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情况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落实情况公开

罗湖区审计局2020年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罗湖区审计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0-12-16 15:55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020年,罗湖区审计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扎实推进改革创新,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审计监督取得良好成效。共完成审计计划项目17项,出具审计报告17份,查出问题220个,提出审计建议98条,涉及违规金额1.09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7.09亿元、损失浪费金额2343.49万元。

  一、积极探索高质量内涵式新路径,审计监督效能大幅提升。一是纵深推进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围绕十个区级财政审计专题,依托大数据模式,深入开展财政、国库、税收、企业、工商等领域的数据分析及相互关联分析,完成了2019年度区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报告,揭示出决算草案、预算编制与执行、财政资金、信息系统、预算绩效、政府采购、专项资金和保障房、国有企业管理等9大类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代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作2018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得到区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二是着力推进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树牢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理念,紧盯预算编制完整性和规范性、重点支出预算及政策执行、财政存量资金统筹盘活、中央八项规定执行等情况等,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进行疑点筛查,揭示出预算编制及执行、利息收入上缴及资金使用效率、资产管理等方面问题并提出审计建议,促进财政资金提力提效。三是扎实开展绩效审计,围绕区城市管理经费使用和效益,从清扫保洁、垃圾分类、市容管理等重要城市管理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着手,揭示出项目管理、政府采购、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合规性、经济性、效果性不足,提出针对性审计建议;开展政府投资基金绩效审计调查,从管理机制、管理绩效以及投资项目效益情况等方面揭示了引导基金公司架构不健全、结余资金过多、项目返投比例不足等问题,提出完善引导基金管理制度及风险约束机制、加强对外投资管理及投后管理等建议;开展并完成2019年区级绩效审计工作报告,揭示出公共教育管理资金及政府合同履行中专项资金使用率低、部分政策执行力度不足、监管效能有待提升等问题,得到区政府肯定。四是聚焦重点开展政策跟踪审计,从疫情防控、政府债券、两万亿新增财政资金三个模块发力,推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高效使用政府债券资金、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惠企利民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发挥实效。五是首次专项审计区属国企物业资产租赁,通过调查11家区属国有企业物业租赁情况,将审计触角拓展到街道直属企业,反映了区属物业“小、散、弱”现状,揭示了国有企业内控薄弱、合同违约等问题,为全区摸清了国企物业资产家底、物业管理总体情况,促进区国资局出台了《关于加强罗湖区属国有企业资源性资产租赁综合监管的指导意见(试行)》,促进区属国企物业租赁规范化管理。六是针对财政资金分配、国有资产处置、公共资源配置审批和交易等问题易发、高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揭露在经济社会管理和领导干部权力行使中存在的违规违纪和管理不规范问题。

  二、突出审计专业优势化解重大风险,有力服务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落实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选派了干部45人次下沉社区参加防疫工作,深入门户开展知识宣讲、排查核实、巡查监督、重点环节管控等事项;开展并完成疫情防控经费支出管理情况调研,向各街道温馨提示驿站住宿费、安保费用、消杀费等使用管理方面风险,指导各单位举一反三、完善管理,部分街道和单位主动“请审入门”,推动防疫资金有效配置、高效使用;配合市审计局开展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扎实开展对疫情防控财政资金、社会捐赠款物专项审计,推动财政资金、捐赠物资、企业扶持资金等规范管理。二是扩大整改“辐射效应”,从发现问题的“冰山一角”深挖制约发展的因素,以专业建议全方位、多角度服务全区工作大局,例如:通过2019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审计,发现部分用地单位连续结转两年以上资金如数上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2019年度部门预算执行全覆盖审计,促使多个单位上缴利息和闲置资金,有力盘活财政资金;通过政府合同监管情况绩效审计,促使区住建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罗湖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的若干措施》,推动区工务署、区采购中心、黄贝街道办等单位制定了内部合同履约评价管理、督查督办、监理合同示范、采购管理、招标管理等制度和办法,提升罗湖区现代化治理水平。三是持续强化对全区重大投资项目、重大风险隐患、重大决策部署等中心工作检查监督,开展了对“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水污染治理”等重大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监督,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专题报告9份,发现问题47个,提出审计建议31条,揭示了误支工程保险费、代理建设单位截留工程预付款、预算书未采用合同约定信息价多计工程造价等资金问题,以及未按图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施工进度滞后等管理问题,区主要领导批示整改,有力促进节约财政资金、化解风险隐患。

  三、立足“两统筹”推动审计管理改革,提升履职尽职水平。一是首次运用大数据审计方式,统筹整合全局优质审计力量,以“集合式审计”方式开展大数据审计,自主设计分析模型22个,精准核查疑点数据432条,发放取证单400余份,实现了全区57个一级预算单位及延伸134个下级单位全覆盖,涉及全区财政资金355.45亿元,全方位、多层次、有深度地反映了财政收支各个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隐蔽性、系统性问题,7个项目组从中提取所需成果纳入审计报告,深度交流共享,成功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得到区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二是优化机制延伸整改链条,汇编了2019年审计发现问题和近三年的典型案例,对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分析原因、阐释规定、以案说法;汇总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倾向性以及屡审屡犯的问题,向区委审计委员会、区政府报告,进行全区通报2次;举办了“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培训班”;开创出审计风险提示新模式,向2个单位发出重要风险提示,区分管领导批示整改,有效推动了延伸责任单位的自查自纠、健全管理,审计权威性和威慑力不断增强。三是推动形成监督合力,增强与区纪委监委、区委巡察办、区委组织部等协作联动,建立起《审计移送处理事项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建立巡察与审计工作协调机制的意见》等重要制度,进一步彰显审计“政治机关”特征,为规范权力运行凝聚强大合力;选派骨干参与省审计厅统筹项目,参加支援新疆发展资金和项目情况审计。

  四、落实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落实机构改革部署,推动成立了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起草了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规则,在区委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构建起全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新格局。落实区委编委会的机构改革部署,推动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顺利划转。9月,区委第三次审计委员会召开,区主要领导对审计工作作出了新指示,为下一步审计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二是全面加强政治建设,组织开展了“提升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专题研讨会,开展了“强内功、促提升”业务讲堂,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分别授课、集中交流,开展了政治生态分析研判2次,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研究制定《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明细表》《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的规定》,明确责任、细化规定,推动党员干部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迈进;深入排查各科室廉政风险点,围绕13项权力集中事项,排查风险点35项,制定防控措施36项,着力清理、防治审计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隐患;深入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开展“以案为鉴”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观看了违纪违法案警示教育片,组织开展了会风会纪专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等,督促干部自觉查摆问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开展谈话提醒6人次,工作纪律检查5次,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三是创新党建活动方式提升队伍“精气神”,以“红色传承守初心、不负韶华履使命”为主题,开展“5+N”“交互式”党课大讲堂主题党日活动;以“坚守初心勇攻坚,牢记使命共奋进”为主题,开展了党员政治生日“七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喜迎特区四十载,改革开放再出发”数字党建主题党日活动;创建“机关党建+四服务”,与水贝社区、新村社区党委签约党建共建,联合开展了“共创文明城”志愿服务活动暨党建联建,“中秋慰问送真情”走访慰问,“送法上门”普法宣传,“强健体魄 共抗疫情”篮球友谊赛等活动,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党建工作新格局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今年以来,党组书记围绕不同党建主题,讲了《昨天的奋斗铸就今天的辉煌》《“学党章、守党规”,做新时代合格党员》《党员干部要做反四风的表率》《遵守六大纪律,立身干净干事清白做人》等党课,党建活动形式新颖、创建有力,被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罗湖党建公众号等媒体多次报道。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