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园长):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凤凰塘家幼儿园《对话》系列活动现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凤凰城实验学校的何书凯副校长,请校长参加我们这一个系列活动,对于我们这个活动也是一个开幕,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校长对我们有怎样的一些意见建议和未来的期许。
何书凯:谢谢王园长,感谢塘家TV,早上我转了一下校园,我有几个感受,第一个就是园长有梦想,第二个就是我们老师有行动,第三个我发现是学生有未来,家长一定有期待,相信我们这个栏目,能够助力塘家幼儿园,尽快成长为我们区内的一所名幼儿园,相信你王园长。
主持人(王园长):谢谢我们校长对我们美好的祝福,也是让我们这个活动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我们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懈的努力,谢谢您!
主持人(王园长):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光明塘家幼儿园《对话》系列活动现场,我是今天的主持人王珍,非常荣幸能够成为第一期的主持人,那么我们这个对话栏目是关于家长、学校、社区、幼儿园小朋友还有老师等等这几大人群的平等对话,我们这个活动是系列活动,主要聚焦教育观点、社会热点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的话题。我们这个活动是有各种各样的多元的、多渠道的一些形式,包括访谈的形式、家长学校课堂的讲座等等一系列的方式,那么也希望能够以此开展一个新时代的关于新的教育观,还有家庭教育观等等一系列的热点话题,展开一场平等的对话。今天,非常荣幸我们邀请到凤凰城实验学校的专家团队来到我们幼儿园现场,根据家长对于幼小衔接有关的这个话题,我们今天开展一场对话。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第一期的主题,就是“幼小衔接·双向奔赴”,今天到我们现场的就是我们的一些代表,包括我们的凤凰城实验学校的程志主任,还有叶燕妮老师,还有我们的全幼儿园的园级家委会的会长彭在瑞妈妈。另外,今天我们现场在座的有我们幼儿园的园长,还有骨干教师代表共同来参加我们今天的活动,那么根据我们通过家长问卷调查表了解到,所有的家长对于幼小衔接这一个部分,有一些疑问,我们也进行了梳理,接下来我们将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跟专家对话。
那么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形成超前教育,这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想请叶老师给我们做一个解答。
叶老师:关于这个问题我罗列了以下几个点:第一个原因,主要是来自于我们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这个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家长就容易产生知识焦虑,这个知识焦虑越多给孩子的要求就会越多,把家长的整个期望加在孩子的身上,就会出现了这个超前教育,第二个原因,主要是来自于我们教育机构的一个过度宣传,教育机构为了扩大生源,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个需求,在宣传方面下了不少的功夫,例如可以提前学习我们小学的知识,第三个原因,是来自我们家长自身的一个焦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别人都在学,那自己的孩子不能落后,一些家长因为有紧迫感,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开始了超前教育,于是一些家长就会盲目跟风,不让我们的孩子落后,看到别人学自己也想学,当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家长们就会让孩子过早的参与到这个激烈的竞争,当微观的行为集结成宏观的效果,就可以融汇成一股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一个潮流。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我们超前教育并不能赢在起跑线。其实我想对家长们说,相比超前教育,让孩子养成这些习惯更重要,第一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上到高段了,还是会有丢三落四的现象,不会收拾我们的学习文具,桌面也乱糟糟的,从小就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那长大后,也很难去纠正这些不良的习惯,甚至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第二是养成乐于读书的好习惯,在儿童时期,开始培养我们阅读的习惯,比成年后再培养就容易的多了,更容易在阅读中发现我们阅读的乐趣,当一件事成为乐趣之后,那么离形成一个习惯就不远。
第三是保持旺盛的一个求知欲以及学习习惯,求知欲和上进心是对知识的一种内在的渴望,是一种内驱力,按照我们的话说就是爱学,孩子只有爱学才可能学好并且持续的保持好成绩,那么我们作为父母亲,在孩子成长的儿童阶段,应该注重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以及学习的兴趣,这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第四是让孩子具有一定的独立生存的能力,那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习独立生活,父母应该从她的吃喝玩乐等日常的一个作息规律中去培养孩子,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整理内务,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更要培养孩子在学校、社会等一些公共场所中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这就是我对超前教育背后的原因的一个回答,以及给家长的一个建议。
主持人(王园长):那么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二个问题,关于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提出的“四个适应”,分别是身心、社会、生活和学习这四个方面我们该作何准备呢?
