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岳清瑞院士聘任仪式暨安全韧性城市建设院士论坛在深圳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工程结构专家正式加入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岳清瑞院士是我国工业建筑结构领域顶尖专家,长期致力于工程结构诊治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标准编制、工程应用和产业推广,为推动解决国家、行业重大工程技术难题攻坚突破作出卓越贡献,学术成就、科研影响意义深远。
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出席,并为岳清瑞院士颁发聘书。中国工程院周绪红院士、郭仁忠院士、杜彦良院士、孟建民院士、王复明院士,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延奎,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二级巡视员麦振新,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张福通,市水务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林翰章,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人才工作局局长张林,市住房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晓生,安全研究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院长余锡权以及市科技创新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有关领导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补短板、探新路
打造安全领域智力支撑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深圳城市安全发展既要补短板,还要探新路,亟需寻求超大型城市安全管理更加专业权威的决策咨询、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岳清瑞院士此次加入,必将赋予安全研究院科研探索与技术创新的强劲动能,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高端智库,有力打造城市安全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平台。
市应急管理局王延奎局长在致辞中表示,岳清瑞院士的加入,将为深圳市应急管理以及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期望安全研究院坚定“勇担应急支撑重任,引领安全科技创新、升级管理优化质量”目标,急城市之所急、为社会之所需,充分发挥好顶尖科学家的学术带头作用与辐射带动影响,积极探索培育应急管理产业发展、科技研发生态圈和产业链,进一步筑牢城市安全基础。
聚资源、解难题
探索安全韧性城市建设路径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安全发展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为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建设安全的、有韧性的城市,聘任仪式结束后,中国工程院周绪红院士、郭仁忠院士、杜彦良院士、孟建民院士、王复明院士、岳清瑞院士等6名院士齐聚“安全韧性城市建设院士论坛”展开理论研讨和技术交流,共同探索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周绪红院士围绕工程与人文社科主题,勾画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工程学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的必然联系,指出工程安全问题既是技术问题,也是人文问题,需要加强在人文思维、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的学习领会,塑造具有人文关怀的工程伦理观。
杜彦良院士聚焦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智慧防灾与应急管控,提出要重点加强政策研究、传感监测、溯源推演、多部门联动应急管控、应急机制等方面研究,实现灾害“早发现、早管控、早救援”。
王复明院士针对地下工程水灾变防控,以生动案例强调渗水给城市带来的巨大灾害隐患,并着重讲解介绍了防渗漏材料研究应用、渗漏涌水防治技术、防水可收回支护结构研究等前沿技术与尖端研究的应用实践。
郭仁忠院士、孟建民院士、岳清瑞院士也就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创新实践做了深入研讨与交流,探讨建设具有较强风险抵抗能力的安全韧性城市,让城市拥有充分准备去抵御“非常态状况”的冲击。
安全研究院致力于打造成为推进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合作、联合创新、优势互补的资源汇聚平台,充分发挥安全研究院在平台搭建、科研攻关、创新发展中的经验与作用,持续增强行业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能力,加快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的路径探索。
勇创新、强担当
做实城市安全发展服务支撑
安全研究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凭借前沿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走在全国前列,逐渐探索出一条“以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高效响应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需求”的创新道路,及时响应、快速支撑了市委、市政府一批关乎城市安全发展的迫切项目,短短5年时间,在城市公共安全全领域基础理论、实战应用、科研攻关等方面形成一定积累,综合实力已迈入国内公共安全研究机构前列。
岳清瑞院士加入安全研究院,将充分发挥院士团队科研引领和技术带头作用,进一步聚集整合城市公共安全领域优质资源、前沿技术和高端人才,努力做到“汇聚资源、科研攻关、安全支撑”三位一体、齐头并进。夯实能力、加快发展,汇聚优质资源;快速推动国家平台创建、技术攻关突破和人才队伍培育;融合创新、点位突破,着力科研攻关,积极申报国家、省(部)市各类科研项目以及国家、省(部)市重点实验室;立足深圳、着眼长远,做好安全支撑,建设超大型城市全周期精准化、智能化、智慧化安全支撑平台,为城市安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安全研究院余锡权院长表示,安全研究院将不忘初心、勇当尖兵,坚决配合全市中心工作,履行公益服务职能,全力开展城市安全治理基础性、前瞻性、创新性研究,探索超大型城市安全发展新模式,持续为深圳提供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顶尖创新技术支撑与高端安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