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十七届文博会在深圳拉开帷幕。作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自2004年创办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每年汇聚了海内外10多万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近6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去年“云上文博会”举办后,今年文博会重启线下展览,首度移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将以“新时代、新文博、新会展、新内容、新成效”为目标,开启线下线上互动结合的崭新模式。线上线下的双轨运作将各放异彩,让文博会成为真正永不落幕的文化盛会。
一道精品走廊,尽揽文化产业新成就
中秋假期里,在国际会展中心的9-14号馆,文博会的各个展团已经进场紧张地布展。本届文博会第十二次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全部参展(福建省线上参展),第八次实现广东省21个地市全部参展,并吸引了来自全球的30个国家和地区线上参展,包括国内专业观众在内的约10万人应邀参会采购。
即使受疫情影响,文博会依然吸引了大量政府组团、企业与专业人士,文博会的魅力何在?
它是展现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成就的风向标。由9、10号馆组成的文化产业综合馆是现场的“重头戏”,该馆以“精彩文化,魅力中国”为主题,以全国各地政府组团为主,由各省区市宣传文化部门牵头组展,是文博会展览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展馆。其中,各地重点项目及特色展品将布置在靠近主通道外围区域,形成一道“中国文化精品走廊”,突出展示各地文化体制改革最新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优质文化项目和拳头产品,全面展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成就。同时,各主办部委还牵头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关配套活动,重点展示、推广一批高质量文化艺术精品。
它是文化产业龙头企业聚集的磁力场。第十七届文博会参展企业中,全国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占比达到70%以上,其中包含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等25家“第十二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参展,100余家文化类上市企业参展。紫荆文化集团、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等均为首次参展。
它是文化产业最新趋势的“探测器”。本届展会将共有2468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加主会场展出,比第十五届文博会增加156家,另有线上参展机构868家。文博会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突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激发文化消费潜力。展会吸引了一大批“文化+”龙头企业参展,一系列“文化+”产品让文化与旅游、金融、科技等领域深度结合。
“双线”叙事开启,新文博重构展览模式
“线上展厅24小时开放,通过微信小程序‘云观展’随时随地都能看,沉浸式的全景漫游画面体验感很棒,就像真的到了线下展厅一样。”观众辜先生对去年举行的“云上文博会”依然念念不忘。
去年,受疫情影响,文博会首次将展会从会展中心搬到了“云上”。今年,文博会线上线下同时开启,首次实现双轨并进、同步举办的模式,集聚更多优质文化产业资源。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连续两年,深圳对文博会的展览模式进行全新重构,不断推陈出新,回应市场对于文博会的期盼。
本届“云上文博会”平台通过模拟线下文博会场景,利用全景拍摄技术,再现文博会线下12万平方米的展会现场,为参观者呈现身临其境720°3D沉浸式视觉效果与观展体验。除此之外,线上还设立了“一带一路”·国际馆和互联网馆,“一带一路”·国际馆以“‘一带一路’框架下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为主题,组织了阿根廷、古巴、巴西、罗马尼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展内容涵括文化科技、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文化教育等领域;互联网馆以“开创数字合作新局面,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以图文、影视、VR和互动体验等方式,展示“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动态。
本届文博会的新惊喜不仅在于展览方式,还在于新的场馆。此前,除首届文博会在原高交会馆举办外,往届线下文博会均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今年,文博会主展馆首次从福田区的深圳会展中心移师到宝安区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展会规模,从10.5万平方米扩展为12万平方米,拓展近15%。文博会将以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为契机,构建线上线下现代化服务体系、运营体系、管理体系,推进展会规模、办展模式、品牌质量全面升级。
