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地铁5号线全面开工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08-09-19 00:0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深圳地铁5号线将在2011年6月30日完成全部建设,实现开通试运行。昨日,从举行的“深圳地铁5号线BT合同签约仪式暨加快建设誓师动员大会”上获悉,5号线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今年以来共完成投资14亿元,占年度投资的66%,近期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副市长张思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地铁公司与中国中铁签订5号线BT合同,各参建单位签订了责任状。这是我市首例BT模式建设的工程,也是全国最大的以BT模式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深圳地铁5号线是深圳在申办2011年大运会时承诺的轨道配套交通项目,西起前海湾站,东止于黄贝岭站,跨南山、宝安、龙岗和罗湖四区,全长40.001公里,设车站27座,项目总投资约206亿元,其中BT部分工程价值约95亿元。按照规划,2008年是5号线建设的攻坚年,2009年为建设突破年,2010年为决战年。到2011年2月28日,5号线要完成土建、常规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6月30日完成全部建设,实现开通试运行的目标。据了解,5号线是构成深圳近中远期交通网的骨干路线,也是深圳“南北贯通,西联东拓”,联系沿线各站和前海、布吉、深圳北站三大交通枢纽的快速走廊,对缓解交通压力、提高轨道交通网络效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具有重要作用。

  张思平表示,5号线建设要有战略眼光,在建设中须用创造性思维、超常规办法,快速高效地建设。

 

 

创新管理模式成功推进地铁5号线建设

 

连续墙钢筋笼吊装。

 

民治站连续墙施工。

 

  40公里的轨道线路长度,三年半的工期,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外部环境,这些让地铁5号线成为深圳轨道交通二期工程中最受关注的线路。在如山般压来的困难面前,深圳再一次显现出敢闯敢干的本色,突破常规思路限制,首次通过BT模式建设地铁5号线,采用全新的管理理念、方式和制度,形成独特的“投融资——设计施工总承包——回报”的项目建设模式,成功推进地铁5号线的建设,并为深圳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创新开辟了新通道。

  5号线规模两倍于一期工程

  今年是深圳轨道交通建设的关键期和高峰期,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在建的5条线路,即2、3、5号线和1、4号线延长段,总长156.2公里,设站111座,总投资727亿元建设工点达260多个,这在我国地铁发展史上乃至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在五条线路中,地铁5号线又是最特殊的一条,不但线路里程最长、工期最紧、技术复杂程度最高,而且是我市首例采用BT模式建设的特大型工程,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以BT模式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地铁5号线全长40.01公里,设车站27座,车辆段、停车场各1处,主变电站1所,规模相当于地铁一期工程的两倍,并有多个综合换乘枢纽站,总投资达200亿元,工程规模巨大,资金需求量高。地铁5号线必须在大运会召开前投入运行,从试验段开工到开通试运行仅三年半时间,比目前国内地铁项目平均综合工期少6个月以上,工期十分紧张。地铁5号线存在软土、填土、地震液化土、花岗岩等不良地质,部分区段位于填海区,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全线有浅埋暗挖大跨径隧道,立交桥、房屋桩基托换工程,海积淤泥地层处理,高架桥现浇梁制作、下穿大量民用建筑、工业厂房和铁路等技术难题,施工任务非常艰巨。

  创造性采用BT管理新模式

  市地铁5号线建设管理办公室(5号办)主任、市建设局局长李荣强告诉记者,如果按照通常的项目建设程序和管理模式,根本无法保证全线按期通车目标的实现。经过多方调研论证,深圳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创造性地确定采用BT模式建设地铁5号线,通过各种创新加速推进地铁5号线建设。

  据了解,BT模式(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模式,是当今国际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领域中普遍采用的建设模式,可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控制工程造价,提升建设管理效率。然而,以BT模式开展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在我市尚属首例,在全国也还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有关部门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创造性地确立了具有深圳特色、符合地铁5号线实际的BT模式,即“投融资——设计施工总承包——回报”模式。

  这是一种创新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市地铁公司作为市政府授权的BT项目主办人,履行业主职责,BT项目承办人履行投融资和设计施工总承包职责,法律关系简明,职责定位清晰,既与现行的法律法规保持了衔接,保证了质量、安全、造价、工期四大目标的可控,又实现了建设工程投融资体制和项目管理体制的两大创新,在体制和机制层面,为提高地铁5号线的建设管理效能奠定了基础。

