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深圳倾情倾力帮扶广西百色河池全面脱贫奔康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1-01-27 11:53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转存图片
俯瞰广西河池环江县川山镇塘万村扶贫产业园。

转存图片
广西河池环江县川山镇塘万村扶贫产业园,果农悉心打理沃柑。

转存图片
环江喀斯特水果加工交易中心砂糖桔生产线。

  南国春早。走进广西河池都安县八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在距离A区9栋不远处的石头山上,“挪穷窝、拔穷根、摘穷帽”“走出大山天地宽”的标语十分醒目。

  “我们是2019年7月26日搬过来的。”澄江镇甘湾村的梁美柏清晰记得搬到安置区的日子,在这里,还有从都安县18个乡镇200个村搬迁而来的4600多户群众,此前他们居住在缺水少电、物资贫乏的大石山区。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从山区到城区只是第一步,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去年粤桂扶贫协作八仙产业园建成投用,企业陆续进驻,既增强都安产业“造血”功能,也让梁美柏们走上了家门口就业的致富路。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决策。2016年以来,深圳市牵头负责粤桂扶贫协作,并对口帮扶百色、河池两市17县。深圳始终把对口帮扶广西百色、河池作为“分内事”和“家里事”,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主动担当作为,不断为八桂大地上的一幅幅脱贫攻坚画卷增色添彩,携手广西百色、河池攻克最后贫困堡垒,迈向全面小康。

  强基础补短板增进民生福祉

  “一水三用贵如油,洗菜洗脚又喂牛”,在河池大化县七百弄乡弄腾村村民黄秀依的记忆中,村里每家每户都备有水桶水缸,以前每天都需要外出挑水,而水源处有1小时山路的距离。

  为帮助大化县大石山区群众解决饮水困难问题,深圳市宝安区在对口帮扶中全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近两年来帮助七百弄乡援建了318个家庭水柜和20余个集体水柜,并配套沉沙过滤池及消毒设备,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深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提升对口地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罗城仫佬家园深圳路、环江毛南家园深圳幼儿园、东兰深圳龙华小学、西林县罗湖实验小学……一处处烙上深圳印记的学校、医院、道路,见证着深圳帮扶的民生情怀。

  “深圳幼儿园填补了城北公办幼儿园的空白,解决了毛南家园移民安置区幼儿入学难问题。” 环江县毛南家园深圳幼儿园园长韦美莲告诉记者,该园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深圳财政性帮扶资金1000万元,“深圳幼儿园不管从规模、硬件设施和师资条件来说,都算是环江县最好的。”

  针对医疗人才匮乏、资源分散的情况,西林县参照“罗湖医改”模式成立公立医院集团,罗湖援派西林县医疗队队长王宁介绍:“我们把罗湖医院集团的技术力量成建制、分批次地送到山区,把罗湖医改的经验在西林县进行推广,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让山区共享特区改革开放的成果。”

  据统计,五年来深圳先后援助广西百色、河池修建道路560公里,支持危房改造1.87万户,建造石漠化地区饮水设施近2500个,助力约 100万贫困人口解决出行、住房和安全饮水问题;建设修缮镇、村学校及幼儿园142所;资助贫困学生超过9130人;建设乡镇(含村)卫生室、养老院184个。

  立足长远增强产业发展动能

  在《中国向贫困宣战》大型扶贫纪录片中,东兰县以“子母扶贫车间”模式成为广西唯一入选拍摄的扶贫典型案例。

  深圳市扶贫干部、东兰县委常委、副县长郭志丰告诉记者,“子母扶贫车间”是龙华区为促进东兰县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结合易地搬迁而探索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培植母车间,在各乡镇设立子车间,让原材料多跑路、就业人员少跑腿,“我们通过投入资金建设扶贫车间,引进企业,把就业机会送到家门口,帮助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深圳先后支持广西百色、河池建设73个产业园区,引导入园企业96个;积极引导193家企业到百色、河池开展扶贫,受益贫困人口15 万人,直接带动就业1万余人;援建扶贫车间197个,安排家门口就业1.38万人,范围覆盖624个贫困村。

