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欢迎大家在10点05分进入到宝安市民热线。今天是宝安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副局长陈正生率队来到我们的热线直播间。陈副局长,您好!
陈正生: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好!
杨文静:据我所知,宝安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那具体在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中,要怎么解决呢?
陈正生:为加快补齐宝安区公共配套设施缺口,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我局在开展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工作时,尤其注重引导在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涉及重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地区开展城市更新或土地整备,要求优先落实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市功能结构完善。具体在审查工作中,要求公共服务设施“三优先、四同步”。
首先,严格执行《深圳市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等相关政策及上层次规划要求。遵循“补齐短板、综合利用”等原则,做到“三个优先”:法定图则明确要求配置的公共配套设施优先;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和相关规划分析研究要求配置的公共配套设施优先;相关部门依据有关政策提出应当配置的公共配套设施优先。
其次,明确各类公共配套设施原则上应按《深标》规定的中高限配置,对于“改工”类城市更新项目适度加大配套文体、食堂等公共配套设施力度。
同时优化布局公共服服务设施。一是片区统筹,平衡片区内多个更新项目,充分考虑各类设施服务半径,科学、合理配置各项目中的公共配套设施;二是将公共配套设施优先布置在建筑首层;三是集约利用空间资源,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党群活动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功能相近的公共资源可从规划、建筑设计上组合设置,提升设施使用效率。
最后,注重实施。我们要求公共配套设施与更新项目做到四个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更新项目如涉及分项实施,则要求公共配套设施优先在首期实施。
杨文静:教育是国之大计,是民生之基,但众所周知深圳的学位非常紧张,外界频频刷屏的教育问题,像“近一半的初中生上不了高中”“上不了公办学校”等。从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的角度出发,要如何配置教育设施,落实学位需求呢?
陈正生:当前,我们的教育业确实还存在较大短板,教育资源供给与人口规模和增长幅度还不相匹配,存在公办幼儿园比例偏低、中小学学位尤其是优质学位紧缺,高等教育不足等问题。
我们一直在努力通过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加大教育设施落实力度,一方面,高标准审批“改居类”的更新、整备项目,原则上在更新单元内规划的教育设施需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适当兼顾为片区服务,对于学位紧缺的片区,经统筹研究后,鼓励在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在不含住宅的更新项目中配置教育设施;另一方面,为解决特殊情况下规划失灵的问题,我局会同区教育局开展学位建设联合审查制度,在更新、整备的计划、规划审查阶段征求区教育局意见,确保配套教育设施与居住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独立竣工验收、无偿移交政府。
“十三五”期间宝安区教育设施落实情况较“十二五”增长明显,通过城市更新规划配建中小学31所、幼儿园33所,分别是“十二五”的6.2、2.3倍;通过土地整备供应7所学校,另通过土地整备理清29所原村小土地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较大程度缓解了宝安教育设施紧缺的困境。
“十四五”期间,宝安也将狠抓70宗教育设施的落实。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到2025年宝安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0.7万座,涉及70宗教育设施的落地实施,其中由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落实的超过80%。
同时,宝安也将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力争到2035年完成41所高中、124所中小学的规划落地。
杨文静: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市民们很关注的问题,那就是住房问题。进入到“金九银十”,宝安最近也有很多新的楼盘入市,我们宝安是如何加大住房供应力度的呢?
陈正生:为加大居住用地供给、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品质,宝安在“十四五”期间将持续发力,通过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加大住房供应,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高度重视公共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城市更新项目严格按照《深圳市城市更新项目保障性住房配建规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更新实施工作的暂行措施》等相关规定配置保障性住房,在一类、二类、三类地区的城市更新项目需按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的20%、18%、15%配置保障性住房,对于由工业区改居住的城市更新项目、位于轨道站点500米范围内的城市更新项目,还需在上述基础上分别增加8%、5%的保障性住房;土地整备的居住用地供应,尽量向公共住房和租赁住房建设倾斜;通过棚改建设的住宅类建筑,除用于搬迁安置外,其它全部用作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
鼓励“改居”类城市更新,加快商品住房的供应速度,“十四五”期间引导居住类城市更新比例超过50%,由于现状写字楼供给过剩、存在空置状态,待市《关于进一步加大居住用地供应的若干措施》印发后,将积极引导“改商”类城市更新项目调整为居住功能。
加大居住潜力用地的土地整备力度,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完成2.4平方公里的居住潜力整备任务。
全面开展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和棚户区改造工作,一是通过综合整治消除安全隐患、整理市政管网、增加电梯等公共设施、开放活动空间等,提升旧住宅区空间品质;二是对于通过综合整治无法消除安全隐患的老旧住宅区,加快纳入棚改计划进行拆除重建。
全力推动现状较好、开发强度高的城中村开展有机“微”更新,通过环境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增加公共开放空间、完善配套设施等方式,提升城中村的宜居品质,同时鼓励城中村规模化租赁,充分发挥城中村作为低成本居住空间和职住平衡的稳压器作用。
主持人:感谢陈副局长的发言。关于“城市更新项目、轨道交通建设”的问题,你有哪些建议和意见,请赶快拨打我们的“市民热线”电话29950000,同时也可以通过@宝安日报官方微博与宝安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热线接听人员进行互动,下面我们来接听第一位听众的提问。
听众1:我是罗田社区的居民,想了解一下去年3月启动的罗田社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的进展情况?
