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12期(总第261期)

您现在的位置 政府公报 > 2002年政府公报 > 2002年第12期(总第261期)

索 引 号:043000-10-2001-003896

分 类: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

发布机构:深圳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02-03-07 00:00

名 称:政 府 工 作 报 告

文 号:

主 题 词: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信息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 信息提供日期:2002-03-07 【字体: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2年 3月3日在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于幼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1年的工作回顾
  2001年是迈入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十五"计划的起步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中共深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团结拼搏、迎难而上、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了市人大三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十五"开了一个好局。
  (一)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力促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001年,美、日、欧盟三大经济体同时走入低谷,"9.11"事件使低迷的国际经济形势雪上加霜。面对比亚洲金融危机更加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我们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在不利中寻找机遇,在困难中谋求发展,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主要经济指标圆满完成,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08亿元,增长13.2%,高出预期目标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80亿元(现价),增长17.4%;工业增加值844亿元,增长15.6%;外贸进出口总额686亿美元,增长7.3%,其中出口总额375亿美元,增长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3亿元,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亿元,增长13.2%;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元,增长21.4%;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62亿元,增长18.3%,剔除证券交易印花税因素,增长30.9%;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093亿元,增长29.1%;各项贷款余额2861亿元,增长24.8%。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三大支柱产业继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21亿元,增长24.1%,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9%,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达52.8%。金融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增加值24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6%。创业投资业发展迅速,在深圳设立的创业投资机构从2000年的40多家增至130多家,创业资本总规模115亿元,约占全国的1/3。以两港运输为龙头的物流业发展迅猛,深圳机场货邮行吞吐量24.8万吨,增长22.1%,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508万标箱,增长27.1%,在全球集装箱港口中的排名由2000年的第11位跃居第8位。
  外贸出口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在千方百计力保对美国、日本和欧盟市场出口的同时,大力拓展东欧、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大幅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110亿美元,增长32.2%,占全国的23.7%。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1.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了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商品房销售趋旺。旅游、假日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20亿元,旅游外汇收入15亿美元。汽车销售量增长3成,百户居民家庭小汽车拥有量比上年翻了一番。
  新的战略布局有序铺开,为实现"十五"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一批填补我市产业空白、关联度高、技术领先的高科技大项目落户深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前工序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签订了两条8英寸、0.25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合资协议,其中一条已动工。日本住友公司首期投资近亿美元的光纤预制棒项目正式启动。世界第二大软件供应商甲骨文公司决定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一批国内外著名软件企业签约入驻深圳软件园。去年底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正在抓紧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带规划建设正式启动。横贯特区内外、全长100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带集高科技研发、制造和高等教育于一体,将形成分工合理、布局协调、产业衔接的高科技产业走廊。高新技术产业带获得科技部批准,已有150个新项目入驻,签约金额达136.5亿元。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加快,平湖物流基地建设有较大进展;笋岗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完成;华南国际物流中心首期工程即将完成;机场物流园区建设启动,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二)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经济运行市场化程度提高。
  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重组深入推进。36家市属一级企业的改革方案正在实施,自来水、能源、燃气集团等企业重组已经启动。完成212家企业的"放小"工作。一些长期亏损企业扭亏为盈。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初步进展。按照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和内外资界限,开放经营性基础设施领域和经营性社会事业领域,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专业化的改革思路,污水、垃圾处理和能源等领域的投融资改革方案已开始实施,地铁二期、轻轨铁路、高新技术产业带、大学城等项目的投融资改革方案正在抓紧制定。与开发银行签订了200亿元贷款的协议,充分利用银行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流通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现代流通业发展迅速,零售业集约化程度提高,排名前15位的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6.5%;连锁经营等新的商业业态成为零售业的主角,销售额占全市的33%。