那我们邀请程志主任给大家做一个解答。
程志主任:好的,王园好,家长朋友们大家好,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提出“四个适应”,分别是身心、社会、生活和学习这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其实紧扣了我们孩子的需求,首先,第一个是身心方面,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他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那么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要引导孩子来适应小学一年级的这个身心发展,那么在我们家长这个层面,就要带着我们的孩子平时做好身体的锻炼,只有好的身体才能够适应后期的学习要求,比如说我们养成早起跑步、跳绳,然后喜欢打球的打打球,通过各种运动方式提升我们的身体素质,一个强健的身体才是学习的基础。
第二在心态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来到小学,他的接触的环境会不一样,那么在这里面它需要有一个身心的适应,我建议我们的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着孩子去学校走一走,去学校周边走一走,去校园里面看一看,让他们对这个新的环境有一个熟悉的过程。这样的话当他们将来来到这个学校,就会有一个比较适应的感觉,另外一个我们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有一个积极的心理引导,让孩子知道我们能够去到小学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也是我们一个成长的标志。让他有一个快快乐乐的心态来接受这个新的学校,新的学习,那么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其实这就是有一个环境带来一个变化,我们幼儿园他在这个设置课程里面,可能更多的是游玩为主,而到了我们小学,他可能是学习为主,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社会的一个变化,所以我们在这一方面也要给予孩子一个适当的引导,从他们的角度来说,环境的变化就是社会的变化,这一方面我觉得可能还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可能还是生活和学习这两个方面,生活这一块其实到了小学,首先就没有了这个保育员,只有班主任,还有科任老师这个层面,那么从孩子的吃穿住行包括上厕所,都需要孩子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班主任会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所以家长从这个层面提前就要给我们的孩子培养这些生活习惯,让他们学会独立的吃饭,独立的上洗手间,还有一些独立的搞卫生,那么这些到了我们小学的阶段,都要孩子们去独立完成的,所以从生活的角度,家长就可以前期介入,进行一个适当的培养,从学习方面来说,它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小学变化和幼儿园的区别主要就在于重学习,可能在幼儿园的时候是种重游玩为主,幼儿园她在游玩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学习,但是到了小学之后,我们就会重视的更多的是学习,比如说有朗读的训练,有写字的训练,还有一些就是技能的训练,那么在这个方面,可能孩子刚进到小学的时候,就会有一种不大适应的感觉。在这个层面,我们班主任,我们的科任老师会通过不同的方法给孩子们进行引导,我相信家长也不用太过于担心这一点。另外我们的家长在开学前可以给自己的孩子适当的从握笔姿势,阅读的习惯方面给孩子进行一个铺垫,这样的话,到时候他上了小学就会有一个自然的衔接过程,这是我对这身心、社会、生活和学习四个方面的适应。给家长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够体会。
主持人(王园长):好的,谢谢陈主任!我相信镜头前的家长朋友们,包括我们的老师都得到了一些专业的引领,我们也明确了在孩子的不同阶段应该做何准备,家长们如何去帮助孩子们好,那么接下来的话,我们还有一个小问题,关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学校都做了哪些行动?那我们邀请叶老师给大家做一个解答。
叶老师:好,谢谢我们王园的一个提问,我们学校,在“双减”政策下的一个幼小衔接做了很多的行动。
第一是我们学习的培训,为我们科学衔接做好了准备,首先我们召开了一个教师的座谈会,帮助我们老师了解儿童在学龄前的一个受教育的情况,将小学的一个教育方式以我们的一个幼儿园教育方式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我们幼儿园孩子的一个特点,及时的调整我们一年级的一个教育方式,我们创设包容性以及知识性一体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地消除我们儿童的一个陌生体验以及不适应,其次我们系统的梳理出了入学教育、开学典礼以及开学适应性学习生活的一个详细计划和工作流程,让每个新老师能够反复的演练,充分地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
第二是我们积极的开展入学教育,促进我们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们学习生活方面的一次飞跃,更是人生历程中的一次转折,那为了我让我们的孩子们尽快的适应校园生活,我们学校从环境适应、管理适应和心理适应三个抓手,稳步的推进我们的幼小衔接,在我们的入学初期,我们注重消除学生对校园的一个陌生感,学校创设了与幼儿园相近的班级环境,老师是允许学生适当的携带自己喜欢的图书,增强了心里的安全感,我们带领了学生参观校园环境,知道我们办公室,卫生间以及校医室等重要的场所位置,以及开展我们的课堂小游戏,帮助我们的孩子熟悉老师,同学并且与他们建立一个伙伴的关系,在户外活动,我们会提供适宜的一个体育器材和游戏的材料,以及张贴温馨的图文提示,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我们的校园环境,在入学的中期,我们着重的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一个能力,老师会要求学生按照作息时间有规律地开展学习生活,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独立的收拾书包,整理我们的餐具等等。同时,老师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理解我们的校规,班规,那通过对学生的这种坐、立、行等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来引导孩子做事专注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个形成,在入学的后期,我们将聚焦于学生的一个心理适应的情况,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我们会通过开展趣味性、挑战性、合作性的集体活动,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给孩子安排一些小任务,并鼓励他们认真地完成引导学生理解我们的一个集体荣誉感,从心理上就能够认可自己是一名小学生了,从而引导孩子自觉的遵守我们的纪律,分辨是非,做了错事要勇于承认和改正的一个认识。
