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学校--深圳政府在线_深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南湾学校

您现在的位置 公共企事业单位 > 学校 > 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学校

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学校

详细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南湾街道下李南路42号

  • 所在区: 龙岗区
  • 邮编:518114
  • 学校性质:公办
  • 学校类别: 初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 餐食情况:暂无提供餐食
  • 招生方式: 统一招生
  • 上级主管部门: 龙岗区教育局
  • 监督电话: 0755-89891887
  • 联系电话: 0755-89891887
官方微信
学校介绍 校长介绍交通情况

  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学校创办于2009年9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龙岗区南湾街道康乐社区,毗邻石芽岭公园。学校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600平方米,经过几年来的升级改造,如今的南湾学校,教学设备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办学品质高雅。

  学校坚持文化立校、文化兴校、文化强校办学思想,构建了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和乐”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学校以“内和外乐、追求卓越”为办学目标,以“自信包容、求真创新”为育人目标,以“相融相携、同行同乐”为学校精神,秉持“适合教育、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用文化引领学校高品质发展。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14人,其中专任教师181人;市级名校长工作室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个,区级名师工作室2个。在“和谐共进、乐在其中”的校风和“和风细雨、因势利导”的教风引领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成为学校高品质发展中流砥柱。

  学校目前有9个年级,58个教学班(原建制36个班),在校学生为2884人。在“和乐”文化引领下,“阳光自信、乐学雅行”的学风氤氲下,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升,中考成绩和小学学科抽考成绩均位居全区前列。

  办学十多年来,良好的校风,严谨的教风,浓厚的学风,培育出一代代勤奋好学、文明有礼的南湾学子。今天,内和外乐,追求卓越的南湾学校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东风,正走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道路上。

  王书斌,中学化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现任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学校党总支书记(2013年龙岗区面向全国公选的名校长、龙岗区石芽岭学校首任校长),龙岗区优秀校长,深圳市名校长,深圳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2021年1月轮岗为南湾学校校长,他坚持以“文化立校”为己任,为“和乐”文化寻根溯源,提升文化内涵,助力“双减”政策落地,为学校可持续发展赋能;积极开展文化帮扶,文化辐射,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由他主持的省级课题《“石芽”文化应用研究》顺利结题,其本人先后在《教育家》《素质教育》《新课程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他带领市级工作室团队在龙岗区两届课程博览会上大放异彩,呈现了共28节优质课,成为龙岗课博会上一张靓丽名片。

  吴纯欢,本科学历,副高级教师。毕业后,先后任教于沙湾中学、布吉高级中学,2014年9月任南湾学校副校长,2023年6月任南湾学校校长。从教以来,吴校长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理想,因材施教,扬长发展,为龙岗的教育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工作以来,先后荣获深圳市优秀声乐辅导老师、龙岗区优秀教师、龙岗区优秀共产党员、龙岗区先进教育工作者、龙岗区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公交站(尚峰花园站): M150路 M192路 M224路 M273路 M300路 M311路 M324路 M329路 M363路 M402路 M491路 M508路 M547路 M565路 M585路 M589路 322路 977路

收费情况
01书杂费02学杂费03住宿费

项目名称:书杂费

收费标准:  不收费

收费依据: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深府【2016】91号),对我市义务教育(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项目名称:学杂费

收费标准:  不收费

收费依据: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深府【2016】91号),对我市义务教育(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项目名称:住宿费

收费标准:  不收费

收费依据:  目前,我市公办义务教育按就近入学原则,无住宿生。

资助奖励(国家)

  家庭经济困难,并且能提供镇(街道办、乡)级及以上政府部门制发的证件或出具的证明材料。以下情形可优先受理资助:①烈士、因公殉职人员、其他优抚家庭等子女以及孤儿、残疾学生;②享受低收入居民社会救助政策家庭;③原基建工程兵经济困难家庭、困难归侨、驻守海岛及边防的军工或者从事地质勘探等长期野外工作者经济困难家庭;④单亲家庭、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者;⑤父母双方或一方有残疾,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⑥学生家庭或本人遭遇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灾害、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学生本人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⑦来自对口帮扶地区或国家省重点贫困县(市)、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少数民族等经济困难家庭子女。

X
触碰右侧展开
i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