,“除了在校门口进行红外热成像测温之外,我们还安排班主任和一位任课老师在教室里用额温枪再次为他们测量。”
记者了解到,龙岗区各校均实行分批分时段返校,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错峰入学。其中,辖区部分高中由于班级数量较多,更是将返校时间延长到了全天。“我们一个年级有20个班,因此将高一和高二学生分别安排在上午和下午返校。”布吉高级中学有关负责人表示。
“欢迎回家,确认过眼神,你是三班的人。”重回熟悉的教室,黑板上的欢迎词热情风趣。虽然大家都自备了口罩,但是学校仍然贴心地为每位同学一次性送上20个。“听说每周都会发20个,这样就不用我们自己再去买,真是太好了。”学生史心怡高兴地说道。
错峰用餐上下课
“开学第一课”以德育为先
“我的座位都换了!”坐在重新摆放过的课桌前,一些同学难免有些不习惯。此前,第一批初三、高三学生返校时,龙岗区各校将一个行政班拆成了两个教学班,每班不超过30人。然而大部分学生返校后,课室、师资等都难以维持拆分状态,因此,很多学校采取了拉开课桌距离的办法,单人单桌就座。“随着高一高二学生返校,所有高三学生归位各班,宿舍也恢复到常规的每间8人。”布吉高级中学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虽然接近满员,但各校并未放松防疫要求。新亚洲学校在各教室门口添置了免洗洗手液,各楼层安放了专用口罩回收箱,平冈中学将水龙头从按压式换成感应式,减少学生接触的机会。“除了错峰入校,我们还实行错峰上下课和用餐,尽量避免人群聚集。”新亚洲学校安全办主任刘建玮告诉记者。
入学第一课,同学们都干了些啥?记者了解到,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大部分学校都取消了室外升旗仪式,取而代之的是室内升旗和主题班会。“从国旗中看到中国力量,从国歌中听到民族强音。”主题班会课上,班主任以防疫安全为主题,通过播放防疫宣传视频、分享最美战疫故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激励学子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有作为的栋梁之才。
“面对疫情,一些同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因此,开学第一课我们以德育为先,上好思想政治课、安全教育课,指导学生做好防护并进行心理疏导,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刘建玮表示。
现场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乐城小学:
校长派“利是”送祝福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乐城小学校长朱群霞带领全体行政人员,在学校门口为前来报到的学生派发“利是”,为学生送上祝福与期望。据了解,学生收到的“利是”是该校根据“乐成长银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专门定制的一款特色产品。“利是”里装有2元、5元、10元不等的成长币,红包正面印有“华附乐小”的校徽和校训,背面设有“家长寄语”专栏,供家长填写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收到“利是”的学生有额外的任务,每位学生都要将在寒假期间写好的学期计划放入“利是”中,学期结束时班主任会将计划重新发放给学生,学生则可对照检查自己本学期计划实施及完成情况,圆满完成学期计划将得到相应的成长币奖励。
金稻田学校:
学生佩戴防疫卡
不同年级不同颜色
为了复课顺利,金稻田学校的老师化身“细节控”,给每位学生一张防疫卡挂在胸前,每个年级有自己独特的颜色,学生的来校、离校时间一目了然。防疫卡上还标注了学生的活动楼层和具体的通行楼梯。学校各楼道的值日老师可通过防疫卡,辨认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有效防止学生扎堆聚集、互串楼层。该校还根据学校平面图,采取就近原则分配,对不同年级行走的楼道区域进行规划,学生的饮水区域和洗手间都有清晰的路线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