  其他改革不断深化。按照公共财政要求改革市区财政体制。财政收支体系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扩展到34个部门143个单位,占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的1/3。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全面实施。推进医疗三项改革,医用材料招标采购达到100%,药品招标采购达到50%。出台了引进、留住人才的新政策,加大了引进、培训、用好各类人才的工作力度。
  (三)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竞争与合作,开放型经济有新的发展。
努力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出口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深入近200家出口企业,主动为企业扩大出口服务;与海关密切配合,在40多家出口超亿美元的企业实行EDI监管模式,通关效率全面提高;主动出击争取了一批大订单,IBM、英特尔、索尼、希捷等高科技大企业大幅增加了在深采购和生产;探索利用跨国公司国际销售渠道促进出口,引进沃尔玛、家乐福等在深设立采购中心;实施"走出?"战略,共组织28个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带动设备、原材料出口1.8亿美元;深圳出口加工区正式运作,保税区、龙岗大工业区在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和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港两地合作取得新进展。加快了两地在口岸、大型跨界项目等方面的合作。皇岗、罗湖口岸通关时间延长;罗湖口岸改造正式动工;电子口岸建设进展顺利。深港西部通道、深港联合清理沙头角河道工程进度加快。
  与内地经济合作加强。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与西部地区达成10个项目的投资意向,总投资额7.2亿元。根据中央和省的部署,积极开展对口扶持工作,既扩大了深圳产品市场,也增强了受援地区的造血功能。
  (四)巩固国际花园城市创建成果,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
  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按照一市多城、众星拱月、特区内外协调发展的思路,对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和细化,积极开展覆盖全市的市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光纤通道网建设规划、卫星城镇建设和农村城市化的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民中心、少年宫、音乐厅、图书馆、电视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地铁一期全线开工,盐田港区三期、蛇口港区二期、西部跨海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就绪。坪西一级公路B段、盐坝高速公路A段建成通车,盐坝高速公路B段开工,铁路客技站项目正式启动。供水网络干线全线贯通。妈湾电厂扩建工程进展良好,岭澳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工,南山、月亮湾电厂"以大代小"工程并网发电。
  城市管理和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的进步。全面启动创建卫生镇村、路容整治、灯光夜景工程,拆除违章建筑303万平方米。全年植树392.5万棵,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908.6公顷。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等河流污染治理工程正式启动,深圳水库污水截排一期工程开始施工,工业废气、危险废物和东部海域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我市荣获国际绿色环保博览会特等奖和首届"中国人居环境?"。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工作全面"提速"。
  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根据中央和省的部署,按照机构调整与职能转变相结合、与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的思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工作部门由40个减为38个,行政编制精简了864名,圆满完成了中央、省要求精简10%的任务。
  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1998年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再减少审批核准事项277项,减幅达38%。优化审批程序,采用改"串联"为"并联"、改前置审批为后置审批、完善"一站式"服务、实行"窗口式办文"和"首问责任制"等方式,政府部门平均办事时间缩短了40%。规范审批行为,建立审批责任制,加强对审批行为的约束监管。市政协与市监察局对审批制度改革开展了联合评议,肯定了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加快以市场机制配置政府资源的步伐,规范、完善了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制度。
  推进政府行为法定化,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政府机构组织、职能、编制,行政程序,行政审批,行政收费,行政处罚,政府招标采购,政府投资,行政执法责任及政府内部管理等九个方面的法定化工作全面启动。健全政府监督制约机制,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出台行政过错追究责任制度。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市人大的部署,清理了部分特区法规和全部政府规章,清理自建市至2000年止的市政府系统规范性文件2600件,已废止近900件,其余1700余件正在清理修订之中。
  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狠抓队伍廉政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政府行政效率全面提速工作。建立电话、信件和网上投诉系统,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受理市民对政府部门在工作作风、办事效率、依法行政、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投诉,并认真查处、纠正,促进了行政效率提高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监察和审计部门加强了对"三乱"和部门、行业不正之风的查处,一批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受到处理。
  (六)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保障日趋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44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增长3.6%。安居房建设加快。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全市户籍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8%,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户籍职工和劳务工工伤保险参保率达96.2%,失业保险参保率达97.3%;下岗员工基本生活保障率、失业保险金的社会发放和领取率均达到100%。启动了第二期同富裕工程,市本级财政共落实资金3亿元,帮助欠发达村建设基础设施项目55个。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治安成效明显。认真组织开展"打假、清无、打骗"三大战役,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整治。税收征管加强,公民依法纳税意识提高。研究制定建立企业信用评级和个人征信系统的方案,市场秩序监管部门电脑联网工作扎实推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全年共破获刑事犯罪案件12041宗,破获经济犯罪案件283宗,打掉犯罪团伙883个。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以及娱乐服务场所综合整治继续加强,"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在全省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中名列榜首。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绩。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政协、民主党派和群众监督,办理人大议案1件,建议513件,政协提案495件。