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组织进行了校园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活动。图为演练返校师生如何进行健康监测。
我市高一高二学生今日返校。连日来,全市各学校为进一步做好学生返校工作,按照深圳市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流程,扎实开展学生返校演练和校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演练分多个场景进行,覆盖了学生入校、课堂上课、饭堂就餐、课间操等方方面面,确保防疫工作全流程落实到底、明确到人,以提高学校的应急处置能力,守好校园防线。
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守好校门第一关
学校大门是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重要防线。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办公室副主任房雪容表示,针对在入校检查时学生体温异常、在校内发现发热病例、学校出现密接个案等各类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学校均制定了详细的应急处置措施。为积极应对各类突发状况,强化全体教师应急处置意识,昨天上午,学校组织了校园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活动。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强校园和门岗管理,在闭环管理、亮码进校、物资保障、食品安全、应检尽检等方面落实好各项措施,守好校园防控工作防线和师生健康安全底线。
而在科城实验学校,记者看到,为了确保师生能快速、有序入校,该校设置有3条进校通道,一条为自动测温通道、两条通道有值日老师负责测量体温。应急演练中,学校教职员工在指定区域内排队,间隔一米测温并有序接受粤康码、行程卡查验,随后进行手部消毒。陈建锋介绍,一旦发现学生体温异常,值日老师会立即将学生带到校门口的隔离观察区,并报告校医;校医将第一时间用腋下水银体温计再次检测学生体温,同时展开询问查看,避免学生因返校过于兴奋,或搬运行李、天气过热等造成临时性体温增高。
在承翰学校校门外,测温仪已经就位,校门口设有专门的接送学生缓冲区,学生返校时,在此处校验相关资料、测温,并进行衣物、行李、鞋底和手部消毒,校门一侧的“防疫临时观测点”内物资准备齐全,体温计、防护服、手套、口罩、消毒洗手液、记录台账一应俱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学校举行的应急演练中,已反复演习了一旦发现学生有异常的情形,将会第一时间进行隔离,阻断传播路径,并根据医生诊断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全流程落实到底 新增新冠抗原自测演练
不仅仅要严守入门关,在全市多所学校的应急演练中,记者了解到,演练内容主要包括模拟入校离校、一日三检、教学组织、食堂用餐、宿舍就寝等校园师生日常活动管理,以及测温异常,发热、咳嗽或呕吐,送校医室就诊、体温筛查、转运及跟踪等应急处置,确保防疫工作全流程落实到底。
为积极预防并妥善应对学生一日三检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宝安中学采购了1500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抗原自测实操培训成为新增的演练内容。宝安中学(集团)安全管理部负责人、高中部安全办主任谭万里介绍,此次应急演练进一步健全了疫情防控快速响应机制,全面提升了学校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筑牢了师生生命安全防线,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而在科城实验学校,同样新增了新冠抗原自测演练,如果学生在14天内有可疑接触史,将同步指导学生使用新冠抗原检查,校医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如果学生发热症状等消失,凭医院排除新冠证明及24小时核酸阴性结果可返校。“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学校将会不断完善和改进疫情防控细节,巩固防线,全力以赴,为师生返校保驾护航。”科城实验学校校长张鹏飞在演练后如是强调。
联合属地多部门参与 提升校园应对能力
守护全体师生的健康,还需要各部门形成合力。在深圳第二实验学校,连日来,学校多次举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针对各种不同的突发情况演练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学校还与社区、属地卫健部门、疾控机构开展了视频连线联合演练。
而在坪山高级中学的疫情防控演练中,也邀请了区疾控中心、卫健部门、街道社区专家进行校园疫情防控联合演练,结合专家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处置措施,保证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安全。不少学校的负责人均表示,通过校园疫情防控演练,学校的教职员工更加熟练掌握学校疫情防控的工作流程,也加强学校的防范意识,完善校园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提高了校园面对疫情突发的应对能力,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筑牢全校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安全防线。
市教育局就返校问题权威答疑
当前,深圳疫情总体可控,今日起,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陆续返校。昨日,针对学生、家长心中的疑问和关心的问题,深圳市教育局发布权威解答。记者获悉,此次中小学返校后,不会“封校”,学生正常上学、放学。其中,高一高二年级,学校可组织学生在本周末留校,下一个周末起,各高中学校师生周末可回家。
问:为何确定4月8日起分批返校?有人认为不符合“社会面清零14天方可返校”的标准。
答:我国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快速和精准的“动态清零”,正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
按照国家、广东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各地可根据本地疫情防控实际、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经研判后确定返校时间。近期深圳疫情总体可控、平稳向好,经专家综合研判、反复论证和风险评估,定于4月8日起,分级、分区、分批返校。网传“社会面清零14天方可返校”没有政策依据。
问:学生跨区上学,可能途经涉疫情的区域,会否带来校园疫情传播风险?如何防范?
