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禁渔区是珠江口鱼虾蟹贝重要的栖息地和繁衍所。进入3月下旬,随着我市天气逐渐变暖,禁渔区内鱼虾蟹贝开始大量繁育。受利益驱使,部分非法捕捞人员深夜进入禁渔区内,非法投放大量违禁网具以捕捞幼小渔获,此举严重破坏了深圳湾渔业生态平衡,特别是在海水退潮后,大量网具裸露在深圳湾沿岸滩涂,严重损害我市滨海环境。
为严厉查处此类违法行为,促进禁渔区内鱼虾正常繁育,3月30日至4月6日,海监渔政支队部署开展禁渔区内违禁网具集中清理行动。8天内共出动海监渔政执法快艇28艘次,执法人员155人次,收缴违禁网具42000余米,取缔“三无”竹筏10艘,并在执法行动中派发了禁渔区宣传单张900余份,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行动中,执法人员分成3个海上清网小组和1个岸上宣传组。3名支队领导每日轮流带队出海行动,机关各科室和辖区大队执法人员分别编入各行动小组。其中,3个海上清网小组各负责深圳大桥以东至红树林段、后海大桥附近和北湾鹭港等对开海域,进行分段清理。对网具集中投放区域,各小组合作集中开展清理。仅3月31日,3个海上小组就出动执法快艇10艘次,执法人员62人次,共清理网具9000余米,同时对非法捕捞人员用于投放非法网具的“三无”竹筏进行取缔,当日共查扣竹筏6艘。同时,岸上宣传组积极做好深圳湾禁渔区的宣传工作,向沿岸市民耐心讲解禁渔区的范围、禁渔区管理规定以及非法捕捞幼小鱼虾的严重危害等知识,并鼓励市民监督投诉各类非法捕捞行为。
然而,执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部分非法捕捞人员长期在附近生活,对鱼虾蟹贝喜欢聚集岸边繁育的特点十分熟悉,并将大量违禁网具投放到沿岸浅水区,这给清理行动带来很大困难,当潮水不够或海水退潮时,执法船艇无法抵进浅滩区,且容易发生船艇搁浅淤泥和渔网进入发动机致使执法船艇熄火等安全事故。同时,非法捕捞人员为逃避监管,投放的违禁网具不再设置明显浮标,或通过投放假浮标以误导执法人员,增加了执法清理难度。面对困难,海监渔政执法人员斗智斗勇,在潮水尚未完全退去时,利用自制铁棍或锚等工具对无标识的非法网具进行搜寻,并在执法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成功清理大量无浮标的违禁网具。
查处“三无”竹筏过程十分艰难,充满挑战。此类竹筏一般藏匿在红树林内,为逃避查处,有些竹筏被非法捕捞人员抬进红树林岸边,有些则直接放置在又深又臭的淤泥当中。尽管如此,执法人员并不畏惧,而是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海监渔政精神,穿上水鞋、水衣,跳入脏、臭、深的淤泥当中,奋力将竹筏推出至海面予以拖扣,精疲力尽之时,执法人员轮番上阵,相互协作,坚决查处此类非法捕捞工具。
4月4日至6日,“清明节”期间网具清理行动继续进行。仅4月4日,海监渔政支队20名执法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在深湾五路附近海域,执法人员利用海水退潮期从深圳湾公园岸边徒步下海,清理裸露在滩涂上的违禁网具4000余米。同时,节假日期间深圳湾公园游客众多,海监渔政人员趁此机会积极向市民游客讲解禁渔区知识及清理网具对维护渔业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大禁渔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