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深圳 > 深圳非遗 > 非遗代表性项目 > 国家级非遗

大船坑舞麒麟

信息来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信息提供日期:2020-08-14 16:52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大船坑村舞麒麟约起源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大船坑舞麒麟

  大船坑的“舞麒麟”一般长三至四米,最长的可达六米。麒麟头部用木头、竹片等扎成,眼睛可以转动,口部可以翕合,其身用绸布镶着闪闪发光的粼片。新制作好的麒麟首先要“开光见青”——即凌晨时分在预先选择好的古树下烧香,供神位,麒麟队中年长者将麒麟头上的红布揭去,敲锣鼓并鸣放鞭炮,使麒麟“出生”时便见到了青青的树叶,这是吉祥的象征。

大船坑舞麒麟

  大船坑的“舞麒麟”作为大船坑客家人几百年来的民间传统喜庆、祭奠等活动,具有典型的民族性、民俗性和民间传承性,是我国民间民俗文化非常宝贵的财富。

相关稿件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