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二〇二三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深圳举行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3-09-22 11:32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昨天,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2023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主题为“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演讲。论坛开幕前,肖捷会见了出席论坛的中外方主要嘉宾。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及巴基斯坦参议院人权理事会主席瓦利德·伊克巴尔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姜江主持开幕式。

  肖捷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愿同各国一道,落实好全球发展倡议,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希望各位议员更加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成为中外友好交流的参与者、务实合作的推动者、民心相通的促进者。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在致辞中表示,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希望大家通过此次论坛跨越制度、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加深相互了解,凝聚发展共识,分享发展经验,共同致力于实现更有动力、更为协调、更加绿色和包容普惠的发展,为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骆文智在会上介绍了深圳发展的经验。他表示,深圳将坚持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更多“深圳经验”“深圳智慧”。期待与世界各国、各城市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携手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新挑战。

  瓦利德·伊克巴尔表示,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以自身行动和成就为全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榜样。当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各国重建信任、重振团结,共同为实现和平、繁荣、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加速行动。

  本次论坛设可持续发展与民主法治建设、可持续发展与基本人权、低碳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合作、可持续发展与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与和平发展道路六个分论坛,来自五大洲17个国家近30位外国立法机构代表和多位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地方人大常委会代表出席论坛。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光权,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贞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靖,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重庆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赵世庆等参加论坛活动。

转存图片

17国议员与多位人大代表聚深共话可持续发展

9月21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2023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五大洲17个国家的近30位立法机构代表和多位中国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代表出席论坛。

  在21日举行的2023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中,来自五大洲17个国家的近30位外国立法机构代表和多位中国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代表汇聚深圳,围绕民主法治建设、基本人权、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合作、文化建设、和平发展道路6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外方代表纷纷表示,深圳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45年高速发展的缩影,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期待借鉴中国发展经验、加强对华合作,增进各国立法机构政策沟通和立法交流,共同应对人类挑战,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早日实现。

  全球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

  “我们需要全球合作和全球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全球性的问题。”新西兰前议员,前贸易部长、气候变化部长蒂姆·格罗泽说,“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我接受邀请来到这里,因为我相信,在如此多的贸易和可持续性问题上,合作是唯一出路。”

  在蒂姆·格罗泽看来,在深圳举办这次论坛是正确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从1972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已经来过中国三四十次,这次是第三次来到深圳。“深圳是一个典型代表,是展示中国发展的最佳例子。”蒂姆·格罗泽说。

  “我们应该坚定信念,加强合作团结,打开开放的大门,尊重对话和观点的多样性,保持多方合作、对话和开放。”巴拿马国会议员、国会外事委员会秘书长费尔南多·阿里尔·阿尔塞在文化建设分论坛中提出。

  “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合作”

  “从令人印象深刻的经济增长到对可再生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可谓非同寻常。”斯里兰卡自由党议员、斯议会委员会副主席安格简·拉马纳坦认为,中国致力于减少碳足迹和开发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值得赞扬。

  安格简·拉马纳坦在创新合作分论坛中提到了论坛前参访比亚迪的经历,比亚迪的创新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参观比亚迪期间,我们见证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变革。”

  “各国必须本着合作精神团结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合作。”他说,当我们与那些卓越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携手时,我们可以获得最佳实践、创新解决方案和经验智慧。

  “这次来深圳参观了比亚迪,未来我们可以在新能源领域合作。”智利众议员、社会融合党所属“广泛阵线”联盟众议院党团主席贡萨洛·文特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参访比亚迪的感受。他说,深圳电动出行非常发达,智利是锂矿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希望未来能够在技术上开展合作。“我们惊叹于中国政府在推进新能源产业方面做战略规划的能力,希望借鉴中国经验,在政府层面多做规划,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俄罗斯国家杜马(下院)教育委员会主席奥莉加·米哈伊洛夫娜·卡扎科娃也通过参访行程看到了深圳在绿色环保方面的很多创新技术,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创新在环保和低碳领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非常支持在低碳和环保领域能采取更多的创新技术”。

  这是奥莉加·米哈伊洛夫娜·卡扎科娃第一次来到深圳,“在和议员们的沟通中,我们都认为深圳是非常有潜力的城市,展现出强大的发展能量,也体现出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她看来,深圳是发达、美丽、极具潜力的城市,深圳的发展经验值得学习。

  生态环境保护的全球实践

  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关系着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分论坛中,议员及人大代表分享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

  “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环境,给子孙留下赖以生存的保证。”阿尔及利亚国民议会议员、国民议会阿尔及利亚中国友好小组副主席、前国民议会副议长瓦希德·阿勒赛义德·谢赫分享了阿尔及利亚因地制宜开展能源转型的经验。作为非洲第三大产油国,阿尔及利亚仍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新法律,计划大力开展太阳能和风能项目,还通过国家发展战略开发氢能源。

  泰国上议员素拉蓬·素万纳阿说,泰国引入了生物循环和绿色经济,开发生态友好的服务。他认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各方共同合作:议会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广绿色产业的生态、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通过行政、立法和学界的合作,宣传绿色办公的理念;强化企业家环保意识加强研发和投资,从而实现共同努力和互利互惠。

  全国人大代表、国众联建设工程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西勤是碳排查核查员,也是一名测量师。如何丈量生态环境保护的尺度,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她表示,深圳推出一系列碳普查文件,在推动碳交易和碳普惠方面有巨大的创新。在企业里成立碳达峰研究中心,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碳市场的评估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还承接了碳配额价值评估研究的课题,进行碳配额评估定价的研究,参与了生态价值的测量。“深圳应以先行示范的担当作为持续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