陈正生:罗田社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是燕罗整街统筹启动区项目,该项目规划研究方案已于今年9月7日经区土地整备指挥部联席会审议通过。目前,我局已将规划研究方案上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预审,后续将加快开展该项目实施方案报审、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土地清理、建构筑物拆除、土地移交入库等土地整备工作。
听众2:我是新桥社区新发工业园中一个企业的工作人员,最近了解到政府要拆迁新发工业园,我们比较关心企业的搬迁还有补偿等问题,能不能介绍一下?
陈正生:新发工业园位于新桥社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实施范围,利益统筹项目是政府和社区股份公司算大账,社区股份公司和实施范围内的相关权利人算细账;您公司的搬迁补偿等问题将由社区股份公司具体与您对接,街道会参与并做好相关指导工作;企业安置方面,辖区街道会统一根据街道及企业实际情况妥善安排。目前,街道已成立新桥社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指挥部,若您需要更进一步的了解,可前往新桥街道当面咨询。
听众3:我是宝安区松岗街道的居民,我从网上了解到松岗街道桥山路和佘屋东路两条路已经在开展房屋征拆工作了,想问一下这两条道路什么时候可以通车?
陈正生:桥山路、佘屋东路两条道路为我区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松岗车辆段上盖人才保障房的配套道路。其中,桥山路北至东宝河、东至松岗车辆段地块、西至碧头第四工业区、南至碧头四海花园,道路规划全长约1.2公里,双向四车道城市支路。佘屋东路北至东宝河、南至松福大道、西临碧头居委会、东至佘屋路,道路规划全长约482米。
两项目已列入深圳市2019年度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计划,为2020-2021年续建项目。目前项目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已经区土地整备指挥部会议审议通过,松岗街道办正全力推进谈判补偿以及建筑物清拆工作,具体建成时间以建设单位工期安排为准。
听众4:请问河东旧村什么时候进行旧改?
陈正生:您好,《宝安区西乡街道107发展带河东片区城市更新单元》于2018年10月纳入《2018年深圳市宝安区城市更新单元第六批计划》;目前,该更新单元仍处于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阶段,申报单位正在组织编制单位开展单元规划编制工作。
听众5:“听闻步行街要进行拆迁,西乡河范围的征收范围是怎么样的?大概什么时候要开始拆?”
陈正生:为彻底解决西乡河碧道(南城桥至宝安大道段)百年一遇防洪瓶颈,全力保障铁石水质保障工程顺利推进,保证铁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线生效,释放石岩等片区土地资源释放,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牵头启动了该项目的征收工作。根据区水务局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提供的资料,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协同西乡街道开展了西乡河碧道建设工程(南城桥至宝安大道段)的房屋征收工作。该项目用地面积为28287.71平方米,主要涉及西乡河步行街东侧33栋永久建筑物。目前西乡街道正在开展房屋权属确认,同时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协同西乡街道正在开展征收补偿安置方案的编制工作,预计今年11月底或12月初启动征拆谈判,补偿完毕后立即启动拆除工作。并且,项目现场也成立了西乡河碧道建设工程(南城桥至宝安大道段)房屋征收项目指挥部,欢迎市民前往现场进行详细了解。
听众6:本人是宝安某个拆迁安置房项目周边的居民,担心项目建设会对居民日常交通生活产生影响。
陈正生:项目建设对周围居民环境的影响一般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大气环境影响,施工现场的扬尘可通过工地洒水和降低散料堆放区风速明显减少扬尘量;其次是噪声影响,机械在进行施工作业时难免产生噪声,项目会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降噪声设备的施工器械,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检测,并做好控制措施;第三是交通影响,对此,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将做好项目交通疏解方案,尽量将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主持人:感谢各位听众的热情参与,通过此次热线,相信大家对于“城市更新项目、轨道交通建设”有了更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