  “以前是外出给别人打工,现在我有自己的产业了。”百色乐业县甘田镇板洪村村民黄景伟说。2018年,乐业县在深圳帮扶下建设猕猴桃脱贫奔康产业园,甘田镇全镇1544户6632人贫困人口按人均0.5亩参与产业园股权或管护受益分红,保障群众有可持续的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发展产业更应立足长远。在推动扶贫协作过程中,深圳注重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支持百色、河池各县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传统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等。

  去年,深圳市结合消费扶贫工作,将广西优质自然资源与深圳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了好机制、好产业、好产品、好渠道“四个好”的可持续消费扶贫模式,先后推动2批28个广西农产品评为“圳品”,进入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稳定的市场供给。

  强化劳务协作开展供需对接

  作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省区,外出务工是广西多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深圳等珠三角城市产业发达、市场用工需求旺盛,则是广西地区劳动力就业首选。

  自2016年以来,深圳先后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1526期,培训贫困人口5.8万人;帮助6.27万贫困人口在广东稳定就业,1271名贫困学生就读职业学校。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西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受阻,深圳众多企业则面临复工复产“用工难”问题。为此,深圳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按照统一组织、统一体检、统一免费包车、统一防护保障、统一跟车服务的五原则,共组织专列21车次、专车1597车次,点对点运输务工人员返粤返深复工,并帮助成立首个粤桂扶贫劳务协作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优化劳务协作模式,推动劳务协作精准对接。

  “我家里有一片小小的芒果园,学好专业以后可以帮助家里卖货增收。”来自广西巴马的黄秋梅说,得益于“深桂雨露直通车”技能扶贫项目,自己成为了深圳市携创高级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一名学生。

  作为东西扶贫协作人力资源建设基地,深圳携创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根据深圳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招收贫困生到深圳开展技能培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校校长伊俊宏表示,技能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贫困生学有一技之长,便可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用心用情奉献彰显深圳担当

  2020年11月20日,广西54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也意味着,深圳对口帮扶广西百色河池两市17县实现全部脱贫摘帽。这是粤桂两省区和深圳、百色、河池三市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包含了深圳扶贫干部人才的无私奉献。

  “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深圳始终坚持质量导向,层层把关、精挑细选、优中选优,将有情怀、有担当、有干劲、有能力的强手骨干和“单位离不开的人”,选派到最艰苦的地区。

  曾挂任广西靖西市委常委、副市长的深圳扶贫干部林华兴,出生于广西大化,在许多人眼里,他是“回家”扶贫,带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在工作。三年时间里,林华兴走遍了靖西291个行政村,挖穷根、寻发展,在石漠化严重的南坡乡,倾力帮助群众在石头缝里种出“金果果”,南坡乡为此立了牌子写着“兴边富民记党恩,脱贫不忘深圳情”。

  带着情怀奔赴八桂大地的深圳扶贫干部不止一人:得知田东县缺乏防疫物资,挂任田东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孟强紧急筹集物资,独自一人千里驱车前往田东;看到西林县农民养蜂方法落后,时任西林县副县长的陈文志身体力行养起蜜蜂,被当地群众称为“养蜂县长”;在“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大石山区,宝安区派驻大化县挂职干部邱其周以“不忘儿时众人帮、还报今朝扶瑶乡”的情怀,克服艰难险阻遍访大化县16个乡镇92个贫困村……

  五年来,深圳扶贫干部奔走于广西千山万弄之间,推动一个个帮扶项目落地实施。据统计,深圳累计投入46.65亿元帮扶广西百色、河池,累计选派干部95名、专业人才2000多人次,累计实施百色深圳小镇、深巴大健康试验区、东兰龙华高科技产业园等帮扶项目超过1000个。

  情暖八桂大地,共绘小康画卷。渡过了脱贫攻坚战的最后难关,深圳携手百色、河池踏上了新征程,继续前行迈向乡村振兴。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