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文博会闭幕:触摸时代温度 激活文化动能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1-09-28 12:13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为期5天的第十七届文博会在昨日已落下帷幕。首次移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主会场吸引了2468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此外有868家机构和企业线上参展,近4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再次彰显“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魅力。

  与时代同行,与城市共舞,今年文博会首次以线上线下双轨并进、同步举办的模式,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特点更加凸显。不断创新发展,不断成长蝶变,让文博会辐射力、影响力不断提升,绽放出愈发迷人的光彩。

  重启线下展览,文化盛会再现火热现场

  十七年来,这是第一届需要戴上口罩逛的文博会。不少忠实的“粉丝”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依然热情地奔赴文博会。5天里,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与人次205.04万。

  这正是“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热度。开展的第一天天气炎热,守在国际会展中心门口的志愿者李爱香统计过,一上午他们U站就服务了1000多名参展者,给大家提供了三四百杯饮用水。

  “文化是有温度的,是需要触摸的。文博会重启线下展馆,既能直观展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成就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也为行业各界人士提供了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空间,非常有必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强说。

  在本届展会上,各主办部委和各省区市政府组团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主题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展览展示活动。“文化齐鲁 创意山东”“出彩河南·豫来豫好”“起航十四五 奋进新天府”“辉煌70年·锦绣新西藏”……各地重点项目及特色展品布置在靠近主通道外围区域,形成一道“中国文化精品走廊”,介绍各地文化体制改革最新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优质文化项目和拳头产品,展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最新成果。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主题大展”中,百幅近现代大师的经典画作艺术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荣历史;来自吉林省的一批精心打造的献礼出版物首次集中亮相,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筚路蓝缕、砥砺奋进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上海展团在数字文化矩阵中着重展示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保护方面的重大成果,如建设修缮改造中共一大纪念馆等“一馆五址”、建设线上红色文化资源平台“红途”;湖南展馆展示了“湖南红色旅游地图”,播放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的影视作品……文博会上,各展团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打造主题鲜明的“红色”展区。

  在江苏展区的“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馆”,绿柳拂岸,粼粼碧波,观众们“一镜到底”穿梭在大运河上,这一项目通过裸眼3D的形式,以5G+VR 720°全景视角和千亿级像素的超高清视觉等高科技互动技术,穿越17座运河城市,让沉浸在其中的观众流连忘返。文博会上,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得以凸显,不少数字文化企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重点展示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共性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和创新,并突出展示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数字文化与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在线经济结合的经典产品和案例。

  在线下主会场开展的同时,“云上文博会”也在同步开展,展会后也将继续开放。其云上展厅均提供VR全景视频,即利用全景拍摄技术,再现文博会线下12万平方米的展会现场,连同线上的“一带一路”·国际馆和互联网馆,为参观者呈现身临其境720°3D沉浸式视觉效果与观展体验,实现比线下逛展获取更多的信息交互。

  新展馆新气象,湾区元素闪耀会场

  “今天第一次来到新的国际会展中心,场馆非常漂亮,设计感很强,今年的场地也开阔了许多,逛展的体验更好了。”参观展览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

  本届文博会首次选择在位于宝安的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从原先的10.5万平方米扩展为12万平方米,拓展近15%。通过此次展会,文博会还构建线上线下的现代化服务体系、运营体系、管理体系,推进展会规模、办展模式、品牌质量全面升级。

  这也是前海“扩区”后迎来的首个重大展会,“横琴方案”“前海方案”刚发布不久,位于12号馆的粤港澳大湾区馆分外引人注目。该馆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展示了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及广东其他地市、深圳各区文化产品、合作成果,从中不难窥见人文湾区建设的旖旎风景。

  大湾区馆里,广州的粤剧文化、东莞的莞香文化、佛山的香云纱,竞相展示。观众可以欣赏醒狮、玉雕、榄雕、广绣、制陶等岭南非遗文化,也可以了解“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不断扩大的岭南文化IP群,感受岭南传统文化与新潮文化碰撞产生的迷人魅力。