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共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10件,颁布市政府规章18件。法制宣传教育日益普及,我市被评为全国"三五"普法先进城市。政务公开取得新进展,与市民切身利益关系密切、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若干决策事项决策前充分征询、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村务公开率达到100%。创建文明市、文明区活动继续深入。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及外事、台务、侨务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正式启动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第一期工程,33所学校达标,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大学城规划设计完成并动工兴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南山被评为全省教育强区,宝安、龙岗四个镇被评为教育强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申请专利6033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分别增长36%和82%;第三届"高交会"成功举办,成交金额104亿美元。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欣欣向荣,我市创作的8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较好状态,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全面完成了省下达的各项人口计划指标,全市户籍人口出生率12.05‰,计划生育率98.55%。体育事业成绩突出,我市运动员获得一项世锦赛冠军;成功承办了"九运会"深圳赛区的各项比赛,共获得12.5枚金牌。继续推进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优抚安置、拥军优属工作取得良好成绩,连续四次获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外事、侨务、台务、民族宗教事务、档案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市各项事业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辛勤工作、奋发图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中央和各省驻深单位,向驻深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及外地来深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参与和关心深圳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有一些薄弱环节,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城市信息化水平还不够高;社会治安和市场经济秩序仍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安全生产基础性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等环保治理的任务还很繁重;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离市民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等。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2002年的主要工作
   按照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我市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争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地区"为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全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成为应对"入世"先行市等要求,正确把握形势,沉着应对变化,积极开拓市场,化解不利因素保增长,抓住有利时机促发展。以加快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加快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城市信息化建设,优化投资发展环境,转变完善政府职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迎接党的十六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宁可把困难估计得严重些,把应对预案准备得充分一点,把经济工作建立在扎实可靠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在考虑今年的经济工作时,最初将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定为11%,后来,又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考虑了全国、全省和我市的积极因素,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经过努力有可能再快一点。因此向本次大会建议今年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定为:国内生产总值2150亿元,增长12%;工业总产值3593亿元
  (1990年不变价),增长16%,工业增加值958亿元,增长14.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7%;出口总额391亿美元,增长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可比增长12%。
  为顺利实现各项目标任务,2002年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握先机、不断创新,迎难而上、团结奋斗,努力开创新局面。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 以经济结构调整促发展,提高整体经济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结构调整是我市"十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从三个层次把握和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
  第一层次:在地区经济总体结构上,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相互推动、共同发展,把深圳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基地和研发中心,以及现代服务业发达的中心城市。
   继续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快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软件、整机制造这三个关键环节,构建包括核心技术、关键元器件制造的完整的信息产业链和若干优势产业群;在生物工程、新材料、新兴环保产业等领域抢占"滩头阵地"。加快构建和完善地区科技创新体系,从整体上提高我市科技持续创新发展能力。
   要加快开发建设龙岗大工业区、光明南片区、观澜片区、留仙洞的IC园、大学城、高新区软件园、硅峰软件园等高新技术产业带几个条件成熟的片区。积极争取设立国家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抓紧做好"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加快建设依托企业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博士后流动站,新建若干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开放式重点实验室,以及提供共用技术平台和各类中介服务的专业孵化器。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努力办好第四?"高交会"。
  大力发展以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实施"以港强市"战略,今年盐田港区三期、蛇口港区二期、西部通道填海工程等项目要抓紧开工建设,蛇口港区三期、赤湾港区12、13#泊位要争取尽快开工。吸引国内外著名班轮公司来深设立分支机构,增辟国际航线。积极引进国内外航空公司、专业物流公司和航空代理公司、国际航空快递公司进入我市,争取与香港机场开展业务合作,力争实现深圳航空货运业的突破性、跨越式发展。要将商贸流通业改革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扩大引进外资进入我市商贸流通业,鼓励发展商贸服务业连锁企业、中高级批发市场,大力发展专业物流企业。
