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看

您现在的位置 主题服务 > 教育领域 > 我要看

加强人文关怀,深圳市汉开数理高中(龙华)图书馆首创“学生借阅教师参考书”指南

信息来源:龙华区教育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3-03-15 09:32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023年3月,深圳市汉开数理高中图书馆紧紧围绕《广东省中小学阅读空间与管理指南》开展校园阅读推广工作,首创“学生借阅教师参考书”指南。从制度建设、文献建设、阅读推广、学科服务等方面加强人文关怀,提升读者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学校教书育人与文化建设的新途径,用图书馆的专业精神向读者展现“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东方力量。

  深圳市汉开数理高中创校校长是原深圳中学校长王占宝博士,取《论语》“君子成人之美”而命名该校图书馆为成美馆,总面积达880平方米。全馆配置大数据展示屏与人脸识别自助借还机,探索人工智能教学与智慧图书馆教育融合,以未来教育视角追求成为智慧化、特色化、内涵化的广受读者欢迎的中学图书馆。

  王占宝校长认为“顶尖的学校”应该是教育力高的学校,从校园文化与人文关怀这个角度不仅可以看到“他们既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也有温暖的故事与精彩的高峰体验”,也可以发现“老师是专业与专注的,享受教育、热爱生活的;学生应该是真正享受学校、享受课堂、享受学习的。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老师和同学,遇见更好的未来。”那么可以说,这是一所“顶尖的学校”。可见,人文关怀精神并非图书馆一个学科所独有,在许多领域,包括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实践性课程”,都离不开人的主题。

  《中学图书馆建设研究》书中指出很多学校存在“任课教师对14-17岁的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支持率降低,而反对率明显提升”的错误观念,加上各种类似“教师读的书,学生不能借”缺陷式的管理规定,形成一种功利性学习和阅读,不但无法促进中学生思想水平和鉴赏品味的提升,还会妨碍中学生提高理解和写作能力。

汉开.png

  学校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工作对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来说,学生利用图书馆日趋活跃,如何改变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与教师参考书之间僵化的、单向的“跟随”关系,从而回应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更有效地提供教学指定参考书服务,是中学图书馆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首先,“因材施教、善育英才”需要教师理解教育规律,让教师参考书生成新知识信息,与学生互动形成心灵沟通的参与式平台。成美馆曾伟馆长运用该书中提及“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东方力量,首创“学生借阅教师参考书”指南,这是通过借鉴清华大学图书馆宝贵经验——“教师的教学参考书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他根据王占宝校长为全校师生制定的推荐阅读书目,按照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积极为学生从自我认知及学业规划指导借阅教师参考书,帮助学生阅读教师参考书能在课堂上看出“老师是怎么教的”,老师又能在课堂发现“学生依据什么提出问题的”,实现了教师参考书在教与学多种形态里共创出真正的价值——“创造需求、引领未来”。

  其次,“为成长喝彩”就是追求的生动、情怀、有审美趣味的教育,一所好学校,如同一个好家庭。该校图书馆以建设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家园为目标,通过创新的大数据管理,整体提升未来学校的学习社区功能、改造空间环境场景,建立校园阅读推广人、图书馆公益助理员与信息素养志愿者制度,积极推进阅读空间建设的“成人之美”理念,加强人文关怀,营造读书氛围。“图书馆绝不只是借书还书的地方,更不是教材借阅处。”是对教师参考书最好的诠释,“仅供参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充分利用但不照搬依赖,教学中体现出来的风格才是自己的,而不是“教参”的。教师要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作指导来使用教参,有科学的使用方法,参考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因此,每个家庭的孩子各有不同,就好像教材具有难以逾越的“既定性”无法完全适用于学习取向和程度不一样的孩子,教师则因应学生需求进行内容调整,家长更需要让成长看得见、让成长受尊重,教师、学生、家长乐在其中共创一所好学校。

  让学生走进图书馆,感受知识的魅力。这才是新课程改革需要达到的目标境界——自我快乐驱动,最重要、最持久的教育力量:“把灯点亮,成为火炬,成为更好地自己。”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