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市文明办联合多部门发布2021年度“我为孩子办实事”十大项目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1-06-01 11:14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为给少年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和环境,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市文明办联合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市关爱办等单位共同发布“我为孩子办实事”十大项目,内容涵盖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诸多领域, 教育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目前,深圳0至14岁少年儿童人数达265万。如何体现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关爱,推动各界积极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成为社会共识。此次发布的十大项目具有典型示范性、覆盖面较广、符合未成年人需求、持续性强等特点,包括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少年儿童阅读推广行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暑期实践活动、青少年公益艺术培训、深化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青心工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大手牵小手”——“五老”宣讲活动、流动科技馆、“困境儿童”关爱帮扶服务、“患病儿童”关爱行动10大内容。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据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暑期实践活动,将通过举办文明实践主题夏令营,组织中小学生加入志愿者服务、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修养;少年儿童阅读推广、青少年公益艺术培训项目则着重提升少年儿童文体素养、心理素养等综合素质,向青少年传播阅读理念,提高少年儿童阅读兴趣和能力;“青心工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项目除设立全市综合服务平台外,还将开发“互联网+心理直播室”,有效化解少年儿童“成长的烦恼”;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项目目前已在全市公办中小学全面铺开,9月将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推进;“困境儿童”关爱帮扶服务将建立困境儿童标准化服务机制; “患病儿童”关爱行动,则将专为患病儿童和家长提供心理减压服务,引入专业社工。

  此外,作为特色项目,“大手牵小手”——“五老”宣讲活动将邀请老战士、老模范进学校,开展“四史”教育;“流动科技馆”则对科技馆里的大型展品进行小型化设计制作,进行巡回展览。与此同时,针对公共区域母婴室建设方面,在已有1080间母婴室基础上,今年,全市将重点推进移动母婴室建设,覆盖部分建设实施有难度的特殊区域。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转存图片

  校园里文明有礼的学生、街头巷尾的“小红马甲”,书城里凝神阅读、沉浸书香的小读者……深圳少年儿童蓬勃的精神风貌,已然是这座年轻城市中一道让人欣喜的风景。

  润物耕心,久久为功。多年来,深圳着力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构建起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四位一体”育人体系,秉承“办实事、办好事”的理念,扎实推动实施系列工作的背后,是温情呵护孩子成长每一步的如磐初心。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深圳市文明办会同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共同遴选了2021年度“我为孩子办实事”十大项目,并予以发布。十大项目背后是深圳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积极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营造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环境的持续努力。全社会对孩子的全方位关爱和一件件实事,必将如星河汇聚,照亮深圳璀璨的未来。

  立根铸魂 铺就人生底色

  在深圳龙华区观湖街道润城社区,辖区33栋楼的所有居民都有一位共同的“老朋友”——邵干才。现年75岁的邵干才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0年,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万事通”。邵干才还长期到各中小学校、周末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报告会,演讲次数逾50场。走在社区里,孩子们见了邵干才总喜欢问上一句:“邵爷爷,有活动吗?”

  在深圳,像邵干才这样耕耘在关心下一代事业前线的“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有3万余人,在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全市建立了1120个关心下一代活动阵地。近5年来,各级关工委共组织各类主题教育活动1.1万场次,参与青少年123.8万人次。

  市关工委主任陈彪说,“五老”是社会宝贵的财富,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时空优势和情感优势,能为牢固树立少年儿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建设按下“快进键”。

  而深圳青少年报社创立27年来,一直深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域,2020年,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直是深圳青少年报社的初心所在和使命担当。据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总经理邓卫介绍,在市文明办指导下,报社今年将面向全市青少年举办一系列暑期实践活动,开展文明礼仪、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多元培养 丰盈孩子心灵

  丰盈少年儿童的心灵,就是在耕耘城市的美好未来。

  近年来,深圳以立法为抓手,大力推进未成年人阅读事业蓬勃发展,让阅读丰盈孩子的童年。自2015年正式启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阅读推广人下基层活动已成功举办了6年,共有73位阅读推广人在全市开展了1180场公益阅读推广活动;倡导“阅读从0岁开始”的阅芽计划于2016年正式启动,该计划是由市妇联发起的,目前已经发放了近15万个阅芽包;深圳市少年宫2017年启动“流动科技馆”项目,开展馆校结合、馆校联动,服务青少年科普教育,把科学送到青少年身边,目前已在145所学校或社区展出,服务约19.2万人次。

  尽心呵护孩子成长,不仅是“学有所教”的坚持,还有“学有优教”的盼望。深圳市教育局从2021年春季开学起稳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目前课后服务已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全面铺开。

  温情护航 用爱点亮未来

  每一个孩子都与城市的未来紧密相连,“我为孩子办实事”,真正“看到”了每一个孩子,并举全社会之合力打造“隐形的翅膀”,用爱托起孩子的明天。

  年轻宝妈带着婴儿外出,经常会面临很多窘境。近年来,随着深圳各大公共场所母婴室的普及,这些问题迎刃而解。2017年到2020年,深圳已建成母婴室1080间,基本覆盖全市公园、交通枢纽、商场等公共场所。

