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第十一届深圳读书月今日开幕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10-11-01 10:13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图书漂流”成鹏城阅读时尚。


读书月塑造了城市卓尔不群的气质。


满城书香。


“诗书传城”,中学生在读书月上集体朗诵。


潜心阅读。

  今天,深圳读书月将迈上它的“第十一级台阶”。

  读书,又一次成为这座年轻城市的主角。深圳人将在403项主题活动中,再次用阅读这种古老而温煦的方式,聆听文化的钟鸣。

  读书月创立以来的10年,正是深圳的城市气魄不断成长、人文气质更加鲜明的十年。十年不辍的书香浸润、含英咀华,令阅读成为深圳的重要文化标识和精神符号。

  2010年的读书月,将注定是一个新的时间坐标——承前而启后,继往而开来。新十年的读书月发展规划即将发布,这座城市的文化梦想将再度启程。

  一个城市的阅读史,折射着城市精神发育、心灵成长的历史。好书奇文可以“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摩挲书页、捧卷而读,正是深圳人澡雪精神、涵育气质的重要方式。这座城市的文化根系,便是在那有形有质的书页中显现出了它的精神血脉。

  11月是一种提醒,提醒深圳人别忘了用读书来涵养自己的心灵;11月是一段不容虚度的旅程,让人放慢步伐,流连那字里行间的生命风景;11月又像是一次精神的修行,人们在阅读与冥思中洗礼着城市的灵魂。

  书· 成长:让每个人啜饮文化甘露

  梅林一村的居民刘荻家,每个月都有个“不插电日”。每到这一天,他们便关掉电视、电脑,全家人一起读书,并轮流讲故事,体验返璞归真的宁静。

  上步小学的语文教师赖俭,和丈夫共同制定了一个睡前阅读计划,每晚读书一小时,让丈夫和自己成为了书友,其乐融融,其情堪羡……

  这都是发生在深圳普通市民家里的一幕幕真实场景。2000年11月深圳读书月创立以来,一年一度,深圳人与书籍相约,同赴一个知识盛宴;一年一度,深圳人与知识相约,共享一番读书的愉悦。在读书月的推动下,无数深圳人卸下世俗的烦扰,给阅读腾出更多的空间,快乐地读书,诗意地栖居。阅读,正在成为深圳人的一种生活自觉。

  记者留意到,如今许多深圳市民的钱包里除了各大百货商场的贵宾卡、购物卡,往往装着一两张深圳书城的购书卡、图书馆的借书卡。对他们来说,读书,并不是高堂之上独有的雅事,深圳读书月让读书渗透到了每个阶层的市民,人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啜饮文化的甘露。

  深圳爱书人郭峰用认为,本届读书月的主题“文明公民,阅读为荣”意在提醒着阅读的价值。他说:“能够享受阅读的人的内心必然很丰富。他能够淡泊名利,把生活看得通透,那种莫名的快乐只有自己知道。”

  读书月是一个无隔阂、无障碍的知识大平台,所有人在这里没有身份之别,他们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读者。

  在这座城市,有的人以书为梯——

  17岁的翠园中学学生韩淑娴,从初二开始便参加读书月的校园写作比赛,还和同学一起做了深圳读书人群调查,发布了调查报告。在参与过程中,韩淑娴自己真真实实地受到了书香的浸染。从看书到写书,如今,她的小说《带不走青山绿水》已出版,受到贾平凹、曹文轩等作家的好评。

  宝安区打工作家戴斌当过搬运工,蹬过三轮车,卖过豆腐,做过保险业务员。然而,当他的几篇习作在读书月打工文学论坛上受到专家注意和推崇后,极大地鼓舞了他的信心。他以自己身边的生活为原型,写出了《我长得这么丑容易吗》、《深南大道》等代表作。如今已是宝安区一家文学刊物的主编。

