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访谈

您现在的位置 互动交流 > 区政府、部门访谈

光明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介绍

图片资料
在线访谈活动现场
在线访谈活动现场
嘉宾:光明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魏莉莎
嘉宾:光明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魏莉莎
主题 ​光明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介绍
时间 2023年11月3日 15:00
嘉宾 光明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魏莉莎
主办单位 光明区
实录内容  

  主持人:魏局,您好,欢迎您参加此次访谈。近年来,光明区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资源不断丰富,您能否介绍一下目前光明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情况?

  魏莉莎:主持人好。医疗卫生资源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目前光明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4家,其中医院6家,社康中心57家、门诊部23家、中医馆2家、诊所245家。在医生数和护士数方面,全区共有执业(助理)医生数2997人,现有床位数2727张,千人床位数2.37张,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开业运营后,床位数将达到4727张,千人床位数将达到4.1张。基本实现“15分钟就医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光明区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甲医院评审,光明终于有了家门口的三甲医院,基本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光明”。到2025年,全区床位数将突破1万张,千人床位数、千人医生数,千人护士数等指标将会在全市领先。

  主持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是健康中国行动的纲领和目标。按照深圳市政府“十四五”规划中社康服务扩容提质行动计划,光明区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方面,通过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魏莉莎:目前,光明区正在构建分工明确、协作密切、区域协调、服务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其中基层卫生网点布局已逐步完善,基本实现“15分钟就医圈”。社康数量由2018年的40家增加至57家,社康服务范围覆盖全区6个街道31个社区,到2025年,社康机构总数将达到66家,实现“一社区一社康”。

  目前,我们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光明区通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社康、优化双向转诊等措施有效促进医疗与预防融合、医院与社康融合、全科与专科协同(“两融合一协同”)。社康诊疗量占比从2019年的53.23%提升至目前的58.91%,分级诊疗能力持续提升。随着光明区社康机构扩容提质进程的持续推进,2020-2022年光明区连续三年荣获深圳市社康管理绩效考核第一名,2021年度国家基本公卫省级考核中光明区荣获广东省第一,社康服务水平全市领先。

  主持人:今年3月,中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光明区召开,中医药成为了光明区又一张“亮眼名片”,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医药工作的开展情况?

  魏莉莎:中医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光明正在大力完善中医服务网,今年上半年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完成竣工验收,中山七院、光明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深圳宝田医院均设置中医科,全区可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康中心(社康站)57家、中医馆2家、中医门诊部3家、中医诊所69家、中西医结合诊所4家,实现了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全覆盖,满足辖区居民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提升中医药影响力,打造光明的“中医药品牌”。区中医药传承发展研究院在今年7月获批挂牌“深圳市中医药传承发展研究院”,建成了全区首个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中药检测实验室,成立了粤港医疗机构中医药联盟,在全省率先推动粤港医疗机构中药院内制剂调配使用标准制定和试点工作。我们谋划建设的光明国际中医药港,在2022年6月被省政府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引擎,目前制剂中心、代煎代配中心等项目已经投入运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特别是今年3月,我们成功承办了中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9月,全国第一家中医药对外宣传推广基地也落户光明,即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对外宣传及培训教育基地,基地由国家中医药局主管的《中国中医药报》社联合光明国际中医药港共建。目前,光明区已经具备了打造中医药高地的良好基础

  主持人:光明科学城的定位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城,为了给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我们下一步是如何谋划的?

  魏莉莎:为了给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工作重心从“数量追赶”转变为“质量追赶”,从“病有所医”转变为“病有良医”,从“补短板”转变为“建高地”,加快建设深圳北部医疗中心。

  一是持续开展医疗资源提质扩容行动。推动2000张床位的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开业运营,依托市中医院光明院区打造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医医疗中心。加快中山七院二期、光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在基层医疗方面,加快社区医院建设,继续新建社康机构,并推动租赁社康中心置换、原有社康中心改造,提升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

  二是做好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制定并实施全生命周期健康行动计划,让光明的居民有更优的公共卫生体系、更好的全民健康共建共享氛围,有更高品质、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全面实现从备孕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保障。

  三是着力提升医疗服务国际化水平。支持中山七院打造国际医学诊疗中心,加强国际化医疗团队培养,支持光明区人民医院开展国际医院质量评审认证,不断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光明科学城的外籍人士、科学家提供高质量的国际化医疗服务。

  四是推动“医学研产”融合发展推动辖区公立医院联合中山大学·深圳、深圳理工大学等研究型高校,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辖区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依托生命科学领域大科学装置,形成临床发现问题、高校和科研机构解决问题、企业转化、临床应用的生命产业生态圈,服务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访谈至此就要告一段落了,感谢魏局做客我们的访谈节目。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