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提倡广大市民“五一”留深过节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2-04-27 12:22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深圳提倡市民“五一”留深过节,尽享鹏城之美。图为市民近日在梧桐山景区游玩。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市民能正常出游吗?昨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知,根据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为切实做好“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保障市民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假期,深圳提倡广大市民留深过节,节假日期间提倡市民不跨市出行,非必要不跨省出行。

  党政机关带头减少流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在深过节,全体工作人员非必要不离深,严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确需离深的,必须提前请示本单位批准。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近14天内有新冠肺炎病例报告的县,以及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

  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省(区、市)、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团队旅游、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全市各类学校所有师生员工“五一”假期原则上不离开深圳,确需离深的要经过学校批准。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返深的,按我市“五大圈层”政策落实防控措施;从非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返深的,在返深后居家健康监测3天、核酸检测3天3检。所有师生员工返校需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24小时内的核酸检测记录)。

  在继续做好社会面防控方面,通知要求,市外来(抵)深人员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抵深前24小时内通过“深i您”进行申报,抵深后主动向所在社区、单位、酒店报备,并主动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此外,我市继续加强入深货车司机健康管理、加强社区小区管理、加强聚集性活动疫情防控、加强旅业管理、加强景区管理、加强餐饮管理、加强密闭文体娱乐场所管理等。

  为强化哨点监测和群防群控,我市加强多渠道监测预警,强化发热门诊(诊室)、药店等监测预警,面向公众的农贸(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建筑工地、医疗机构等“暴露型”服务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以及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场所从业人员,实行“2天1检”。

  通知相关措施在4月30日至5月4日期间施行。

转存图片

交通:一路守护出行安全

  “五一”假期将至,加强返深入深交通防疫管理,把好出入关口,是全市防疫工作重要一环。记者昨日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五一”期间深圳市出行防疫政策已出台,明确了“五一”假期进出深圳的最新要求。

  根据最新政策,市民离开深圳,进出各类交通场站、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须凭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深圳,高风险地区来(返)深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中风险地区来(返)深人员,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及参照管理县(市、区)来(返)深人员,实施14天居家隔离。有社区暴发疫情的地市来(返)深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有明显社区传播的地市(或县、区、旗)来(返)深人员,实施14天居家健康监测。国内疫情零星散发时,有本土病例的地市来(返)深人员,实施“四个一”健康管理和14天自我健康监测。香港来(返)深入境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澳门来(返)深入境人员,需持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境外来(返)深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7天严格居家健康监测。

  “此外,如果出现国内多地多点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时,所有来(返)深人员,都必须实行3天2检,3天2检至少间隔24小时,前3天原则上‘两点(居住点和工作点)一线’,不能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市交通运输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

  据了解,在“五一”期间,民航方面,所有进站旅客落实三个100%(100%测温、100%健康码亮绿码通行、100%佩戴口罩)、扫场所码并亮码,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有阳性病例报告的地区来深航班旅客,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登机,同时接受落地核酸检测;铁路方面,所有进站旅客落实三个100%,扫场所码并亮码;公路方面,所有进站旅客落实三个100%,扫场所码并亮码,暂停深圳往来中高风险地区道路客运服务;水路方面,所有进站旅客落实三个100%,扫场所码并亮码。

  交通部门表示,将全力做好“五一”期间深圳交通出行防疫管理。同时也提醒出行市民,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深圳出行的相关规定将实时进行调整,市民需随时关注市疫情防控部门最新通告,同时也留意目的地的最新防疫政策,提前做好出行规划。

旅游:你做好核酸 我们等你来

  4月26日,记者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五一”期间,我市各星级酒店、民宿将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对住宿客人严格扫场所码登记,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仔细询问旅居史。

  “我们将严格落实进门登记。”某星级酒店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进门登记关是酒店把好防疫关的基础。酒店将严格落实进门前扫码登记、测体温等要求,在前台等宾客聚集区域设置并执行好 “一米线”,引导宾客规范佩戴口罩,同时逐一落实好入住客人的防疫查验。

