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我市47所普高同日举行自主招生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0-07-27 10:47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昨日,我市47所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同时举行,共计划招收初中毕业生2819人。今年我市普高自主招生首次将类别按自主招生一类、自主招生二类设置,并首次将区属高中和民办高中纳入。自主招生重点考查学生的拔尖创新潜质或学科(含体育、艺术)专长,且录取方式与中考成绩挂钩。

  自主招生学校大幅增加

  根据市教育局的批复,我市47所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昨日同步举行。其中:自主招生一类计划主要招收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或认同并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发展要求(含理工、人文社科等)的学生,计划招生1385人。自主招生二类计划主要招收具有体育、艺术专长的高水平运动队、艺术团或符合体育、艺术术科发展方向的学生,计划招生1434人。

  与去年相比,今年自主招生学校大幅增加,公办普通高中原体育、艺术特色团队和体育、艺术术科特色班,民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全部纳入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计划内统筹安排。今年还首次将区属高中学校纳入自主招生一类计划,新增红岭中学、翠园中学、育才中学、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龙城高级中学、龙华高级中学、人大附中深圳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开办的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也纳入自主招生一类计划学校,计划招生50人,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将进入学校首届“院士班”。自主招生录取安排在全市统一划线录取前进行,组织开展自主招生的学校应根据考生中考成绩和学校综合能力考核成绩统一折算为百分制后,按照相应权重比例(中考成绩占60%,综合能力考核占40%)合成总分,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对学生创新意识学科潜质进行全面考查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副部主任兼教务处主任刘盛举表示,今年该校自主招生一类的考查方式分为2种,即人机对话和小组面试。“人机对话,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化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试题难度较平时有所加大,考查面广;小组面试则侧重考查学生4个方面的能力,即创新意识和思维、交流合作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刘盛举说,该校小组面试共分5个面试组,每组6-7名学生,每个面试组由5名骨干教师组成评委团对考生进行考查。面试题型灵活多样,既有历史、地理常识题,也有文学鉴赏、结合深圳城市特点的阐述题。

  “一些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领导力、协调力、合作力,素质非常全面。”育才中学自主招生考试考务负责人周红杰介绍,为确保考核公平、公正,学校邀请校外专家组成了“评审组”,以人机对话、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科潜质、综合素质等进行了全面考查。考题涉猎学科、实证等热门的趣味性话题,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设立了五大领域20个要素的评分细则,可以全面衡量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科素养等特质。

  民办普高纳入自主招生计划内统筹

  为推动深圳市民办高中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今年市教育局将民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也统一纳入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内统筹安排。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面向AC类和D类招收18位优秀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分为科创、理工两种类别。该校的综合能力考核由材料评审考核、集体面谈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三个部分组成。

  深圳市建文外国语学校则举行小语种自主招生,共有来自全市各中学的近百名考生参加了此次考试。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考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并邀请校外专家评审全程监督。据了解,此次自主招生以面谈为主,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外语(小语种)的听、识、辨、模仿能力等。

新闻链接.gif

深圳以高质量教育发展提升市民获得感

  今年年初,深圳市政府继续以清单的形式,列出一系列民生实事,在这些民生实事中,教育领域位列最前。今年以来,深圳不断加大基础教育学位建设,统筹公民办学位安排,并通过新建、扩建、改建、扩班、扩容等方式,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6万个以上,全市义务教育学位供需总体平衡。

  今年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6万个以上

  目前,我市基础教育规模超过北京、上海,接近广州。面对就学压力逐年增加之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雨绸缪,不断加大基础教育学位建设。根据市政府民生实事和重点工作任务要求,本年度全市将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32所,新增公办中小学位4.6万个以上。截至目前,30所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大部分已经进入工程收尾阶段,正在稳步推进当中,确保今年9月顺利开学。今年全市义务教育学位供需总体平衡,但部分区域学位紧张。

  至于市民最为关注的公办普通高中学位问题,我市2020年高中招生计划发布,通过新建高中及原有高中挖潜扩招等方式多措并举,高中学位大幅增量扩优。全市学校安排高中招生计划8.5万人中,普高招生计划安排5.62万,较2019年增加6486人,普高录取率预计可达63%。其中,公办普高招生计划增加6047人,仅深圳中学一所学校,其招生计划就达到2140人,较2019年增加1340人。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表示,通过扩招,大大降低了录取门槛,让更多优秀学子能够有机会来深中读书,更大程度满足深圳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深圳市委、市政府送给市民的一份大礼。

  官方统计显示,一直以来,深圳学位供给持续攀升:“十三五”期间,全市规划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85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23.8万个以上,较“十二五”时期建成学位增加50%以上。2019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838.53亿元,其中基础教育投入561.65亿元,占比为66.98%。去年9月1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到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新改扩建146所公办学校,增加学位21万个,公办学位增幅达25%。2019年末,市政府出台《深圳市高中学校建设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将高中建设纳入民生重大工程,强力推进。6年将共计新增公办普高学位近10万个,届时公办普高录取率将达56%以上。

  年底实现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50%

  幼儿园学位方面,自2016年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深圳适龄儿童入园人数于近年达到高峰,幼儿园学位需求也随之激增。今年全市报名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约24万人,较去年增长12.9%。面对幼儿园报名儿童大幅增加,市、区教育局也通过新建、改扩建、扩班挖潜等多种措施,积极解决学前教育学位供需矛盾。今年全市新建幼儿园76所,新增学位2.4万个。其中,“民转公”的413所幼儿园在确保与去年相比不减少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挖潜小班学位9812个。经过各方努力,全市学前教育可提供24.3万个小班学位,总体能满足学位需求。

  2019年以来,深圳大力发展公办园,公办园数量大幅提高,公办园在园儿童数占比从原有的4%提高到37.9%。近两年来,我市学前教育公共投入大幅度增长,全市财政公共预算学前教育投入从2018年年初的20.79亿元,增长至2020年年初的72.1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86.28%。今年,我市将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步伐,确保年底实现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50%。

  高水平大学建设连获重要突破

  今年以来,深圳高等教育好事连连:3月25日,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连续上榜国际国内权威的大学排行榜单且综合排名迅速攀升;作为光明科学城的重点规划项目之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也将于今年投入使用。

  深圳抢抓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机遇,加快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通过引进办学与自办高校并举,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并重,高等教育步入快速发展车道,实现弯道超车。全市现有高校15所,全日制在校学生11.32万人,专任教师6999人,专任教师博士学位占66%。目前,已启动筹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海洋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音乐学院、深圳师范大学等新高校。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高等教育,努力构建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智力支持、文化引领。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