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开出全国首张区块链《代理出口货物证明》。这是区块链技术在出口退税领域的首次应用,标志着市税务局圆满完成国家税务总局证明类业务区块链上链的试点任务。
在历时近20小时不停机升级后,24日上午11时,深圳市一达通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通过电子税务局“出口退(免)税证明+区块链”模块,成功开具全国首张区块链《代理出口货物证明》。至昨日上午,已上区块链代理出口货物证明明细611条,已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4条。
据了解,在代理出口业务中,出口货物卖家(委托方)委托出口企业(受托方)为其代理出口后,需凭借《代理出口货物证明》来证明其产品已报关出口,是委托方申请出口退税的法定凭证,由受托方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并交委托方在其所在地申报退税。
2020年,深圳代理出口业务办理退税9亿元;全国共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81万份,其中深圳开具9.78万份。此前该《证明》因涉及多方主体,办理进度、传输时效均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受托方、委托方和税务机关之间常需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进行沟通,影响出口退税效率。
一达通公司退税业务经理张国栋告诉记者:“深圳率先实现代理出口证明类业务的申请、开具、查询等全流程链上办理,委托方、受托方都能实时查询跟踪《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办理进度,确保了链上证明类数据的高效比对、精准监管和完整溯源,提升了安全性、稳定性和退税效率。”
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局长万春生表示,出口退税业务涉及环节多、数据来源分散、业务链条长,利用区块链技术数据透明、不可篡改、实时共享的优势,将区块链应用于出口退税领域,形成出口各环节的可视化、可调用的交互数据,实现可溯源、全链条的出口业务办理及“四流合一”监管模式,为出口退税业务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基础。
深圳中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张德超表示,运用区块链技术后,企业间数据传递更高效,能线上实时掌握相关单证的开具进度和使用状态,节约企业沟通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区块链+出口退税”顺利上线,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是市税务局“学党史、办实事”的重要成果。据了解,待广东省税务局上链成功后,广深两地将实现跨地区开具证明,并逐步向全国开放。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明安斌表示,将继续探索更多区块链应用场景,引导企业及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数据集成上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