  在这座城市,有的人以书为粮——

  昨天的中心书城,本届读书月推荐书目展台提前推出。家住梅林四村的小学教师濮惠锦除了将10种书目悉数购得之外,还根据新推出的优秀中学生推荐书目为自己的孩子买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等书。她说,从首届读书月开始,每年的推荐书目几乎成为她全家的购书指南:“十年一贯的读书月根本性地改变了我的阅读观,让我读书的广度、深度都大大拓展。如今,书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思维和生活。”

  在这座城市,有的人以书为伴——

  市民李松璋有上万册藏书,但每当需要一本书时,他都能在一分钟内准确无误地把书找到。问他如何能记住每本书的位置,他说:“我每周都会抽出一天来为它们拂尘,每本书的位置早就烂熟于心。那一刻,有种老友之间莫逆于心的快慰。”

  对深圳作家吴君来说,读书月扩展成了读书年。她说:“我非常享受躲在家里看书,与大师相遇,与他们那个时代相遇,默契处与他们会心一笑。这让我的生活变得沉静而平实。”

  在这座城市,有的人以书为媒——

  腾讯公司的杨旭近日刚被公司派往北京工作。他说,自己最不舍的就是读书月论坛。那年,金庸到深圳读书月论坛演讲,杨旭和女朋友因为同时瞄上了一个位子而结缘。一起买书、读书、听书、论书,书与爱同在,成为他们感情的最好系带。“北京也有不少的论坛,但我再也没有那种感觉了。”杨旭说,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再坐在深圳图书馆报告厅里,听一次读书月论坛。

  书香的因子深深地渗入这个城市的每个居民身上,读书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0.3%的深圳读者认为读书月刺激了自己的购书欲望;65.7%的读者认为读书月产生了良好的读书气氛;61.2%的读者表示在读书月举办期间,他们的读书时间比平时有较大增加。

  在深圳,人们在阅读中领悟,在探讨中思考,通过读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谐,接受知识清泉的灌溉。一种求学问道的氛围油然而生,以智能型、创新型、力量型为标志的文化生态正在这座都市里落地生根。

  书· 品牌:读书月胸前的闪亮“徽章”

  深圳中心书城企划部经理王泽美最近很是犯愁,这是因为书城南北两个大台阶的场地严重“供不应求”。“以这个周末为例,两边的大台阶从上午九点开门一直到晚上打烊,一天分别要安排四场以上的活动。可以说没有一刻是空闲的,活动主办方提前两个月预订都不一定能订到”,王泽美说。

  由于书所带来的人气和文化气息,如今的中心书城大台阶已成为城中最热门的文化活动举办地。过去十年,读书月带动并创立了一大批知名文化品牌活动:从深圳读书论坛、中外经典诗文朗诵会、藏书与阅读书目推荐、“诗歌人间”,到年度十大好书评选、书香家庭评选、赠书献爱心、海洋文化论坛……这些读书月的子活动,成为一种阅读的有效延展,传播知识,传递信念,令“大文化”的概念在读书月的带动下衍生、扩展、成熟。

  如果把深圳读书月比作深圳城市文化的一位形象代言人,那么这些读书品牌活动就是这位形象代言人胸前的一枚枚闪亮的徽章。

  每一届读书月,深圳都在开创着阅读的新形式、新境界、新局面。读书是文化创新的起点和基石,这些品牌文化活动则从更加多元的向度反哺了读书。文化自书页而生,又不限于书页之间,而是在谈文论道、交流融合中呈现出更加活泼的姿态。

  2001年11月10日下午3点,深圳商报国际会议厅,当时85岁高龄的一代通儒饶宗颐虽身有微恙,依然带着微笑出现在深圳读书论坛上。作为最具影响的读书月品牌活动之一,深圳读书论坛由此有了一个标高醒目的开始。

  金庸、王蒙、余秋雨、余光中、阎崇年、唐浩明、二月河……60多位文化大家先后登上读书论坛。2005年,读书论坛又衍生出高端对话品牌“在历史的天空下”。在这片“天空下”,大师们唇枪舌剑,妙语迭出。

  聆听大家声音,激荡思想火花,分享智慧人生,这样的“另一种阅读”让深圳人欣喜而自得。在面对面的交流和碰撞中,人们的思想火花在迸发,心灵得到熏陶,谈文论道新时尚,塑造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800年前岳麓书院“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的佳话,又在这个热爱读书的城市不断上演。

