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首届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市委书记王伟中会见出席大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院士专家代表。
王伟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国家卫健委和院士专家长期以来对深圳改革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深圳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贡献。希望国家卫健委及院士专家继续支持深圳,加强与深圳在疫情防控、疫苗研发、新药研制等领域合作,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助力疫情防控,更好助力深圳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构建更为完善卫生健康体系,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院士专家代表表示,将充分借助此次大会平台,积极探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卫生健康政策、科技进展及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成效,更好把握卫生健康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本次大会以“科技创新助力新冠疫情防控”为主题,搭建“政策、学术、产业、资本、国际”五大交流平台,集中开展最新科技政策解读传播、最前沿科技学术交流、最优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等,共有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生物医药产业代表等约600人参会。
首届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深举办
11月27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深圳市卫健委承办的首届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深圳开幕。大会以“科技创新助力新冠疫情防控”为主题,总结“十三五”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的成果与经验,彰显我国科技支撑重大疫情防控的能力水平,研讨“十四五”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支撑健康中国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通过视频致辞,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等出席开幕式。
与会嘉宾在致辞中表示,我国通过实施“重大新药创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两个科技重大专项,极大地推动了药物创新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的建设,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为新冠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接下来,我们要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落实科技体制改革工作部署,在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取得新成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会并做学术报告,介绍了我国临床科技发展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高福、饶子和、谢晓亮、魏于全等两院院士以及来自科研院所、企业、投资机构、国际知名卫生健康组织的专家、学者,围绕科技创新支撑健康中国建设、科技助力新冠疫情防控、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国疾控预防体系、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等做精彩的主题报告。
钟南山:深圳疫情防控做得非常有秩序
钟南山院士接受记者采访。
深圳疫情防控做得怎么样?冬季流感和新冠防控感染的关键是什么?11月27日,在首届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发表“中国临床科技进展与新冠疫情防控”主旨演讲,对当前疫情、新冠病毒与冬季流感共同感染、疫苗研发等问题作出最新研判。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钟南山为深圳疫情防控点赞。他说,流感与新冠防控感染的关键是做好自我防护,他鼓励深圳乃至全国的科技工作者要继续抓紧开展新冠病毒科技研发,不要放缓科研的脚步。
“1000多人在开会,在很多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全世界新冠病毒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6000万,死亡140多万,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尽管我们现在1000多人的会议在这个会场开,在很多国家是不可想象的。”钟南山表示,我国疫情取得明显成功的关键,是“联防联控”和“人民至上”的指导思想。他认为,“联防联控”仍然是新冠防控的关键。
针对市民近期关注的冷链传播问题,钟南山认为,冷链传播外包装阳性完全可以分离,测阳性率可以达到50%,在-20度时,21天还可以看到病毒。“这是非常重要的传染线索,但有很多科学问题没有解决。病毒的来源是冷链、密闭环境,传播方式是吸入还是接触?病毒存活的时间有多长?可以引起传播的外包装浓度是多少?目前尚不明确,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做的。”钟南山说。
“流感与新冠防控感染的关键是做好自我防护”
随着秋冬季节来临,流感进入高发期。
“今年冬天要到了,我们要有一个检测手段,比较快鉴别到底是流感还是新冠病毒。”钟南山表示,流感与新冠防控感染的关键是做好自我防护,新冠防控措施使流感季缩短。新冠病毒在短期内并不会被彻底消灭,在阻断新冠病毒传播上,钟南山给出两个重要途径,一是一旦出现本土病例,局部地区的全民核酸检测十分必要(预防社区传播);二是佩戴口罩能有效预防传播,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可减少飞沫和气溶胶传播。
在谈到深圳新冠疫情防控时,钟南山说,深圳是境外输入病例比较多的一个城市,但是深圳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非常有秩序,而且对新的技术很敏感。 钟南山提醒,目前虽然感染的病例很少,防控形势也比较好,但全国的科技工作者还不能放松警惕,除了疫苗以外,其他科技研究脚步不能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