  努力推动金融业的发展,加快建设金融运行的安全区、金融改革的创新区和金融服务的优质区,巩固和提升深圳作为重要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积极推进金融创新,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提升我市金融业竞争力。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信用体系。积极探索引进外资参股本地银行,引进外资保险公司和中外合资保险公司,抓紧做好设立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前期工作。
  第二层次:在产业结构方面,全力发展战略优势产业,着力扶持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全力发展战略优势产业。主要包括以下十大类:计算机硬件产品;光电子和通信设备;数字视听产品;微电子和基础元器件;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生物、制药及医疗器械;两港运输业;专业批发与连锁商业;证券、基金与创业投资。
  着力扶持新兴产业。主要有新材料与新能源、环保产业以及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研发投入,争取一批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研究成果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主要有钟表、家具、玩具、服装、珠宝首饰、印刷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要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实施名牌战略。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质量管理办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品外观设计、工艺流程、使用功能等方面的科技含量和内在质量,形成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今年重点实施80个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29亿元。加快建立行业的技术开发、服务、推广中心,年内建成电子检测、服装、钟表、家具四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研发和推广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抓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工作,提升农业的集约化和高增值水平。
  第三层次:调整优化企业结构,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形成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企业群体。
要把实施名牌产品战略与大企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技术先进、主导产品突出、主业集中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导、推动、支持做大做强一批产品有市场竞争力、掌握核心技术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不分所有制形式、不分隶属关系,为其提供良好的服务和生产、经营、科研条件。引导中小企业向"小而精、小而专、小而优、小而特"方向转变发展,加强企业标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清理和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支持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
  (二)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扩大深圳产品的市场空间。
  努力扩大外贸出口,调整优化出口结构。我市经济外向度高,出口贸易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世界经济不景气的严峻形势,必须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努力实现外贸出口的一定增长。
  继续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要在力保美、日、欧盟市场份额的同时,重视扩大对东南亚的出口,大力开拓俄罗斯、东欧、拉美、非洲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性的博览会、展览会,组织贸易小分队与当地的商会或有实力的贸易公司对口洽谈,争取建立长期贸易伙伴关系和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及场所,扩大深圳名优产品的销售市场。
  大力推行科技兴贸。继续发展、提升高科技产品加工贸易。积极探索利用出口信贷等方式支持高科技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培育有国际影响的民族品牌。提高我市优势传统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促进其出口较快增长。
  拓展新的出口渠道。积极利用我市的产业配套优势和优良的物流环境,吸引和鼓励跨国公司来深设立采购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机构,形成我市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鼓励我市有条件的企业积极"走出去",通过投资办厂、带料加工、承包工程等方式开展跨国经营,带动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劳务的输出。大力发展涉外会展业,积极拓展服务贸易、技术贸易,逐步提高其在我市出口中的比重。
  点面结合,切实帮助企业扩大出口。进一步做好抓出口大户、抓大订单的工作,支持帮助大型高科技企业多争取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的订单。抓好中小企业的出口工作,支持新批准的2000多家外贸企业尽快形成出口规模。继续稳定、发展、提高加工贸易。积极协调海关、检验检疫、边检、国税、外汇管理部门、银行等驻深单位做好便捷通关、出口退税等工作,争取把EDI联网监管模式扩大到所有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加工贸易企业。加强外贸购销的电子商务建设,使我市更多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采购网。
  努力开拓国内城乡市场,繁荣本地消费市场。积极扩大深圳产品的内销市场。鼓励支持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引导部分外向型企业以品牌产品拓展国内市场,以进口替代的方式与跨国公司的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展开竞争。结合我市产业和产品优势,精心组织策划在内地举办2-3次规模大、层次高、品种全的深圳产品专业展和综合展览展销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在各地举办的专业展销会、贸易洽谈会,帮助企业建立国内销售网络。
  努力促进本地消费增长。积极培育住房、汽车等个人大宗消费,培育信息服务、文化、教育、休闲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新城市购物中心、华润购物广场、世纪购物城等国际水准购物中心的规划建设,加大东门、华强北商业街、人民南路传统商业旺区的改造建设力度,在宝安、龙岗两区建设一批区镇一级的繁华商业圈。加快发展旅游会展业,力争成?"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提高深圳商业辐射功能,吸引周边地区和内地客商到深圳消费、采购。
  大力推进流通业的现代化,以大流通带动大生产、形成大市场。鼓励支持商贸服务业连锁经营的发展,提高其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在百货、家电、农副产品、药品、音像制品、图书、餐饮、家居装饰、维修租赁等领域着手培育和发展一批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力争连锁商业销售额占全市的35%以上;大力发展现代批发业,规划建设若干高级批发市场,扩大农副产品、电子配套、钟表、服装、建材饰材、家具等市场的辐射功能;支持连锁经营、批发市场、专业物流企业进入国内其它省市,带动我市产品的销售;鼓励工商结合,通过开设专业市场、发展品牌代理、厂家自办直销等方式拓展市场。