今年,文博会还全新携手阿里巴巴等平台打造“文博会消费季”,文博会将提供数千家专业展商和海量的线下精准买家,线上阿里巴巴和欢聚时代等提供3000万专业买家、支付宝平台链路和技术赋能,共同促进文化新消费。
多个分会场联动,推动产业跨越发展
近期,文博会的多个分会场已经陆续揭开帷幕:甘坑客家小镇推出了二十四史文献展,再现《今注本二十四史》的文献资料及档案;大鹏所城带来了“京剧沉浸式快闪网红体验馆”、非遗展演、国潮文创市集等活动;华强方特分会场升级了娱乐科技体验区,设立了多种特种电影体验项目;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则开展“印象俄罗斯”主题活动,展示俄罗斯顶尖油画作品和中国高校知名院士书法作品等……
今年文博会在全市各地设置了67个分会场,各分会场策划了400多项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交易功能突出、公众参与度高的展览、论坛、拍卖、签约、大赛、项目推介等展示交易活动,全城进入了“文博时间”。
多年来,受益于文博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一批海内外优质文化资源、龙头企业汇聚深圳,有效拉动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遍布各区的分会场更催生出一大批本土优秀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品牌项目。今年深圳将结合文博会举办宣传推介重要产业政策和举措,包括认定发布“深圳文化企业百强”名录,培育壮大深圳龙头文化企业;宣传推介加强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政策、深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此外,通过文博会展会及众多的配套活动、专项文化活动等的举办,文博会不断满足了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文博会的集聚效应,叠加深圳本身的产业势能,让深圳文化产业在融合中不断迈向跨越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也在不断变革与开拓中再启新程,精彩绽放。
覃伟中:努力办成一届安全成功精彩的文博会
昨日,文博会各展馆抓紧时间做好布展收尾工作。图为粤港澳大湾区馆布展现场。
9月22日下午,市长覃伟中率队检查第十七届文博会筹备工作,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实而又实、细而又细抓好疫情防控、会展服务、综合保障、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努力办成一届安全、成功、精彩的文博会。
覃伟中一行来到国际会展中心,现场检查文博会主会场布展情况,听取文博会有关筹备工作情况汇报。他强调,本届文博会是前海“扩区”后深圳迎来的首个国家级重大展会,也是落实《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的具体行动。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严格执行文博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全力以赴做好会展场馆、接待酒店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要落实主体责任,按照“确保安全、有序推进、热情周到、节俭高效”的原则,周密细致做好安全保卫、医疗卫生、交通疏导、宣传报道等配套工作,为展会提供一流的服务保障。要坚持守正创新、追求卓越,推进展会规模、办展模式、品牌质量全面升级,全力打造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的高端展示和交易平台,努力实现“新时代、新文博、新会展、新内容、新成效”的目标,办出不一样的精彩。
据悉,本届文博会共有2468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加主会场展出,另有868家机构和企业线上参展。
市领导王强、刘国周,市政府秘书长高圣元参加活动。
“北京保利拍卖2021(深圳)精品拍卖会”亮相文博会
作为第十七届文博会配套活动之一,9月22日,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鹏瑞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支持深圳建设国际艺术品拍卖中心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鹏瑞深圳湾1号举办。副市长张华出席此次活动。
据悉,作为此次活动的主题,“北京保利拍卖2021(深圳)精品拍卖会”的预展于9月22日-26日在深圳湾1号举办。此次拍卖会推出7大专场,汇集近800件重量级拍品。同期开展的还有“秋日之珍特展”,近百件重磅作品与大众“零距离”见面,为鹏城市民呈现一场丰富的文化艺术盛宴。
紫荆文化集团在深发布10个文化项目
9月22日上午,紫荆文化集团在深圳滨海演艺中心举行重点文化项目发布会。会上发布了10个重磅文化项目,主要有大同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紫荆文化广场——京港特色文化科技产业园、紫荆新媒体及紫荆研究院、“墨库”阅读平台、新书《香港志》、《盲人中小学生无障碍阅读工程》、三星堆主题系列推广活动、舞台剧《两京十五日》、电视剧《狮子山下·情》及《守城者》。这些文化项目遍及新闻出版、文旅演艺、影视等多个产业,展示该集团在文化领域的丰富业态。