  家庭是城市最基础、最活跃的细胞。在读书月这样的知识盛宴上,自然少不了众多以家庭为主角参与的读书活动,其中重头戏当数“十大书香家庭”评比。该活动创立于2002年,以推动阅读走进家庭、融入生活为目标,从遴选十大优秀书香家庭到讲述市井间的家庭读书故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市民化、个性化延伸和拓展,直到今年评选深圳30年书香人家,成为被无数市民关注的活动,将阅读的根须深深扎进每个家庭。

  “今天,你漂了吗?”无需购买,无需押金,无需借书证,就能读到各种图书,再将书“放漂”,传给下一个读者……风靡欧美的“图书漂流”,从2006年起成为鹏城新的阅读时尚。自2007年创立的“诗歌人间”活动独辟蹊径,将诗歌从冷门变为热门,在读书月中为那些渴望超越俗常生活的人们展开了“心灵的卷轴”。而立足于深圳滨海城市特色的海洋文化论坛,以开放的姿态拥抱蓝色文化,亲近滨海文明,在国内创出了品牌和声名。

  这些品位高屋建瓴、姿态却谦和可亲的文化普及活动,成为人人可以品尝的思维盛宴。在读书月中,阅读不再是单一的面孔,而是展示出多样的姿态,人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主人。一个个质地坚实的品牌活动,令不同界域的文化之间筋脉相通,串起了完整的城市精神链条。

  书· 城市:不折不挠的文化攀升

  在深圳百花二路的街角处,有一家看上去一点都不打眼的书吧,名为“物质生活”。和深圳读书月一样,它也迎来了创立的第11个年头。并在这一年获得了“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人文书店”称号。

  当初,几个志同道合的书友东拼西凑开起了这家书吧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将利润微薄的书占去近一半营业面积的小店能够坚持到今天。记者每次驱车路过那条小街,都能通过明亮的玻璃窗看到人们或埋头静读、或倚着书堆谈天的身影。

  书吧主人晓昱对记者说:“如果不是深圳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城市阅读的气氛越来越浓厚,这家书吧绝对不会开到今天。”事实上,深圳不仅有着读者川流不息的大型书城,如物质生活、澄莲阁、尚书吧这样的小型书吧也越来越多,成为这座城市书香风景的温暖印证。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不仅是对人而言,对于一座城市更是这样。书香飘溢的城市往往是居民知书明礼、安居乐业的和谐之城,书香浸润的城市往往具备高屋建瓴的精神气度。从“诗书传家”到“诗书传城”,读书月为深圳营造了一种崇知重智的社会心理,塑造了城市卓尔不群的气质。

  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曾经对本报记者很有感触地说起他来深圳出差的“一件小事”。某个晚上,他散步到中心书城,周围很多楼房灯光已经熄灭,而中心书城的“星光阅读栈”内依旧灯火通明,不少读者在捧书而读。此情此景让他特别感动。他说:“因为读书月,深圳拥有了一段静美时光。”

  在一些人看来,像深圳这样经济高度发达、生活节奏飞快的城市,那滚滚奔涌的城市洪流往往存在着一种“反读书”的力量:这里的节奏是急促的,而阅读则需要舒缓有致;这里的人群是忙碌的,而阅读需要足够的闲暇;这里的气氛是外向的、喧嚣的,阅读则要求内向与安静……

  然而,2000年以来的十年间,也就是深圳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这十年间,深圳却用读书月这样一种形式,在繁忙的都市中辟出了一块文化净土,营造出了“满城飘佳句,相逢说读书”的动人情景。这是一座热爱读书的城市,18年来人均购书量全国第一。深圳读书月让外界在经济指标之外更多地从文化指标上考量深圳。