  (三)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努力扩大投资规模。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集中财力搞建设,确保全市政府投资资金统筹使用,市、区两级政府拿出200亿元(包括市、区财政资金、国土基金等),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带、物流园区、地铁、会展中心、文化教育、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要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的预概算、决算管理和运营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率。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初步确定今年安排重大建设项目96个,年度投资214.45亿元。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重大建设项目的协调服务,及时解决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要在遵循法定程序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缩短项目立项、审批时间。要抓好续建、新开工重大项目的建设,积极做好新一轮重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搞好项目储备,力争形成以大项目群为支撑的投资增长格局。
  促进社会投资的较快增长。扩大开放投资领域,吸引更多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改革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项目投资与运营体制,对部分投资收益有保障的政府投资项目,考虑在控制收费标准的前提下将股权转让给外资和社会投资者;改革社会事业投资和运营方式,探索教育、体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运用好间接融资,广泛采用新型融资方式;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积极争取更多的银行、银团资金投入。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入世"先发优势。
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经济惯例接轨,抬高了改革开放的"标杆"。我们要增强紧迫感,抢占先机,加快发展,按照"入世"先行城市的要求做好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世贸规则和知识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积极做好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接轨工作。做好相关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干部培训工作,政府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世贸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则。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继续清理、修订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抓紧建立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外贸促进体系、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和产业安全保障体系。发挥好市WTO咨询服务中心的作用。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在中央和省的指导支持下,做好全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强政府在引导、调控、市场监管和产业扶持方面的作用,从侧重于行政审批转向搞好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加强监督。按照决策、执行和监督适当分离的原则,改革和完善政府机构组织形式。探索建立规范的行政绩效考核标准,推进公共政策咨询机构的建设,建立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和评价机制。要深化公共财政、政府工程管理、养老金运用与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完善统计工作,建立规范科学的现代统计体系。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跨集团、跨资产经营公司、跨所有制和跨行政隶属关系的资产重组、企业重组,增强企业竞争力。要排出一批国有企业(包括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转让、招标拍卖,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制,加快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步伐。扎实推进"放小"工作,对已明确范围的三类中小企业要坚决放掉。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对国有企业的有效  监管,选择若干国有企业在改革、重组的基础上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加大引进外资工作力度。继续抓住新一轮国际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完善深圳的产业配套优势,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关联制造业来深投资,承接跨国公司的生产订单。进一步加强与世界著名大公司的联系与合作,争取有更多大公司、大项目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等落户深圳。利用外资的领域要加快向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并重转变,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中央、省的支持和指导,在服务业的若干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利用外资形式,积极探索和推进融资租赁、收购兼并、投资基金等新的利用外资形式,扩大保税区的功能。引资工作要扎实细致,事先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务求实效;各区镇、各部门在招商引资上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观念,互相补台,形成合力,避免恶性竞争。
  加强深港经济合作,密切与内地的经贸联系。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我国内地与香港间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安排的历史机遇,提升深港经济合作水平。加快西部通道、皇岗-落马洲跨界人行通道和深圳河治理三期工程、铜鼓航道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抓紧抓好罗湖口岸改造工程和文锦渡、沙头角"快捷通"工程,提高口岸通关能力。改革口岸查验模式,争取进行"一地两检"试点工作。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分工与协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扩大与内地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五)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城市间综合竞争力比较主要表现为对资金、人才的持续吸引力。在这方面,优惠政策的作用已经日趋弱化,重点是要着力创造法制优良、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环境优美、文明进步的投资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已确定今年为我市的"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年",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下大力气扎扎实实地推进,使我市投资发展环境再上一个台阶。
  巩固、扩展政府行政效率全面提速的成果。政府服务水平是衡量地区投资发展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要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完?"窗口式"办文、"首问责任制"、"一站式"服务等工作方式,大力提高政府部门尤其是窗口部门、窗口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政府办事程序,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切实做到高效便民。进一步理顺各方关系,建立健全部门协商机制,减少内耗,提高效率。积极协调、配合中央驻深有关部门,改革口岸通关体制,提高通关效率。进一步规范、完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进入市场等四项制度。搞好政府行政效率"提速"工作的评议、监督,保证其落到实处。
