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深圳书展11月27日启动,标志着本届读书月进入“书展时间”。
第二十一届深圳读书月总结分享会暨第二届深圳书展开幕式11月27日在中心书城举行。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聂震宁,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强,副市长吴以环等出席活动。
活动中,邬书林以《全民阅读与城市文明典范》为题作主题分享,他指出,深圳是率先提出并开展全民阅读的城市,是“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为使全民阅读更加持久有效地开展,深圳率先立法,出台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地方性法规,保障市民阅读权利。未来,深圳的全民阅读应当有更高追求,不断与时俱进,推向新的高峰。
围绕“读书让生活更加多彩,阅读让城市更有温度”的年度主题,第二十一届深圳读书月共组织开展阅读文化活动290项,首次走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共吸引近1000万人次参与。其中,中信出版集团作为主宾出版社组织开展年度观念剧院式演讲,吸引近3000万网友,获评“最具影响力活动”;深圳读书月小程序集多元功能于一体,获评“最具人气活动”;“深港共读,双城同感”深港青年阅读交流活动首次推动深圳出版、深圳选书大范围走进香港20余家实体书店,获评“最具创意活动”。此外,当天活动现场还为今年成立的深圳市书刊发行业协会举办了揭牌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届深圳书展也于当日正式启动,标志着本届读书月正式进入“书展时间”。11月27日至12月6日期间,来自全国500家优质出版机构的约20万种新书精品将亮相中心书城及外广场1个主会场、5个书城分会场及3个书吧分会场,刘震云、沈石溪、蒋方舟、伍美珍、刘同等名家也将到场与读者交流,打造便于市民参与的文化盛宴。
深圳读书论坛“在历史的天空下”对话嘉宾畅谈“城市与阅读”
11月28日,第二十一届深圳读书月读书论坛“在历史的天空下”对话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北区举行。活动邀请了国务院参事王京生、樊希安以及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围绕“城市与阅读”话题,就阅读对于城市发展、深入推广全民阅读以及读书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阅读是最基本的文化权利,是创新的动力
金秋送爽,书香宜人。在深圳,读书已是全民节日。如果说,20年如一日推动全民阅读是源于深圳对高贵人文价值的坚守,那么,如今已枝繁叶茂的“全民阅读”参天大树正散发着浓郁书香,滋养城市的每个角落。在对话活动中,3位嘉宾称赞深圳的“爱阅”气氛,也对未来推进全民阅读寄予厚望。
作为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在王京生看来,深圳的阅读氛围已成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但究其根本,推广阅读是为人服务。“文化工作的一切出发点是以人民为本,最终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文化权利。而阅读是众多文化权利中最广泛、最基本的一个。从自身需要出发,我们必须要满足绝大部分市民的基本权利。”他表示,阅读力决定创新力,一个民族的阅读能力代表了这个民族的竞争力。“数据表明,阅读指数与创新指数高度契合,世界上创新能力排名前列的国家,也是人均阅读量位于前列的国家。深圳是一座新兴城市,要不断走在前列,就必须具备一流竞争力,而阅读与学习便是提升竞争力最重要的途径。”
樊希安认为,从社会角度来说,阅读能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提升市民文化素质;从国家发展角度来说,自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已连续7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阅读是国家发展战略;而从个人出发,阅读能提高人生境界。
“深圳是一座乘着阅读翅膀飞翔的城市。深圳读书月,不是读书日、读书周,而是一年专门用一个月让市民读者沉下心来跟这座城市一起阅读、一起成长。这也让我意识到,阅读需要仪式感。”在陈平原看来,从一座被戏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到因为热爱阅读而赢得世界的尊重,深圳对阅读的坚持通过读书月播撒的种子破土成林,昔日的“文化沙漠”已变得郁郁葱葱。
不断创新阅读手段,丰富市民阅读生活
日前,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王京生认为,深圳在推广全民阅读中的努力有目共睹。
他表示,深圳不断拓展全民阅读服务阵地,加快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逐步落实“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规划布局,不断完善优化城市阅读空间。同时,深圳率先立法,保障市民阅读权利。2016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是国内城市第一部促进全民阅读的地方性法规。但阅读立法并不是针对市民的阅读行为,而是要求政府必须满足每位市民的阅读权利。“《条例》已实施4年多,应该有一份综合报告来监督落实情况。此外,应形成包括人大代表、市民读者等在内的监督力量,检验阅读立法的成效。”王京生说。
樊希安认为,书声出茅庐,文气满郊墟。读书,不应只局限于城市。“《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是对推动和保障全民阅读的支持。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阅读也将从改变命运转变为提升精神境界、提高自身素质、增加人生厚度。未来,人们更应因充实精神生活而读书。”
“每个人的阅读趣味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性别都不同,只有形成专业性、小众的、分层精细的阅读才能使阅读真正影响人们的生活。”陈平原期待深圳能出现以专题、趣味为中心的阅读团体。读者自觉地利用业余时间,分享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有志、有识、有恒,“以读书为用”
谈及为何读书,王京生借用曾国藩的话阐释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气质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就会不同。”他建议人们读书时要“有志、有识、有恒”。“读书要先大火煮再小火煨。读者可以先博览群书,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和方向再反复精读,慢慢在某一个领域细细揣摩,这样才能升华成自己的思想和智慧。”
“如果把手机阅读考虑在内,我们并不能说阅读比率越来越低,只是人们的阅读风格变了。因此,全民阅读应将重心从提倡阅读转移到提倡如何阅读,让大众了解什么是有效阅读才更有意义。”陈平原认为,读博物馆、读美术馆等视觉图像资料与读文字书一样重要。此外,他还表示,读者应相信自己的趣味,将阅读与人生经历相结合,作为解决人生困惑的重要途径。
樊希安则建议,读经典、读活书,把实践经验与阅读结合起来,不断促进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深圳书展香蜜湖简阅书吧分会场启幕
29日上午,第二届深圳书展香蜜湖简阅书吧分会场开幕式暨“蔡东小说与深圳摩登”分享会在香蜜湖简阅书吧举行,揭开了“书香雅韵·文满福田”主题书展的序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参加开幕式并致辞。
香蜜湖简阅书吧分会场以“书香雅韵·文满福田”为主题,依托福田区5个书吧,打造福田区全年不间断书展系列活动,包括10场主题书展、10场读书会、10场阅读交流会等,让更多市民可以近距离参与这一文化盛会。
白庚胜致辞时表示,深圳出版集团积极推动打造的书城、书吧阅读平台,让阅读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先行先试的阅读新理念和新体系,值得全国借鉴。中国作协将与深圳出版集团加强合作,让更多作家到深圳办讲座、做分享,共同推动全民阅读在深圳乃至全国的发展。
开幕式后,在“蔡东小说与深圳摩登”分享会上,小说家、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蔡东以“论小说的点金术”为主题,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小说创作的心得和感悟,并与读者现场互动交流。蔡东不仅在《收获》《十月》《人民文学》《当代》《花城》等文学刊物发表小说,还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十月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等,目前出版了《星辰书》《我想要的一天》等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