  广东展团还重点展示了广东媒体融合、主题出版、5G、4K/8K、人工智能、AR/VR、数字内容、岭南文化双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红色文旅等内容。香港展团以香港创意设计为展览主题,运用视觉设计结合视频方式,重点展出香港创意教育协会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设计的产品。而“澳门创意馆”涵盖了创意设计、数码媒体、动漫等领域,展示澳门创意多元的文化形象。

  澳门动画师岑健恒带来了他们的原创动画《龟巴士》角色何小涌的衍生周边产品,得到了不少关注和成交。他表示,文博会规模大,专业性强,在这里最大的收获是可以和内地同行交流,在产品推广、运营等方面获取经验,也让他看到这个行业的前景。

  紫荆文化集团展厅位于本届文博会粤港澳大湾区馆。远远望去,一朵巨大的紫荆花盛放在“9+2”城市群中,格外惹人注目。在本届文博会上,紫荆文化发布了10个重磅文化项目,包括大同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紫荆文化广场——京港特色文化科技产业园、紫荆新媒体及紫荆研究院、新书《香港志》、《盲人中小学生无障碍阅读工程》、三星堆主题系列推广活动等,遍及新闻出版、文旅演艺、影视等多个产业,推动人文湾区的融合与建设。

  此外,在大湾区馆,珠江电影集团、华为、腾讯、科大讯飞、利亚德励丰文化、华侨城、华强方特、奥飞娱乐等一批大湾区重磅文化企业纷纷亮相,集中展示出大湾区文化产业的生机和活力。

  引领时代风向,辐射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在文博会平台上推介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各代表团的众多优秀文化产业项目借助这一平台与投融资方“喜结良缘”,与投资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第十七届文博会首次举办了文化产业招商大会,8个重点项目在现场签约,涉及投资总额近32亿元。

  “云南将以打造世界文化旅游重点目的地为目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也希望在文博会上寻找有情怀、有实力、有品位的投资企业和高端管理运营品牌企业,参与云南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开发培育和高品质酒店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作为文化产业招商大会上重点推介的政府组团之一,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江红介绍了云南文旅发展情况和文旅产业重点投资方向,向各地企业抛出橄榄枝。

  本届文博会共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0万件,近4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文博会还设置了67个分会场,共策划各类活动500多项,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与人次205.04万。

  全国各地招商推介及项目合作签约活动所产生的平台效应、孵化效应在市场中得到了体现,并不断地扩大和发展。来自河北的精英文创集团总经理李杉表示:“精英文创是文博会的老朋友了,十七届展会我们参加了十届以上,最近三年,我们作为河北省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在展会上得到很大的推广和支持,很多项目都是在文博会上引进和招商成功的。”

  今年,文博会还全新携手阿里巴巴等平台打造“文博会消费季”,文博会提供数千家专业展商和海量的线下精准买家,线上阿里巴巴和欢聚时代等提供3000万专业买家、支付宝平台链路和技术赋能,共同促进文化新消费。而北京保利拍卖举办“2021(深圳)精品拍卖会”,汇集近800件重量级拍品,总成交达4.02亿元。拍卖会的举办,既标志深圳在打造适用国际通用规则的艺术品拍卖中心这一国家赋予的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上取得重大进展,也为综合性文化展会和专业性艺术品拍卖会良性互动、相互加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新时代、新文博、新会展,新内容,新成效”,通过办展形式和展会规模的实现新突破,第十七届文博会办出了“不一样的精彩”,而借助“云上文博会”平台,“永不落幕”的文博会还将延续这份精彩,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阔步前行。

转存图片

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评选揭晓

  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规格的评选活动之一、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评选活动昨日在文博会上揭晓评选结果。该奖项是每年文博会的亮点活动之一,自2007年举办首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见证了全国工艺美术技艺和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等元素相结合,鼓励从业人员创作特色化、创意化、精品化的作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工艺美术创新与效益水平,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评选委员会在本届文博会期间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评选活动。本届大赛共收到全国26个省区市推荐的参评作品1286件,经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评审委员会分组现场初评、复评、公示,谢伯齐创作的《千年遗爱——苏东坡诗词意境组雕》等135件作品荣获金奖;叶莘创作的耀州瓷《柴烧落釉茶具》等132件作品荣获银奖;洛绒次乃创作的唐卡《二圣六庄严》等101件作品荣获铜奖。