  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认真清理水、电、气、路桥收费等公用事业价格,有效降低电价,适当控制地价,改革路桥收费,坚决取消对企业的不合理收费,降低过高的收费,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推进企业信用评级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继续严厉打击无照经营、制假售假、非法传销、非法行医、走私贩私、逃废债务、侵犯知识产权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净化市场环境,扶持守法经营。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经济监督服务体系。
  努力创造吸引和留住人才创业发展的综合环境。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把引进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其子女入学、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和台湾、香港子弟学校,积极吸引外资合办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高等级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建设一批高品位的休闲娱乐设施,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设施。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营造良好的城市风貌和生态环境。继续做好城市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巩固"国际花园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梅林、大沙河等4个市政公园和塘朗山、马峦山等3个郊野公园的建设,进一步形成园林式、花园式城市风貌。加大治理违章、违法建筑力度,严格执行关于处理历史遗留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违法私房的两个规定,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1999年3月5日以后新建、改建、扩建的违法建筑,坚决依法处理。
  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大力整治采石场、取土区,今年着手将高等级公路两侧的"秃头山"重新植被。加快福田河、新洲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加强观澜、布吉、坪山等重点河流的污染治理和深圳水库、西丽水库、石岩水库、铁岗水库等重点水源保护区水环境保护,切实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和水质监管,加强机动车尾气等各类污染防治工作,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加快东部供水水源网络干线、深圳水库污水截排工程等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珍惜土地资源,提高集约化利用水平。加强海域污染治理,搞好海洋生态保护。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环境意识。
  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理顺各级管理关系,充分发挥市职能管理部门和区、镇(街)的积极性。认真做好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深入推进社区建设,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交通管理,抓紧做好全市整体道路拓展规划和交通运输管理及相关政策研究,深入推进"畅通工程",从规划和管理两方面努力缓解高峰期市区道路堵塞现象,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依法加强对流动人口、出租屋的管理,大力整治乱张贴、乱摆卖等不良行为。落实市容环境管理责任制,实行量化考核。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全年户籍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左右,流动人口持证率、验证率达80%以上。认真、深入研究制定我市人口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七)重点突破,加快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标准、适当超前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集中资源、统一规划的主导作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多渠道融资,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在两年内建成覆盖全市的超大容量宽带城域全光主干传输网和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实现通信管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调控,为网络运营商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大力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融通,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监管,确保公共信息网络安全。
  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上半年要发布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技术规范,建立全市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和外商投资注册企业登记业务联网办公系统。下半年实现市、区两级政府以及各部门间办公网络的互联互通,建立全市电子公文数据中心和交换中心,形成全市统一的政府信息平台。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出台电子商务的有关法规,积极探索制定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建设全市性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尽快建成电子商务证书认证(CA认证)中心、网上支付系统、货物保险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以电子商务的新模式,整合提高零售、专业批发、仓储、运输业,提升物流业的水平。
  加快推进覆盖全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应用系统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国家数字电视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数字电视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加快我市现代化教育网络平台和远程教育系统、文化信息网络、卫生信息网络、公安综合信息系统等建设。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险种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八)繁荣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资源,扎扎实实推动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大学城建设步伐,认真做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四所高校与我市合作办学工作。继续扩大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筹建市信息技术学院。调整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设置,加强成人教育的规范管理,完善继续教育体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大力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增加基础教育学位,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学校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学。