发布会上,大同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其将打造出版发行、文化教育交流、文化研究三大业务板块,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投身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推动港澳与内地文化交流,增强港澳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共识,构建覆盖港澳台和东南亚、辐射全球的出版、发行网络和文化教育交流平台。
此外,《香港志》首册《总述 大事记》也亮相发布会。《香港志》是首部正式以香港冠名的地方志,由团结香港基金旗下的非营利机构“香港地方志中心”牵头编纂,由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记述范围横跨7000年历史变迁,上溯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活动,下至2017年7月1日特区第五届特区政府的成立。整部《香港志》设有10个部类,涵盖自然、经济、文化、社会、政治、人物等,综合为66卷篇目,近300个单元,约2500万字,共42册分阶段出版,预计于2027年香港回归30周年时全部完成。
《总述 大事记》是整部《香港志》的开篇,内容分为5个单元,记录自上古至2017年间,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状,共6000多条大事。联合出版集团助理总裁应中伟在发布会上介绍,《香港志》首册《总述 大事记》出版后荣获众多出版奖项,包括第三届“香港出版双年奖”社会科学类出版奖及市场策划大奖,并已入围第十四届“香港书奖”。
活动现场,紫荆文化集团总经理文宏武表示,紫荆文化集团致力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将充分发掘拓展境内外优质文化资源,打造业务布局完整、管理体系完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强,影响力覆盖港澳台和东南亚、辐射全球的文化旗舰。
据介绍,紫荆文化集团于2020年底成立,作为一家综合性大型骨干文化央企,该集团采取深圳、香港双总部管理模式,立足香港,深耕大湾区,重点发展影视产业、传媒资讯、出版发行、文旅演艺、金融投资等五大业务板块。旗下目前拥有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基金报社、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紫荆杂志社、银都机构有限公司、香港联艺机构有限公司等直属企业,是凤凰卫视的第一大股东。
龙岗文化产业规模突飞猛进
“十三五”期间,龙岗区文化产业在2019年和2020年均实现营收超2000亿元;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及市级文创园区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在深圳文化产业的多个领域,龙岗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近年来,龙岗区通过健全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推动跨界融合和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全区文化产业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
形成六大优势文化产业集群
本届文博会期间,龙岗展区着重突显数字创意产业主题,重点突出数字硬件、数字内容以及数字创意与珠宝、美术、软装等传统文化产业融合业态。尤其是裸眼3D显示、转角屏等数字终端显示设备和高质量的数字内容,成为龙岗展区的亮点,并受到广泛关注。
此外,本届文博会,龙岗区还设有15个分会场,连续11年位居全市各区分会场数量之首。至今文博会已走过十七届历程,龙岗文化产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龙岗从文博会之初只有1个园区到目前的28个园区、超6000家文化企业,实现“爆发式”增长。大芬油画村、中丝园已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成为深圳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项目。
从文化产业布局上看,龙岗已经形成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包括工艺美术产业集群、文化装备产业集群、创意设计产业集群、影视动漫产业集群、数字印刷产业集群、演艺娱乐产业集群,实现业态从低端到高端、形态从单一到多元、发展模式从分散到集聚的跨越式发展。
文化产业成龙岗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龙岗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园区企业数量逐年攀升,经济效益也逐年凸显。文化产业正成为龙岗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综合实力在全市位居前列。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龙岗文化产业规模突飞猛进。2015年全区文化产业营收为843.87亿元;2017年突破千亿元,达1445.79亿元;2019年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达2156.22亿元;2020年实现营收2210.12亿元,再次突破两千亿大关。
龙岗不断加强数字创意产业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先后编制《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基地综合发展规划》和《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综合发展规划》,并在全国率先推出“数字创意产业50条”。今年8月发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办法,再一次加大了专项扶持力度。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目前,龙岗区吸引了华侨城文化集团、开心麻花华南总部、深圳文交所等一批国内文化产业龙头企业落户。
