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0000-02-2018-110258
分 类: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2018-05-21 00:00
名 称:《深圳市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文 号:
主 题 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60号)(下称“《若干意见》”),落实市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和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加快发展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2018年4月10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了《深圳市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一、背景及依据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若干意见》,要求落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扩大市场有效供给、形成良好市场环境等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加快发展我国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领导特别批示“此项工作十分重要,既造福于民,又可形成产业新的增长点,一定要抓好”。按照市政府要求,该项工作由市残联、市民政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单位和各区(新区)政府抓好落实。
2017年9月,民政部等6部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的通知》,要在全国选择12个地市级行政区域(包含副省级),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按照试点通知要求,我市符合试点城市申报条件,并具备较好工作基础和发展优势,并向省民政厅、国家民政部提交了《深圳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申报方案》,以争取我市成为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城市,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发展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2017年12月,民政部等6部委印发《关于确定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地区的通知》,明确我市为全国12个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地区之一。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是国家在新时期推出的一项重大产业布局,是一个涉及亿万残疾人、老年人、伤残人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经济产业,兼具经济和社会发展“双重”影响效应。深圳要把握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重大历史机遇,在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助推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经济产业与社会事业的并重发展、互动发展。总的来讲,一方面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融入深圳经济和产业发展大局,能够为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生物工程、健康产业等新兴业态提供发展基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为促进深圳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另一方面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和民生属性,而目前该产业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如果深圳能够抢抓机遇,充分发挥经济、科技的优势,加强残疾人事业产业发展布局,无疑将形成城市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高地,对深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方案》主要内容
《方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指导思想,第二部分为发展目标,第三部分为主要任务,第四部分为保障措施。其中,主体内容为第三部分,该部分分为6大条款、24项主要任务,6大条款为:一是推进创新研发;二是实施品牌战略;三是打造重点工程;四是扩大有效供给;五是优化市场环境;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三、《方案》主要亮点
(一)贯彻要求,充分落实国家政策要求。本方案从操作执行层面,提出相应的任务措施和发展目标,内容涵盖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创新研发、产业布局、生产制造、市场培育、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等领域,较全面地贯彻落实了《若干意见》精神和要求。
(二)结合实际,助推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深圳生命健康产业、互联网信息技术产业、康复医疗产业、研发制造业、金融业、创意文化产业、会展业等优势明显,康复辅助器具工作基础扎实,本意见结合《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深圳市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十三五”规划》(深残联发〔2016〕3号)、《深圳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深圳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深民〔2016〕116号)等重点规划以及我市新兴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城市文明标杆。
(三)突出重点,抓住产业发展核心要素。本方案强调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几个核心要素,主要包括研发创新、市场主体、产业链条、产业标准、人才队伍及政策资助,通过市场引导和项目推动、资金支持等方式,构建全方位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使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既能够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的同时,又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助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明确任务目标,力争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本方案充分结合我市现有产业扶持政策,细化提出24条具体举措,并拟定了相应目标进度、确定相关责任部门,聚焦发展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为推动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实质性发展打好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