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深圳“互联网+政务服务” > 媒体报道

深圳特区报:打通政务大数据流转“微循环”

信息来源:福田区 信息提供日期:2017-12-14 17:13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政务服务“通办通取”,让市民办事方便了很多。

  家住福田区黄木岗社区的居民赵先生在给妻子办理二孩相关手续时,在就近的华富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就能轻松搞定,而不用跑到更远的户籍所在地办理。

  日前,在华富街道政务服务大厅6号厅综合窗口,笔者看到,工作人员录入赵先生相关信息后,立即与赵先生户籍所在地香蜜湖街道办取得联系,审核资料,很快打印计生证明,随后,二孩孕检证明也快速现场办理。

  “真的方便了很多,要为福田的人性化政务服务点赞!”不到半个小时就顺利开好两份证明的赵先生,乐呵呵地说。

  福田区行政审批服务“通办通取”创新模式,通过打通政务大数据流转“微循环”,使福田群众的办事体验更好、办事效率更高。

  “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据福田区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去年8月1日起,福田30项街道业务尝试推行“通办通取”业务,办事群众办理街道业务可不受属地限制,就近选择街道综合窗口办理,材料通过电子扫描直接流转至属地街道审批,实现由“定点办”向“选择办”、由“一对一”向“多对一”转变。该项改革大大提升了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感,赢得群众纷纷点赞。截至笔者发稿前,全区通办业务共受理近两千件。

  A

  30项政务服务 件件关乎民生

  “通办通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政务服务事项的“属地管理”原则和“就近办事”服务相结合,实现政务服务“多点受理,受办分离,窗口接件,科室审批”的政务服务新模式。通俗地讲,就是辖区居民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在辖区范围内就近自主地选择街道窗口办理政务服务业务及获取审批结果,确保居民就近、快速办理民生事项。

  被纳入“通办通取”业务范畴的30项政务服务包括:疾病救助、敬老优待证、计划生育服务证、再生一胎子女审批、办理少儿医保计划生育证明等民生事项。

  以深圳质量和深圳标准为指引,福田区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的工作部署,坚持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基层样本。

  福田区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以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为宗旨,以居民办事过程中的时间和地域限制为突破口,创新性推出行政审批服务“通办通取”改革,将此项改革纳入去年度重点工作,大胆尝试和探索大数据时代下新的政务服务运作模式,通过再造服务流程,让政务信息从内部流转到后台共享。

  具体而言,该项改革有4大创新点,一是“一标准”:各街道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采用同一标准对外无差异服务,即事项目录统一、办理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

  二是“一窗口”:打破部门限制,将原来以部门为主体设置的对外服务窗口统一调整为以政务服务大厅为主体的综合窗口;

  三是“一层级”:打破层级限制,建立不分层级的街道政务服务体系,群众办事不再在街道、工作站两级之间逐级跑,只需到任一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即可直接办理;

  四是“一区化”:打破区域限制,建立一区化的政务服务体系,创新性实现“通办通取”,形成“属地管理”和“就近办事”服务相结合。

  B

  打破地域壁垒 群众办事体验更好效率更高

  通过改革梳理并优化整合区、街道、社区公共服务内容和项目,福田区在街道选择若干业务量大、涉及民生的政务服务事项,明确街道政务服务办公室具有跨区域办理政务服务的职责,并定制全区“通办通取”流程。

  “通办通取”包括网上申报、现场办理、叫号评价和材料邮寄4个方面的流程。具体为:街道大厅依托福田区网上办事大厅申报系统,群众可在网上办事大厅选择任意街道进行申报;福田辖区居民可根据需要就近自主地选择街道大厅办理政务服务业务及获取审批结果;街道大厅应依托统一的叫号评价系统取号、评价,遵循三种通办模式叫号要求办理业务;中国邮政在一个工作日以内,将纸质材料从收文街道送达属地街道,群众可根据需要选择办事结果邮寄服务。

  这样的办事流程,对于办事群众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是办事体验更好,效率更高。

  通过政务大数据共享流转,打通了各街道地域壁垒,群众办事时不必再限制于户籍所在地条件,可就近任意选择各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由此形成了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公共行政服务链条,实现将“属地管理”原则和“就近办事”服务相结合,实现由“定点办”向“选择办”、由“一对一”向“多对一”转变。

  同时,“通办通取”改革也缩短了业务审批时限和群众来往大厅次数。材料经电子化扫描,通过受理系统在1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流转,可即时传送至后台审批人员进行实时审批,审批时间缩短近30%。群众办事可选择邮寄的方式取得办事结果,不必再往返大厅领取办事结果,减少往返大厅次数1次。

  C

  瞄准群众窗口办事难点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针对近年社会上出现的“奇葩证明”和企业办事链条长、效率低等顽症,福田区政务服务以“一体化”、“专业化”、“共享化”破解困局,政务大数据打通流转“微循环”。

  福田区针对办事群众提出的办事复印材料多、复印要求多等问题,推行政务服务事项无纸化审批。办事群众在福田区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办理计生、民政等39项业务时,只需按材料清单准备原件,即可按程序办理,无须再向窗口提交纸质复印材料,全程实行无纸化审批。

  无纸化审批通过行政数据信息互认互转,避免了大量自我证明和循环证明。窗口人员按照全区通办要求,扫描录入相关信息,将业务材料提交后台审核,从源头上化解了群众办事的“证明门槛”和“证明阻隔”,倒逼职能部门加快职能转变,从管制思维转向便民思维。据统计,系统中录有的材料经群众确认后,可直接复用,纸质材料减少了近50%以上。

  这一无纸化改革后,福田预计一年可节约复印打印碳粉等耗材达12万元,节约120万张纸,节约经费70万元。同时,综合服务窗口办证时间也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到3—4分钟。

  “该项改革大大提升了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感,赢得群众纷纷点赞。”福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改革瞄准群众窗口办事的难点、堵点、盲点,根据全区政务服务评价系统显示,辖区群众对此项改革的满意率达到99%。

  此外,该区牢牢抓住“政务大厅”建设,完成行政审批服务“两集中、两到位”改革,首创“零材料、零时限、零距离、零收费”的“四零清单”,打造“互联网+智慧政务”服务体系。

  福田区在省、市《网上办事大厅工作方案》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自增担子,超额完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全区已完成区级政务服务大厅、1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和95个社区政务服务工作站的实体建设。实体政务大厅全面建成,区街社区无缝对接。

  目前,该区行政审批事项100%可全流程网上办理,在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了5个网上自助申报窗口,安排工作人员协助群众开展网上申报,群众提交的材料通过扫描上传、归档保存,下次办事就可直接使用数据库中已有的证照,无须再重复录入,大大方便了群众。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