艺展中心分会场:云洽谈 云签约
昨日下午,第十七届文博会艺展中心分会场在艺展中心艺术广场开幕,国际采购大会云签约仪式同步举行。作为连续承办文博会16年的分会场,艺展中心以“向往的美好生活”为本届文博会分会场主题,呈现国内外优秀文化产品,通过多方位系列活动提升市民的创意和艺术鉴赏水平,为国内外文化与艺术商品行业信息交流搭建桥梁和纽带。
艺展中心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工艺产品”的权威展示和交易平台,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扩大市场、强化交易,积极促进和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本届文博会上,艺展中心积极为海内外厂商搭建线上和线下的贸易和交流平台,促成双方进行云洽谈、云签约。
本届文博会期间,艺展中心聚焦“原创设计、匠人匠心、一带一路、互联网+”四大关键词,精心策划多场主题活动,为广大市民奉献一场国际化高品质的艺术盛会。其中,“生活方式嘉年华”活动在艺术广场打造8大魔方情景体验空间,聚集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家居艺术作品,为热爱生活艺术的人们提供多种家居灵感;意大利设计“米兰特展”甄选国际经典设计品牌,用场景化体验空间演绎中西方文化设计的差异美。除此之外,中外艺术家还将带来独具特色的个展,给观众带来美的感受。
坪山好茶仓分会场:品好茶 观表演
9月22日,第十七届文博会坪山好茶仓分会场盛大启幕。据悉,坪山好茶仓分会场围绕“茶+”文化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重点打造中国茶叶地图展、好茶仓茶文化博物馆、百年陈皮展、普洱百茶展、茶包装设计展、国际茶器精品展、生肖茶展七大特色展区,分别展示中国茶品类、茶文化、茶历史、茶包装设计、茶器等茶全产业链展品。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坪山好茶仓分会场围绕“鹏城好茶,世界共享”主题,策划了一系列精彩茶文化活动,助力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为实现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9月23日到27日,“岁月陈香·共品珍茗——老茶品鉴会”、“普洱·艺术品鉴——文化雅集”、“茶道养生·烤茶与箫——文化雅集”、“童心沁茶·礼和天下——少儿茶艺”、普洱茶中期茶星级审评等专业茶文化活动将在坪山好茶仓一一上演,市民可以共品佳茗、共赏表演、共襄茶文化盛宴。
深圳供电局精心保障文博会电力供应
第十七届文博会23日开幕,深圳供电局周密部署,精细落实电网安全、设备运维、客户服务及应急抢修保障等工作,提前做好全方位的保供电准备。
文博会召开前,该局积极主动对接主办方了解供电保障需求,将主会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65个场所及其对应的供电设备纳入保供电范围。累计出动320人次,对82座重点保供电变电站、129回配电线路全面开展红外测温、专业巡视及隐患点排查整改,主动协助各会场开展用电安全检查,并全力提供设备运维技术指导。组织做好抢修队伍、车辆、备品等抢修资源准备,各区共31台移动发电车可随时出动开展应急支援。
针对主会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深圳宝安供电局重点开展了设备特巡、防外力破坏等工作,专项制定现场供电应急预案,提前将应急发电车接入用户、保持备用。23日开幕式当天,该局将安排专业人员在场馆现场全程值班值守,确保突发事件快速处置,为盛会提供安全可靠电力保障。
交通保障“一场一方案” 交警加强各场馆周边疏导管控
记者昨日获悉,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为确保本届文博会期间交通安全畅通,按照“一场一方案”的原则,采取相应交通管理及安全保卫措施,加强各场馆周边的疏导管控。
据介绍,本届文博会设1个主会场和67个分会场。主会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周边为交通保障重点,交警部门进行分区管控;分会场将安排适当的警力和拖车,对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疏导与管控,清理违停车辆,维护好交通秩序。
其中,交通核心区为滨江大道、展景路、展城路、凤塘大道围合区域,各路口严格按照交通组织路线指挥车辆进出相应停车场,核心区内严禁车辆违停、上下客等候(除展城路东侧最右侧车道网约车轮候区外)。交通管控区为展云路、重庆路、锦程路、凤塘大道、展城路区域,原则上不实行管制,但遇有警卫任务,或者是交通流量较大时,经现场指挥部指令,可实施临时管制或者控制流量。交通疏导区为东起松福大道,南起福洲大道,北至沙福路,根据指令实施远端分流。违法停车严管区为滨江大道、展城路、展景路、展云路、凤塘大道、桥和路、锦程路、福园一路、耗业路、重庆路、和秀西路、荔园路、沙福路等,禁止车辆违停,对违停车辆进行劝导、查处、拖移。
交警部门强调,文博会期间加派警力执勤,严查交通违法,严控交通秩序,及时处理交通事故,安排警力在通往国际会展中心的高速公路(沿江高速会展出口、福海出口)重要路段加强巡逻值守,提高路面见警率。交警部门呼吁市民,在出行前掌握交通动态,合理选择出行线路,注意交通标志的变化,服从现场交警指挥,优先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前往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