  曾经两次登上读书月论坛的武汉大学教授赵林由衷地说:“我曾多次来过深圳。从前的深圳,激情而莽撞,左冲右突,步履匆匆;如今的深圳,我嗅到了更浓郁的书香,比以前恬静了,安适了,工作与生活找到了一种平衡。深圳人将读书月这种社会化的群体活动内化成个人的一种习惯性行为,开始关怀自己的内心。”

  “读书随处净土,闭户即是深山”,作家扬之水在应邀参加深圳读书月后感动地写下了这样的话。确如其所言,深圳依托读书月,在繁忙的都市中辟出一块净土,将许多人从酒吧、歌厅、商场拉回了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世界中。

  书· 未来:新高度决定新视野

  “新起点·新高度”、“爱青工·重基层”、“我阅读·我成长”、“新阅读·新视野”、“抓创新·促提升”,从第十一届深圳读书月推出的这五大板块中,不难看出今年读书月的核心关键词毫无疑问指向一个字——新。

  读书月创立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创新的步伐。几乎每一届读书月,都会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崭新品牌活动惊艳亮相。这些资深的品牌,也同样不断谋求着自身的变革。

  过去十年,深圳读书月拾级而上,不断超越自身。而未来的十年,读书月要攀登的是一座新的山峰。过去的骄傲,都藏在心里。面对着未来,深圳萌生着新的豪情。

  新起点,就在脚下。需要一步一个足印,将书香之路延伸到远方。

  今天,深圳将出台《深圳读书月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这是一项剑指未来的城市文化十年方略——市民图书阅读率从2009年的64.1%提高到75%,接近世界领先水平;读书月重点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总参与人数达到1200万人次;常住人口人均出版物购买金额、人均图书馆藏书册数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倡导并实现市民“每人每天阅读1小时”;争取成功申办“世界图书之都”……里面的每一个目标都足以激动人心,足以鼓动书香之城前行的动力。

  新高度,将拓宽深圳读书月的发展格局。

  谋求新高度,需要新突破。今年读书月的许多主体活动都加大了创新的力度,拓宽发展格局。为了将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推向全国,在以往评选十大好书和十大阅读热点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年度特别推荐、年度作者/译者、年度出版人、年度出版社等四项年度致敬项目,并将颁奖典礼北移京城。

  “书立方”活动是本届读书月的又一创新,将精选一部经典书籍进行多样化的立体阅读,包括舞台剧、专家解读、探访作者故里和故事发生地等。而“诗歌人间”也选择陆游去世800周年——“诗脉远续,向陆游致敬”这一主题来探讨当代诗歌与古典诗歌传统接续与发展的话题,并独创性地推出诗剧《红酥手》这一新形式。

  新阅读,成为深圳读书月将重点关注的新领域。

  新兴的电子媒介已经成为深圳人随处读书、陶冶身心的重要补充。但电子阅读也泥沙俱下,加强推广的同时也需要合理引导。为此,今年读书月将推动数字阅览室进企业、进基层、进社区,倡导书香文化的全民阅读网将全面上线,并举行网上图书漂流和网上书友会。E读站、读书带头人全城试点和阅读博客大赛等活动都将利用网络平台,变革阅读方式,缩短阅读距离,让新阅读引领新风尚。

  新视野,将把读书文化的雨露播撒到深圳每一个角落。

  今年,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为深圳的发展充分拓宽了空间,也对深圳读书文化的普及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区一体化要求公共阅读一体化,而公共阅读一体化则强调均衡发展。本届读书月将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扩大活动视野,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中心区域外的地区和阅读人群,更加深入基层和民间,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增强读书月的影响力。

  往届的深圳读书论坛一般都在罗湖、福田举行,今年则将不少场次设在宝安、龙岗的图书馆。读书月有四分之一以上的重点活动都在宝安、龙岗举行,而且各区至少有一项活动被纳为全市重点活动。

  由上一个十年迈向下一个十年,深圳由书香而生动,因阅读而骄傲。书香的浸润令这座城市“内外兼修”,并有力地带动了全国性读书热潮的形成。那些书香四溢的细节,那些充满智慧的声音,都令这座城市骨骼清奇,气宇轩昂,精神的高度决定它在通往未来的行程中继续领航。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