答:虽然当前我市疫情总体可控,我们仍要提醒跨区上学的学生在上学、返家途中,严格遵守疫情期间个人防护有关要求,尽可能乘坐学校统一安排的大巴车,并做到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距离、勤洗手,家、校两点一线。
我市各校将严格落实师生日常健康监测管理有关要求,严格落实“早检、午(晚)检”,及时排查有发热等症状人员;加大核酸检测频度,返校后第一周每天1检,第二周起2天1检,及时排查疫情输入校园风险;利用大数据平台监测师生、员工健康码,坚决杜绝红黄码等异常情况的师生、员工进入校园。
问:学校组织师生核酸检测,会否出现长时间排队、大规模聚集等情况?
答:定期核酸检测是保障师生健康安全、防范疫情输入校园的关键举措。为避免人多排队时间过长,教育部门已要求各学校以班级或部门为单元,分批分时间点进行核酸检测,做到错峰核酸检测、保持1米间距,努力保障核酸检测有序、高效进行,同时也要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问:中小学生返校后,每天需通过手机扫码进校园吗?
答:中小学生日常上学,无需手机扫码进校园。各学校已建立入校人员“白名单”,日常健康监测无异常的中小学生在校门口经测温正常后,即可进入校园。
问:中小学返校后,是不是像高三年级一样,实行全封闭管理,学生不能出校?
答:不是。目前深圳的疫情形势总体可控、向好,且初中、小学学生不住校,学校不具备全天全员全封闭管理的条件。此次中小学返校后,不会“封校”;学生正常上学、放学。
高一、高二年级4月8日(周五)返校,4月9、10日为周末非教学日,各高中学校可组织学生在这个周末留校,但暂不开展学科教学,可开展防疫知识教育、文体活动或让学生自由休息。下一个周末起,各高中学校师生周末可回家。
问:学生因某种原因暂时不能返校,比如家在封控区、管控区内,怎么上网课?
答:对因各类原因未能如期返校的学生,学校会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让学生参加与其所在班级课堂教学同步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做到“在家如在校”。学生也可通过登陆“深圳教育云资源平台”,学习所有学科、所有章节的课程。学校还将组织班主任、科任老师指导学生居家学习、答疑解惑,全力降低疫情对学生学业的影响。
问:目前仍在外地的师生如何返校?
答:根据之前的通知要求,尚在深圳市以外的师生员工至少提前3天返深;返深后24小时内做1次核酸检测,返回深圳当天向学校报备,学生、教职员工健康监测情况每日报班主任和相关负责人。返深、返校途中应当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抵深后严格执行深圳的健康管理规定。
问:下一步,市内各高校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否会调整?
答:高校人员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前段时间以来,我市高校实行封闭式管理,确保了校园安全。近期大量即将返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压力巨大。请高校师生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学校会根据深圳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及时动态调整防控措施。
第四期疫情防控培训课在线开课
7日晚,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安排,深圳第四期“加大培训力度 压实四方责任”疫情防控工作培训班如期开课,继续按照“1+1+N”的课程体系推进大规模培训。本期有针对性地对集中隔离场所、医院等重要场景的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专业化实用培训,3.3万人参加线上培训。
第四期培训班的集中学习通过“雨课堂”微信小程序开展直播学习,课程内容为“1+1+N”。其中第一个“1”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教学视频,第二个“1”为《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学习 提高疫情防控工作能力》教学视频。“N”项课程包含了集中隔离场所疫情防控、突发疫情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医院疫情防控、流行病学调查、涉疫新闻发布及舆情应对和科技“抗疫”6个主题、5堂“防疫课”。除了直播学习外,课程还设置了随堂测试、交流讨论等环节,以保障学习效果、增强互动性。
据了解,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管行业要管防疫,管防疫要抓培训”的要求,市委组织部牵头制定《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培训方案》,规划开展一系列分场景、分类别、全覆盖、易掌握的疫情防控实用培训,按照全市统一组织、分级分类的原则,依托“雨课堂”等平台进行视频教学,通过5期集中学习,对全市领导干部和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培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筑牢全市疫情防控安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