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市66所普通高中自主招生举行,今年普高自主招生继续按自主招生一类、自主招生二类设置,重点考查学生的拔尖创新潜质或学科(含体育、艺术)专长。已被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统一划线录取,不得转录其他学校。
经我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和研究决定,同意我市66所普通高中开展自主招生。其中,自主招生一类计划主要招收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或认同并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发展要求(含理工、人文社科等)的学生,自主招生二类计划主要招收具有体育、艺术专长的高水平运动队、艺术团或符合体育、艺术术科发展方向的学生。
与去年相比,今年我市自主招生学校再度增加,其中,自主招生一类计划学校数量为45所,比去年增加7所(含公、民办普高);自主招生二类计划学校为52所,较去年增加3所(含公、民办普高)。各学校按不低于自主招生计划3倍且不超过5倍的人数筛选入围考生。如果报名人数低于招生学校计划招生人数的3倍,则同比例缩减招生数量。
据记者了解,自主招生以面试和综合能力(含体育、艺术专项)考核为主,不得组织笔试,其中,自招一类将综合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翠园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自主招生一类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潜质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或在科技发明、研究实践、创新与设计等方面具有的突出才能。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自主招生考核命题负责人康老师介绍,今年自主招生重在选拔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综合素质突出的应届初三毕业生。在考核中,考官会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扎实程度,以及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重点选拔一批在学科竞赛、科技竞赛、文学创作等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
根据我市今年中考中招工作整体安排,今年我市普高自主招生将与深圳艺术学校、深圳体育运动学校在自主招生批次录取。组织开展自主招生的学校根据考生中考成绩和学校综合能力(或体育、艺术专项)考核成绩统一折算为百分制后,按照相应权重比例(中考成绩占60%,综合能力考核占40%)合成总分,由高到低依次录取,考生中考成绩不得低于学校公布的中考成绩控制线,如总分相同的,先按学校综合能力(或体育、艺术专项)考核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后按中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专家建议中考考生做好学业过渡、心态调试及自主能力培养
伴随着昨日全市66所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考试结束,中考考生进入了一个没有“作业”的暑假。专家表示,面对即将开启的高中生活,如何做好暑期规划不仅必要还很重要。
学业:把握差异做好初高中衔接
“希望大家的暑期,既有琅琅书声、嘹亮歌声,也有学习热情、家庭温情,期待你在高中校园绽放青春、实现梦想!”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集团)校长孙伟琼表示,这个暑假是莘莘学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开启三年高中生涯的一个黄金时段,提前了解高中学业,有利于学生以饱满状态走进高中。
“中考生需要明确初高中学习的差异:知识容量不同、学科难度不同、学习方法不同。为此,建议在暑期调整学习策略,通过与高年级学长、老师、家长交流的方式,学习转变角色,变被动为主动,找到适合自己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孙伟琼介绍,首先,从初中到高中知识跨度非常大,以英语学科为例,要求掌握的词汇量骤升到3500个,会产生“陡坡效应”。其次,初中对一些内容只要求初步了解、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入理解,进行定量研究。知识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结构化的知识最终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习难度提升。最后,高中阶段对独立阅读、深度思考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且在日常学习中,需要学生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钻研,避免死记硬背。
心态:积极调试拥抱更好的自己
“对中考生而言,当下最重要的是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中考成绩。”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部部长、玉龙学校副校长向浩建议中考生尝试“躺平”——“中考已经结束,在这个时代,人生有许多可选择的机会,要学会以长远眼光看待中考成绩。初中、高中、本科、硕士、博士、就业、创业……人的一生总会有高峰和低谷,把生命拉长,中考只是人生中很微小的一部分,若干年后回忆起来,可能中考成绩根本不记得。”
而面对接下来的高中,孙伟琼则提出,不少同学在高一容易出现对高中学业“不适应”的感觉,甚至会茫然和失落,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中考生可以利用这个假期积极做好心理调节,增强适应能力,以备在高中开始后尽量缩短这一过渡期。他建议,第一要调整自我认识,经过初三的紧张学习,升入高中后易产生“喘口气、歇歇脚”的松懈情绪,需要认识到,高中是全新开始,每个人都需要在新征程中拥抱更好的自己。第二要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通过自主阅读或者与朋友结伴的形式,学习建设友谊,温暖的问候、真诚的赞赏和及时的关心能帮助每个人快速与新老师、新朋友建立情谊,一起奋斗开启更多美好故事。
实践:“五个自主”为未来发展奠基
“这是一个难得的假期,也必定将是一个难忘的假期!”家住南山的王同学告诉记者,她假期里想去西安和洛阳,在走进高中之前,到两座古都去触摸华夏民族沧桑的记忆、到课本里的故事发生地走一走。她的好友李同学则表示,“担心高中三年学业太忙可能难得有空,计划回一趟老家;购买了几本书,回去正好能抽空读完;余下时间应该大部分会用来预习高中课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暑假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浩建议,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社会实践,需要做到“五个自主”:自主锻炼、自主研学、自主规划、自主学习、自主阅读。“锻炼是为了保持健康体魄,为学业提供身体保障;自主研学是希望学生将暑期旅行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独立完成设计路线、确定旅行主题等任务,在大阅读中构建世界观;自主规划是希望他们想一想,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早定目标,有些孩子立志比较早,成长规划秩序井然,往往能为日后学习带来帮助。另外,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根据一些高中学业优秀学生的反馈,他们大多选择了在中考后的暑假提前翻阅了高一教材,进行了自主学习。而自主阅读则是希望初三毕业生能在假期里,不带功利性地看一些文学作品、纪录片,获得心灵宁静,对人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