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6日,市食药安办“一把手谈食安”宣传活动来到光明,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胜参加了访谈,光明区食药安办、市市场监管局食药综合协调处主要负责同志陪同。
访谈中,光明区刘胜区长围绕光明区食品安全话题谈到:“光明三宝为深圳人所熟知,除了美味的乳鸽、玉米、牛奶之外,还有公明腊肠、楼村烧猪饱受赞誉,美食文化、历史记忆保存完好。”随着光明区大建设、大发展的脚步,光明区各方面环境都得到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集聚光明,市民数量的增多让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刘胜区长指出,总体上看,光明区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食品安全状况绩效考核连续三年满分,并列全市第一。由于微小餐饮占比大、集体食堂保障人多面广、监管对象类型复杂等特点,在食品安全管理上仍然面临着较大压力。
刘胜区长介绍,在政策上,光明区率先印发《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以党内规范性文件明确区、街道两级党委食品安全领导责任和行政责任。在制度上,光明区在财政、人事等方面给予食品安全工作极大支持,光明区率先完成全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建立了以网格员、巡查员、快检员、志愿者为主体的基层食品安全督导体系。光明区委、区政府定期组织召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在社会宣传方面,光明区首创食品安全志愿宣传岗,成立食品药品志愿服务队;利用“一街一车一室”打造宣传阵地。在社会监督方面,光明区举办各类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和培训活动共30场,着力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落实举报奖励制度。
刘胜区长表示,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光明区将不断完善、打造科学合理监管机制,夯实食品安全基础,牢牢把控食品安全各个环节,依托华侨城光明小镇项目,完善基本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发展观光农业、现代休闲农业,不断发展光明特色食品产业。对照标杆市场的建设要求,分批分类开展升级改造工作,在2020年底前完成全部23家市场的改造任务,让人民群众的“菜篮子”更加充实、更加安全。此外,光明区将以智慧监管为核心,加快食品安全巡查、执法、监测三网建设,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能力,全方位筑牢食品安全网,源头把控食品安全事故风险。
“一把手谈食安”访谈专栏由市食药安办联合《深圳特区报》推出。从2019年10月10日起,深圳特区报陆续推出市市场监管局和深圳市11个区(新区)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访谈文章,向市民介绍各区抓好食品安全工作举措。本访谈已在深圳特区报2019年10月22日第A08版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