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在深外企马力全开确保按时交货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2-03-24 12:32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深圳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节奏,各行各业都开足了马力。作为深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企业纷纷迎来生产经营“加速度”,全市外资经济运行稳定。

  “精准防”务实高效

  深圳本轮疫情期间,“7万份肯德基餐点为封控区居民带来惊喜”冲上热搜。福田区政府为上沙、下沙及新洲社区封控区、管控区居民餐食问题紧急联系百胜餐饮(深圳)有限公司,该公司迅速发动全市近300家肯德基门店,开足马力,4小时内圆满完成了任务。

  “看到居民顺利收到这些餐食,并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喜悦之情,公司上下都很欣慰。”百胜餐饮一位员工代表说。

  这是深圳政企合力战疫的一个缩影。而对企业,政府同样以精准的政策给予关爱和帮扶。近期,福田区推出的10条纾困政策,直达企业的痛点难点,收获一致好评。百胜餐饮也是受惠企业之一。“政策实打实帮助餐饮企业共克时艰,涵盖租金减免、员工稳岗就业等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及时雨’。”该员工代表说。

  欧陆科技集团电子电器事业部中国区执行董事陈华告诉记者,深圳各级政府部门此次疫情中表现出的务实、精准、高效、专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该公司总部位于布鲁塞尔,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科学分析和检测检验机构。“集团总部对深圳的疫情防控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也将不断提升防疫及运营能力,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外企全力抢抓机遇

  科技型外资企业在进出口方面一直有旺盛需求,但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难免出现一些掣肘。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在政府帮助下,企业正克服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逐步走上正轨。

  据陈华介绍,深圳本轮疫情对该公司与客户间的样品收发、产品测试、验厂验货等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基本不会对全年发展造成实质性伤害。“我们深圳基地的整体复工率已超过70%,除部分员工仍处封控区外,其余员工均已到岗。”

  专注义齿加工的美资企业康泰健美医疗科技(深圳)因进口物流供应链影响,业务受到冲击。公司副总裁王立智表示,目前公司可以做数字件生产,但实体石膏件的生产暂时未能恢复。“我们将加快复工节奏,逐步恢复进口,全力补上生产进度。”

  记者了解到,在深外资企业纷纷“摩拳擦掌”,生产步伐逐步加快。飞利浦在深圳的两家工厂金科威和伟康都已全面恢复生产,配套的供应链厂商也恢复了运营。该公司提前储备了一批原材料,恢复正常秩序后又在第一时间联系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保证了业务运营的连续性。飞利浦华南区负责人表示,将根据订单情况加快生产进度,确保按时交货,在严格规范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提升自身经营能力。

  随着情况不断好转,欧陆科技集团也持续加强与合作伙伴及海外发证机构的联系,并设法开拓更多合作渠道,确保后续业务增长。“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全面开足马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全力满足客户和合作伙伴的需求。”目前,欧陆正运用其全球服务网络对业务进行分流,并调动资源支持客户和合作伙伴,缩短检验认证的周期。

  35家外企获跨国公司总部企业认定

  钟情于深圳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完备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外商投资不断加码深圳。2021年,深圳全市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6000家,同比增长超30%;实际使用外资超1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0%,达到历史新高。

  推动跨国公司总部落地,是深圳在外资引进上的一大亮点。目前,沃尔玛(中国)、华润万家、凯为医疗投资集团(深圳)、麦克韦尔科技等35家外商投资企业已被认定为深圳跨国公司总部企业。

  为鼓励更多外资总部落户,深圳“真金白银”不手软。在近日市商务局发布的《深圳市跨国公司总部企业奖励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拟对符合条件的跨国公司总部企业给予300万元至600万元的奖励,助推外资增资扩产扩能。

  外资服务措施也不断创新。深圳在全国首创外商投资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外资企业权益保护服务工作站,目前已建成了“市级+区级+园区”的“2+2+10”的服务网络。为进一步提升外资服务水平,近日,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调研了300余家外资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对企业运行、在工在产、人力资源、供应链影响、生产成本等进行分析,并形成了《外商投资企业疫情影响情况的调研分析》及《疫情防控对企业的有关影响》,有助政府部门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转存图片

扫码车辆打卡检验

  深圳重回生产生活正常轨道,百行百业迎来“加速度”。图为3月21日,工作人员对进入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车辆进行扫码打卡检验。

市交通部门3月以来积极协调为货主提供保障

  3月22日,在深圳盐田港码头作业现场,拖车快速有序通过闸口,堆场高效作业,数以万计的集装箱正在紧张有序地装载上船发往全球各地。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视频监控、无人机电子巡航等手段加快了船舶进出港审批手续,为进出港货轮提供便利。作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枢纽港,深圳港国际班轮航线通达100多个国家地区、300多个港口。疫情冲击之下,深圳港为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港口是水陆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以及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和物流通道的枢纽,国际贸易货运量90%以上经海运完成。为切实做好港口疫情防控、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督促港口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尽最大可能缓解运力紧缺对深圳外贸的影响。

  为缓解目前海运“一舱难求”、“一箱难求”的情况,深圳交通部门积极协调班轮企业保障外贸舱位,要求集装箱班轮企业为深圳港预留舱位、增开外贸加班船等,尽可能为货主提供出货保障。深圳各港区为保障港口正常有序高效作业,进一步充实港口作业人员队伍,严格落实港口疫情防控措施,作业人员实行“两点一线”管理,每日上报作业情况和作业人员核酸检测情况,确保人员安全、港区作业正常有序。同时,深圳交通部门还积极协调省内其他地市交通部门,将集装箱拖车企业列入城市基本运行保障行业,给予开放通行。

  “由于疫情原因,欧美国家的港口、物流效率严重下降,航运要素周转期大幅加长,导致海运运力紧缺,造成了国际海运市场供需严重失衡。我们密切关注全球海运市场的最新动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尽最大可能缓解运力紧缺对深圳外贸的影响。”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3月份,深圳港平均每日靠泊船舶132艘,集装箱吞吐量平均每日6.4万标箱,出入港拖车平均每日2万余辆,港口整体运行平稳有序。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