  “我想在家能有个学习的地方。”宝安区小安(化名)的妈妈是位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家里靠着爸爸打工的微薄收入和爷爷奶奶收废品的收入为生。志愿者上门了解情况之后,为孩子定制了一张学习书桌和书架,小安终于在家里有了学习的一方天地。

  一件件实事,是深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决策部署的有力体现,彰显了深圳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和“民生幸福标杆”的使命和担当。“为孩子办实事,把孩子的事办好”,让关心关爱少年儿童成为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温情呵护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共同创造深圳的美好未来。

新闻链接.gif

市少工委致信全市少先队员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深圳市少工委向全市120多万少先队员发出一封信,表达节日祝福,对3万多名战斗在一线的少先队辅导员致以诚挚的问候。

  信中写到,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勉励同学们“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今年的“六一”格外不同,深圳的少先队员们用自己的方式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动了“百校”庆“百年”火炬接力跑活动,熊熊燃烧的火炬象征光明和未来,表达特区百万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今年的“六一”增添了鲜艳的红色。

  信中表示,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和平、安宁、幸福这些美好的词语在中国的土地上是由无数人默默守护的。钟南山、陈薇、张伯礼、张定宇等专家正是此次防疫的先锋,他们带领着全国千千万万的逆行先锋坚守在新冠疫情的前线,守护着人民的健康。

  信中呼吁,这个“六一”,队员们要在家主动洗衣服、打扫卫生,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劳动;要主动关注学校、社区的通知和信息,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健康生活,做好防疫措施,让所有人的付出都不白费。

深圳将在莲花山公园等处建大型儿童活动区打造更丰富更多元儿童活动空间

转存图片
景田北二街公园内的儿童活动设施,设计时尚,吸引眼球。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解到,公园内的儿童活动空间越来越多,许多设施得到升级换代。昨日,记者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东湖公园等老牌公园的儿童游乐区将被改造,运营30多年的深圳市儿童公园以及开园10年的儿童乐园将开展品质提升,莲花山等公园将新建儿童活动区,打造不同特色、更丰富、更多元的儿童活动空间。

  采用先进设施激发儿童创造力

  打开一些知名网络平台,福田区景田北二街街心公园已成为亲子遛娃界的“网红”,许多妈妈发帖称赞这座公园不仅儿童设施设计时尚,而且游乐设施多样,滑滑梯、攀岩墙、爬网架、跷跷板、沙池等,“哪个不是娃的爱?”

  昨日,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该街心公园有一块专门的儿童活动区域,率先进入眼帘的就是,一蓝一黄两个高大的大熊造型的滑滑梯,十分吸睛。

  市民张小姐多次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前去“打卡”,她笑着说道,虽然这里的儿童活动场地不大,但设计很可爱,小孩子在这里爬呀、滑呀,玩到不肯走。

  近年来,深圳新建或者改造提升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如香蜜公园、人才公园、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延段、大沙河生态长廊、西丽生态公园、四海公园等都设置了免费的、专门的儿童活动区,攀登架、绳索桥、秋千、栈道等设施深受孩子们喜爱。

  据了解,这些儿童游乐设施不同于旋转木马等被动式娱乐的机械动力设施,是无动力设施。儿童在攀爬穿行中,通过探索和实践,锻炼体能和心智。市公园管理中心总工程师余淑莲介绍道,未来,深圳公园内的儿童活动设施将舍弃机械动力,更偏向无动力设备,挑选国内外儿童游乐设备建造工艺优良、设计有趣、性价比高的产品提供给深圳的儿童。

  莲花山、东湖公园将新建儿童活动区

  虽然公园里的儿童活动空间数量增多,但有市民反映场地不大,有的地方树阴不够,特别是夏天太晒了。还有市民关心此前已经关停的东湖公园、荔枝公园、洪湖公园等处儿童游乐园的动向,这些儿童游乐园还会存在吗?

  余淑莲告诉记者,东湖公园等处的儿童游乐园不仅会保留,而且已纳入改造升级计划。

  东湖公园原游乐场是深圳的第一个儿童游乐园,承载了许多人的童年记忆,市公园管理中心计划将原来的一处儿童活动场地增加到两处,将低龄及中大龄儿童活动区分开。

  让人期待的是莲花山公园将在公园东北角新建莲山绿谷儿童亲子区,该项目已经立项设计,改造面积约2.5公顷,预计明年动工建设。活动区内将建设树叶之家儿童主题书吧,书吧周围设置了探险栈道、旋转楼梯、攀爬网、秋千、沙池等儿童活动设施,让小朋友在自然中探险、学习。

  目前,市公园管理中心正在编制“十四五”全市公园建设发展规划,各区都将兴建一个儿童专类公园,同时,对街边绿地等城市空间活化利用,增设儿童活动设施。其中,位于大窝岭的龙岗区儿童公园已经动工建设。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