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000000-02-2018-109495
分 类: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2018-07-30 00:00
名 称:《深圳市多功能智能杆建设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政策解读
文 号:
主 题 词:
经市政府同意,市政府办公厅于2018年6月15日印发了《深圳市多功能智能杆建设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深府办〔 2018〕 10 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即日起实施。为宣传、贯彻、实施好《行动计划》,特解读如下:
一、定义和意义
多功能智能杆是集智慧照明、视频监控、交通管理、环境监测、无线通信、信息交互、应急求助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基础设施。2018年6月4日庆生常务副市长主持召开《行动计划》审议会议,自民副市长和市、区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定义了多功能智能杆是“多功能复合型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
同时,在5G建设、智慧道路、雪亮工程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多功能智能杆将作为挂载设备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未来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全面感知网络的重要载体。通过多功能智能杆的建设将提升我市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对城市环境质量、公共区域安全、即时信息发布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进而提升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为深圳市全面感知网络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二、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工信部规〔2016〕424号)、《广东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智慧深圳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文件,以及市领导关于创建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的精神要求,市经贸信息委组织完成《行动计划》的编制工作,并通过刘庆生常务副市长和高自民副市长等领导召开审议会议,修改完善形成了《行动计划》。
三、发展目标
《行动计划》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深圳市“智慧城市”、“智慧道路”、“雪亮工程”、“平安监控”等工程建设契机,促进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和5G发展深度融合,迭代演进。是到2020年,实现全市主要干道多功能智能杆的全覆盖,建成多功能智能杆管理平台,城市感知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市政管理、公共安全、交通出行、环境保护等领域城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国一流。
四、工作任务
《行动计划》主要从规范建设标准、加强统筹规划、开展试点示范、加强统一管理、推动产业发展、推动制度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
(一)规范建设标准。
主要统筹多功能杆一体化设计的功能,分析多功能智能杆所挂载设备技术参数需求,结合安装场景、设备安全等方面要求,制定符合深圳实际的多功能智能杆建设标准。
(二)加强统筹规划。
统筹各部门、社会在城市功能智能杆上的相关需求,完善城市功能智能杆布局,完成《深圳市多功能智能杆三年建设规划(2018-2020年)》的编制,指导全市多功能智能杆的建设。
(三)开展试点示范。
结合道路改造、城市更新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多功能智能杆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四)加强统一管理。
制定多功能智能杆管理平台设计方案。建立集控数据中心,构建多功能智能杆物联感知网,实现一个拥有“集成性,开放性,独立性,一致性,可扩展性”的管理平台。
(五)推动产业发展。
围绕多功能智能杆技术开发、生产配套、市场推广等环节,组建深圳市多功能智能杆产业联盟。
(六)推动制度建设。
完成相关研究报告编制,充分统筹相关单位对相关法规制度的意见及建议,结合多功能智能杆建设运营管理工作经验,完成相关法规制度草案的编制工作。
五、保障措施
《行动计划》有五项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认工作制度。
将多功能智能杆项目纳入“一把手工程”,分管副市长任总召集人,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为联席会议成员,建立多功能智能杆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二)加大财政扶持,保障建设经费。
将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提高城市运营管理和科技创新能力。
(三)推进共建共享,规范建设秩序。
坚持“集成整合、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开放共享”的原则,优先采用多功能智能杆进行建设改造。政府投资的公共及市政交通项目,由市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多功能智能杆。非政府投资新建的工业园区和住宅小区,将多功能智能杆的需求纳入总体设计的要求,由开发商配套建设。
(四)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通过媒体、网络等平台扩大宣传,利用网络媒体、报纸专版、电视宣传、知识竞赛、创意大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增强社会民众对于新型智慧城市的认知度、认可度和参与度。
(五)强化监督考核,提升服务质量。
定期监督检查,加强信息汇总、验收评估、服务质量监督和目标考核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