第三是我们学科启蒙行动,我们会做好教学零起点教学和一个课业的辅导,学校会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来开展我们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这个学习的坡度和难度,让孩子慢慢的从一个顽童到一个学童的角色转换,我们一年级老师会精心的设计教案,用具有童趣的情节把知识串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很轻松的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当中来,例如我们数学老师把抽象的知识会以一个具体形象的图片或者是儿歌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能够掌握到知识,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后,一年级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就比较长,我们国家课程结束后的这段时间给学生安排了什么样的内容,这是我们学校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家长比较关注的问题,为了我们缓解我们学生的学习疲劳,我们学校在课后延时服务安排了画作业,做作业,说作业的特色环节,将我们的作业融于游戏、绘画以及动手实践活动中,例如画作业就是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学到的知识通过这个图像表达出来。那做作业就是将学到的知识用手工做出来,做作业是结合画的作业或者是做的作业跟我们的家长或者是同学讲出来,这样既能够减轻机械写作业的压力,又能够激发我们学生表达去分享的欲望,通过这样交流的一个形式,我们既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学生的一个思维水平,也能够拓展他丰富的一个作业形式,总之一年级新生入学关系到我们学生的一个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和他未来的发展。我们学校会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科学的做好一个幼小衔接的工作,促进我们学生健康的成长,以上是我的一些回答。
主持人(王园长):好的,谢谢叶老师,经过叶老师的回复,我感觉对于小学一年级我都是非常向往,我也想要体验一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带来的有趣的完成作业的一个模式,我们画作业、写作业甚至玩作业,真是太有趣啦!非常期待我们的毕业生能够到小学有个快乐的生活,快乐的体验。
接下来,我们今天到来的彭在瑞妈妈也有一些问题想问我们,等一会儿我们把话筒交给她。
彭在瑞妈妈:非常感谢两位专家对幼小衔接的工作介绍,我想问一下王园长幼儿园准备了哪些工作?
主持人(王园长):非常感谢彭在瑞妈妈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想这个,也是广大家长朋友们想问的一个心声,在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幼小衔接,幼儿园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通过主题活动来让孩子们对于小学有一种向往,我们会问小朋友们,你想去的学校在哪里?很多小朋友们都选择了我们凤凰城实验学校,所以我们就给小朋友们设计一个调查问卷,我们会让小朋友们去测算一下,你从家里走到凤凰城实验学校需要多长时间?如果骑电动车需要多长时间?那么有没有公交车到达学校?或者做爸爸妈妈的汽车到学校用多长时间?通过这样的时间对比,让孩子们去进行数的感知和时间的感知,以及距离的不同。另外我们还要让小朋友们去统计,如果去小学你需要准备的文具是什么?如何去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小学一年级有哪些科目?通过这样有趣的问卷调查和社会实践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学校和幼儿园不同的内容的差距在哪里。还有一些就是我们会通过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们知道我们该如何去报名,包括如何给孩子们做一些身心方面的准备,社会交往方面的准备,尤其就像我们刚才程志主任说的一样,孩子们进入到小学,最重要的是作息时间的改变,教师人群的不一样,比如刚才程主任说,我们学校最大的差异是没有保育老师,确实如此,所以孩子们要学会如何去照顾自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照顾好自己了他还可以去实现照顾环境,去照顾他人,甚至做小组长和班干部,以上就是我们幼儿园对于幼小衔接的一部分准备内容,关于幼小衔接的其他策略,我们将会继续在《对话》系列活动中陆续为大家介绍,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是否满意?
彭在瑞妈妈:谢谢王园长的介绍,您的回答我非常满意!
主持人(王园长):谢谢彭在瑞妈妈,也谢谢我们今天到场的两位专家,有了今天的一个系列活动,是一个我们关于幼小衔接,关于教育有关的系列话题,关于热点内容一个新的开始,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一些话题,会通过这样的一个栏目的形式给到大家,在这里对于几位专家的到来和我们家长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这一期对话节目就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