  本届大赛获奖作品凸现了新时代的文化艺术特征,胡堂山、林启中、谢才元创作的金奖作品核雕《伟大的丰碑》、伍秀芳创作的金奖作品刺绣《鎏金岁月》等作品高扬“红船精神”。李政、张国勤、徐娟梅创作的金奖作品印染工艺《中国年》、高大庆创作的金奖作品青花瓷板画《我谓昆仑——阅尽人间春色》等体现了迎接新时代跨入新征程的时代特征。而反映深圳及大湾区“双区”建设的力作如邹亚华创作的金奖作品挂毯《拓荒》,罗游创作的银奖作品锡器《湾区天际纯锡罐》等也引人关注。

文博会消费季构筑全新云上“跑道” 提供数千家专业展商和海量线下精准买家

  踏“云”直播吸睛高人气,各方共促文化新消费。连日来,第十七届文博会携手阿里巴巴等平台打造“文博会消费季”,线下直播与线上交易双轨运作并蒂绽彩,共探线下线上互动结合的崭新模式,文博会提供数千家专业展商和海量的线下精准买家,线上阿里巴巴、欢聚时代等提供3000万专业买家、支付宝平台链路和技术赋能,让文博会进一步成为真正永不落幕的文化盛会,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数智新动力。

  东北的天然根雕、新疆赛克散村的特色作物、广西的北斗应用云、深圳的虚拟AI直播摄像头……“淘宝直播——文博会消费季”在云上文博会平台大热,大江南北的文创展品、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直播人气爆棚,观看和评论人数一场比一场高。网友“乱花飞千秋”接连买下3件江南的玉石文玩:“看直播逛文博会很过瘾,买买买也不用担心,挺爽的。”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1号馆现场,全天直播通过“云上文博会”平台同步向海内外客商展示亮点项目、特色产品、产品交易等情况,对线下展示和交易进行分析推荐,受到线上线下的普遍欢迎,让本届文博会线上线下并轨协进、同步举办的创新模式闪亮全场,集聚更多优质文化产业资源,为这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推陈出新增添活力。

  文博会期间,淘宝极有家——文博会消费季、淘宝潮WOO——文博会消费季等活动纷纷通过“云上文博会”平台展现精彩,文博会汇聚海内外十多万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数以千计的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通过“直播+云”的方式丰富展示方式、促进交流交易,“双线”运作活力全开,为文博会重构展览模式探索新路。

  文博会消费季走热,离不开云上文博会的创新前行。本届文博会首次线上设立“一带一路”·国际馆和互联网馆,打破线下展会场馆空间的限制,吸引更多的优质文化企业参展云上文博会。“一带一路”·国际馆吸引来阿根廷、古巴、巴西、罗马尼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展内容涵括文化科技、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化教育等领域。网友轻点鼠标即可进入互联网馆,图文、影视、VR和互动体验等方式精彩纷呈。腾讯、网易、爱奇艺等62家知名互联网公司亮相该馆,全球观众在此浏览欣赏互联网与文化、传媒、科技、数字创意、电子商务等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应用,感受“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前沿技术“脉搏”跳动。

  “网上逛文博会,有好看好玩的直播,还有沉浸式全景漫游画面,就像到了线下展厅一样。”观众陆先生说,他去了现场看展,回家带孩子做完作业后网上看展,感觉“云参与”文博会同样精彩。

  文化与科技,传承与创新,在文博会消费季的无数双眼睛关注、无数次指尖触碰中交融升华。文博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文博会消费季探索直播、云逛展等丰富形式,让各方人士足不出户就可欣赏全球文化精品,同步向海内外客商全方位展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最新发展态势及项目、产品交易盛况,创新探索数字化、智慧化承载文化传播,巧用最新科技与文化深圳同频共振,进一步放大文博会的影响力驱动力,有助更好地实现“永不落幕的文博会”。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