  她表示,酒店入住后,为保障客人全程安心入住,酒店将全面加强消杀工作;合理安排对公共区域的消毒频次,加强对床单、毛巾、茶杯等客用品和宾客使用频次高的设施设备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在客房及公共区域提供足量的免洗消毒液。

  另外,酒店还将落实就餐防控要求。严格餐具消毒,提倡非接触式点餐结账,推荐使用公勺公筷,提醒就餐时保持距离,非就餐时佩戴口罩。

  深圳市旅游协会也表示,将督促酒店管理人员落实人员聚集活动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各区、各街道对会议、活动、宴会等人员聚集活动的要求,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响应水平,妥善处置异常情况。

餐饮:我们用心 你吃得放心

  为做好全市“五一”假期食品安全工作,切实落实好省市疫情防控工作具体要求,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保障广大市民外出消费时用餐安全,市市场监管局4月26日向广大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市民发出如下指引: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各类餐饮服务单位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正常运营;出入口要严格落实测温、戴口罩、扫场所码,并查验行程卡,行程卡带星号或红黄码人员不得进入。

  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餐饮单位要准确、规范地注册“冷库通”账号并真实地上报进口冷链食品出入库信息;加快推进储存进口冻品食品冷库的视频监控建设。

  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假日期间从业人员核酸检测“2天1检”。

  以进口冷链食品、应节食品、畜禽肉类、蛋类、水产品,时令果蔬等为重点品种,各餐饮单位自主开展重点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主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将风险隐患化解于萌芽状态。

  大型聚餐的举办者、承办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假期尽量减少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原则上封闭场所的聚集性活动人数不超过50人。大型聚餐等群体性活动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

  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要遵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提倡无现金支付、提倡预约制减少人员聚集。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小份餐及分餐制,自觉抵制餐饮浪费。倡导健康饮食,积极营造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禁食野生动物氛围,革除滥食野生动物和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的陋习。

市民:在深圳体验城市的美

  “‘五一’本来计划去外地游玩,但看到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刚刚发布的通知,决定还是积极响应号召留深过节。”家住福田区梅林街道梅林四村的温昱表示,愿意以实际行动响应留深过节的号召,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贡献一份力量。

  家住福田区香蜜湖街道枫丹雅苑的李正浩注意到,《关于做好2022年“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提到,要加强社区小区管理。“在我看来,社区保持围合管理,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进出须凭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对于我们居民来说是件好事,能有效杜绝病毒传播,保障城市安全。”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虽然按规定不能外出旅游,但假期一点也不怕无聊。我了解到,‘五一’假期,福田区文体中心安排了24场文艺活动,福田还发放了3000万元消费券,在深圳就地吃喝玩乐成为我度假的最佳方式。”家住福田区莲花街道怡枫园的李金旋表示。

  “疫情防控不只是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的责任,也需要我们每个市民的自觉配合。只有大家齐心协力,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才能阻断疫情传播途径,有效阻止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扩散。”家住南山区南光路荔秀华庭的马晓敏告诉记者,她的两个孩子目前都在读小学,她将响应号召,留深过节,也不聚集不扎堆,做好疫情防控各类防范措施。“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力量,大家一起努力,守护深圳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齐心协力守护美好家园,早日取得疫情防控全面胜利。”

  “平时工作太忙没太多时间陪伴家人,正好大梅沙愿望塔在‘五一’假期正式开放了,我准备带儿子去体验体验,家人们也能在海边放松一下。”“五一”假期将近,在盐田区梅沙街道工作的黄志宏对假期也有了自己的规划,“毕竟在家门口就能看海,方便又舒适,细心体会一下深圳的美。疫情防控期间减少流动也是对自身的保护。”

  提到最新发布的假期疫情防控通知,家住海山街道暗径新村的刘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本来我们一家也不打算离深,深圳好不容易度过了防疫的艰难时期,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减少聚集、做好日常防护非常重要。”