  繁荣各项社会事业。努力繁荣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继续实施精品战略,力争创作出一批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有影响的精品佳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快图书馆、音乐厅、电视中心、青少年宫等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努力降低医疗费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一批社区公共文体设施。承办好第十一届省运会。巩?"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外事、侨务、台务等要在对外交往和扩大开放中发挥积极作用,民族宗教事务、档案、保密等各项工作也要努力取得新进步。
  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供良好的生活配套服务。努力扩大就业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居民就业,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市、多领域、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市民居住、医疗卫生、教育、交通、通信条件。加快安居房、廉租屋建设,切实控制其房价。完善劳动安全、劳动仲裁和欠薪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外地来深建设者的合法权益。适度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并相应增加机关和事业、企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规范和改善公务员待遇。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增强深圳的凝聚力和包容性。
  把扶贫济困作为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注重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要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建立健全扶贫济困的制度和良好的工作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深入持久地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当提高最低工资、生活救济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切实解决特困群众在住房、子女入学、看病、打官司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扎实推进第二期同富裕工程,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事业、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等问题,帮助欠发达村尽快脱贫致富。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继续做好对国内、省内欠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工作。  
   (九)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继续开展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深圳市民行为道德规范》,加强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鼓励、倡导充满关怀和爱心的社会行动,促进全体市民群众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文明进步。大力弘扬以开拓和创新为基本内涵的特区"拓荒牛"精神,倡导高尚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和严谨的科学理性精神,全面提升深圳人的精神风貌。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各级政府要自觉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其监督;充分尊重和支持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政府重大决策要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加强协调沟通。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各项议案、建议、提案的督办落实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府行政法定化,使政府对经济社会的管理切实转到法治轨道上来。从体制、机制上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政府的决策更好地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维护和增进人民的利益。逐步扩大、提升基层民主政治,继续推行并不断完善扩大政务、村(居)务、企务公开。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搞好安全生产。继续抓好严打整治专项斗争,坚持不懈地与各种敌对势力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作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重视打击加入世贸组织后可能增加的国际金融犯罪、跨国经济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防群治网络,落实娱乐服务场所管理和扫除黄赌毒责任制,加强路面巡逻防控,确保社会治安不断好转进步。警钟长鸣、长抓不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十)加强调查研究,转变机关作风。
   当前深圳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广大干部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更加认真、扎实、勤奋地工作。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将今年作为"调查研究年"、"转变作风年",以作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保证,以良好的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要求真务实,加强调查研究。对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组织专门力量认真研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立即深入调研,制订措施抓紧解决,对于因客观条件限制暂时难以解决的,要向群众解释清楚,并积极创造条件去解决,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要提倡说实话,办实事,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工作重心沉到基层,切实为基层、为群众解决  实际问题。要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切实解?"文山会海"问题。加强信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正确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要自觉以全国发展大局为重,以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局为重,坚决制止为了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个人利益而影响、损害全局利益的现象发生。  
   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活动和文明机关活动。各级机关干部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民为父母的思想,增强公仆意识。强化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投诉机制,加强行政效率监察。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办事人员素质。
   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降低行政费用和会议、接待费用,集中财力搞建设、集中财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加强财经监督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进一步加强监察审计工作,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标本兼治搞好廉政建设。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深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触碰右侧展开
i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