  推出十大举措实施“绿色施工”

  地铁5号线全面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记者昨日从市5号办获悉,将通过继续创新BT建设管理模式、推行设计施工总承包,实施“绿色施工”战略等十大举措,推进地铁5号线又好又快建设。

  【继续创新BT建设管理模式】地铁5号线采用“投融资——设计施工总承包——回报”的BT模式,拉开了大胆尝试和创新的帷幕,今后将继续围绕工程质量、安全、造价、工期监管和建筑业发展、科技进步等,大胆开展BT模式下工程项目投融资体制、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等的改革和创新,大胆开展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的探索和实践,向创新要进度,向创新要效益。

  【推行设计施工总承包】改变设计、施工相分离的传统建设管理模式,提倡集成化管理和为施工而设计理念,整合设计与施工环节,推行设计施工总承包。市5号办、市建设局牵头组织制定了《关于我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改革的试点方案》,颁布实施了《深圳市地铁5号线BT项目施工图设计及审查管理办法》,将有利于设计与施工的统筹和衔接,形成优化设计和为施工而设计的机制,节约资源和能源,保证质量和安全,控制工程造价和工期。同时,也有利于建筑业企业向集成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做强做大建筑业。

  【创新工程监管模式】在紧约束条件下开展BT建设管理及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创新,对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管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政府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变目前工程监管中“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被动局面;将围绕法律法规、审批制度、行政职能等,创新与工程建设相适应的行政监管方案,为工程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及时、便捷的行政监管和服务。

  【落实目标责任制】在BT项目中,参与建设管理的主体众多,除传统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5大建设主体外,还包括BT项目主办人、BT项目承办人。地铁5号线建设将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将工程建设的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在昨天的5号线合同签约仪式和誓师大会上,各单位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并按责任状定期检查完成情况。这有利于强化各方责任意识,提高各方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

  【促进建筑工业化】针对地铁5号线施工线路比较长、工程内容相对单一、设计标准容易统一、由一个企业总承包的特点,地铁5号线在主要构件的设计和施工上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成品化安装。这既是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的现实需要,也是整个建筑业实现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实施“绿色施工”战略】地铁5号线将大量采用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以四节二环保(即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与环境保护、施工用地保护)为核心,体现循环经济要求,实现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绿色施工将由民用建筑项目推广到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贯穿地铁5号线建设全过程。

  【强化质量责任制】从政府监管部门到各责任主体,将采取强有力的管理措施来确保地铁5号线工程的施工质量,包括:统一全线质量管理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从各责任主体方抽调人员成立QC小组,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实施监测;采用质量检查手册,检查记录各责任主体在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行为;倡导样板先行,树立典型,全面推广;进行交叉检查、定期评比、奖优罚劣;执行严格的材料检测制度;实施从业人员预选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质量监管机构贯彻落实监管与服务并重的理念,为地铁5号线工程质量建设服务。

  【推行平安卡制度】“平安卡”是记录建筑工人上岗及安全教育培训等有关信息的IC卡,信息内容包括个人基本社会信息及安全管理信息,它既是建筑工人的“上岗证”,又是建筑工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护身符”。在地铁5号线建设中将全面推行“平安卡”制度,全部劳务人员要先培训后上岗。这有利于解决农民工安全培训的难题,提高建筑劳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建筑工人自觉遵章守法、自我保护、合法维权;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好解决劳资纠纷的问题;有利于推进建筑业使用专业劳务队伍的用工制度改革。

  【推行安全文明措施费清单制度】安全文明措施费在我市各工程中已实现不可竞争和专款专用,但实际效果并不乐观。为了保证地铁5号线建成一项和谐、平安工程,将在该工程上首次推行安全文明措施费清单制度,即将施工安全文明措施费按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分解,以清单的形式予以明确,并以此作为考核支付安全文明措施费的依据,承包商只有落实了具体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才能获得该项费用。

  【实施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工地】加大科技创新,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以科技为先导,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为在地质复杂条件下快速修建地铁5号线工程创造条件。在地铁5号线项目建设中,将全面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实施动态监控。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及时掌握各工地现场的施工情况。通过网络进度计划,全面优化关键路线上的资源配置。特别是针对地铁施工安全事故易发的问题,利用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判断和预警,保证地下施工的安全。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