“暴露型”服务行业人员:您度假,我们做好保障

  “五一”假期临近,建筑工地、医疗机构、城市公共交通等“暴露型”服务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一如往常一样忙碌,保障城市的有序运行。

  发热门诊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发热门诊,穿着“大白”的医护人员忙前忙后,来这里就诊的大多是有发热、腹泻、咽痛、咳嗽等新冠“十大症状”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排查发热患者,严守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作为一名感染科的医生,这个‘五一’假期,我依然选择坚守岗位,用责任与担当诠释医生的初心与使命,筑牢守护群众健康的防线,保障市民安心过节。” 该院感染科负责人庄鹏医生表示,早发现是能否有效成功控制新冠疫情的关键,与新冠病毒赛跑,分秒必争,作为监测哨点,发热门诊24小时不停诊。

  “在高风险岗位上,我们丝毫不敢松懈,严格按照院感要求,穿脱防护服、做核酸检测等。”庄鹏医生说,“五一”期间,发热门诊也将落实扫场所码、核酸检测等管理要求,让患者尽快得到有效诊疗。

  为满足市民假期期间出行,公交地铁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在一线岗位上。深圳地铁车公庙站值班站长叶涵玉告诉记者,他们既要落实生产安全,也要落实防疫安全。地铁车站和列车是公共场所,客流较大、人员密集,地铁车站每一名工作人员执行“2天1检”,严格落实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岗。深圳地铁还为员工提供了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物资,建立员工身体状况报送机制,并要求员工上岗前做到全员测温,佩戴口罩上岗,做好自我防护。

  4月30日至5月4日期间,我市对面向公众的农贸(集贸)市场、城市公共交通、快递外卖等“暴露型”服务行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以及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场所从业人员,假日期间核酸检测“2天1检”。

各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人员:一手忙生产 一手抓防疫

  “五一”假期临近,龙岗区南湾街道1983创意小镇的物业经理李惠平依然忙碌。4月26日一大早,他一边组织管理处一部分员工按照“2天1检”的要求统一进行核酸检测,一边则调动人力在园区卡点对进出人员扫码测温。

  “我们园区大部分是创业型企业,有1200家公司,2600多从业人员。由于小企业多,难以集中管理,所以物业的协调工作很重要。”李惠平说,当天早上学习了市里关于做好2022年“五一”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工作要求和现在正在执行的区别不大,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思想上不放松、工作上落实好。”李惠平说,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需要进一步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连日来,我们都在积极组织园区内的企业员工接种加强针。目前,整个园区的接种率已经达到90%。”

  与1983创意小镇一样,我市各区的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严格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生产防疫两手抓。

  位于龙岗区平湖街道的深圳市英捷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邢云庆表示,作为跨境物流企业,一直严格落实健康码、行程卡、场所码、测温登记、核酸检测及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我市对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场所从业人员,假日期间继续实行核酸‘2天1检’很有必要,时刻提醒我们进一步压实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筑牢物流园区疫情防控安全线。”他表示,节日假期,该公司将加大对车辆、堆放货物等的消毒力度,对涉疫运输车辆严格落实作业、消杀等防疫要求,切实防止病毒通过货物渠道传播,全力守好防控输入“第一关”。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大家的坚持与配合。”龙华区宝能科技园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洁表示,“园区与街道、社区时刻保持紧密联系,还在设立固定核酸检测点,2万余名在园员工出门即可享受检测便利。园区在入园企业和住户中招募了不少防疫志愿者,大家都表示参与防疫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更能够换位思考,对一线人员更加理解。”记者了解到,宝能科技园节前对园区企业进行入户安全检查,并制定“五一”假期期间专项应急预案,真正做到抓防疫不松紧、抓安全不掉线,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在宝安区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工程(二期)项目现场,承建方中建六局华南公司深圳分公司项目经理陶育连向记者表示,“五一”期间,工地将严格实行围合管理,只保留一个行人出入口,并严格落实卡口、“场所码”“电子哨兵”等管理要求。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每天一检”的要求参加核酸检测,工地实行“两点一线”闭环管理,工地人员“非必要不外出”。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