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粤疆藏三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创新,9月至10月,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分别与西藏林芝二小、新疆疏附三中、新疆喀什英买里乡中学合作开展双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三地师生共享教与学的精彩体验。
与西藏林芝二小开展远程双师英语教研活动
9月19日,海德学校四(5)班的孩子们在TCL智慧教室与西藏林芝二小四(2)班的同学共上一节远程双师英语课,共建共享优质课堂。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一篇英文绘本科普文章《The Optometrist(验光师)》,由海德学校杨慧敏老师与西藏林芝二小卓玛次仁老师共同执教。看到屏幕中极具民族特色的西藏课堂,海德学子们学习热情高涨,亲切地问候了林芝二小的同学们,还将一首宛转悠扬的小提琴曲作为礼物送给远方同学。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情节、创编对话、情景表演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与此同时,西藏课堂里的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并踊跃发言,两地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跨越距离,和谐、和乐、和美。
本次双师课堂活动为两所学校教师近距离探讨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创设宝贵机遇,让彼此有机会相互学习、博采众长,共同探索符合本校学情的网络课堂模式。相信通过本次活动,南山教育能够为粤藏教育文化交流增添助力,进一步推进西藏地区与广东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研活动后,南山二外(集团)党委书记、海德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韩晓宏在西藏林芝二小为老师们做了题为《让我们一起来尝试未来教育》的讲座。韩晓宏在讲座中提出要尊重个性差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共同探索未来教育的实践模式。
与新疆疏附三中开展远程双师数学教研活动
10月23日,海德学校与新疆疏附三中合作开展数学双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两地师生协力呈现精彩课堂。
九年级数学《旋转小专题——旋转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海德学校史学丽老师主讲,她循循善诱,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话语带领海德学校九年级(6)班的孩子们利用互联网平台联动新疆疏附三中九(1)班全体学生忘记时空阻隔,交流自如。
在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设问中,两校孩子相互提问,热情大方地展现自我,在几何演绎推理中一次又一次地碰撞思想、收获思维成长。
课后,两校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了混合教研,逐一剖析教学环节,分享经验,互学互鉴。老师们在观摩中反思总结,在讨论中学习感悟,在研讨中发展提升。
与新疆喀什英买里乡中学开展远程双师语文教研活动
10月25日,海德学校与新疆喀什地区英买里乡中学合作开展了一次双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海德学校陈桦青老师主讲八年级语文《白杨礼赞》,两地师生借助网络共享精彩课堂。
课堂上,陈老师为两地的孩子们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活动。考虑新疆和深圳学生汉语基础的差异,以及少数民族孩子的实际学情,陈老师采用各种形式的阅读形式,通过朗读、默读、品读等方式引领孩子们亲近文本、理解文本。
课后两校的全体语文老师进行了混合教研,老师们以本节课为契机,分享日常教学的经验和体悟,展开了丰富的交流。
两次教研活动后,韩晓宏分别在疏附三中、英买里中学开展了以《迈向未来学校》为主题的讲座,阐释了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激发大家对未来教育展开思考与探索,助力两所学校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活动。
智慧教育齐筑梦,山海携手育桃李。此次活动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持,促进了教学智慧的共享,建立了共同的精彩课堂。通过互联互通的精品资源,课堂效率被进一步提升。送教帮扶的形式也加强了深圳、西藏和新疆三地之间的教育交流和合作。这个活动不仅传递了优质教育资源给每一位学生,而且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