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立内地个人II、III类银行账户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在前海合作区试点开展信用卡远程视频面签……7月10日,记者获悉我市《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实施。
按照提升深港金融合作水平、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本原则,《实施方案》提出六大方面共115条具体任务,并责任分解到各政府相关部门。
推进前海开发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改革开放重大举措。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中发〔2021〕22号),为前海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广东省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动《意见》各项改革举措顺利落地,全面强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合作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功能,支持香港融入国家金融改革开放新格局,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前海管理局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已经深圳市政府同意,以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
记者了解到,《实施方案》提出六大方面共115条内容。
在“优先开展服务民生领域的金融创新”方面,提出22项具体任务。主要内容包括:稳步推进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立内地个人II、III类银行账户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在前海合作区试点开展信用卡远程视频面签;支持前海合作区内符合条件的港资小微企业在500万元人民币的限额内从境外银行获得人民币贷款;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资产管理机构与中资金融机构合作,在前海合作区发起或参股设立合资理财公司;研究探索在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在前海合作区范围内降低香港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等措施。
在“深化深港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提出25项具体任务。主要内容包括:支持前海合作区的证券公司申请跨境业务试点;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债券平台;加快在前海合作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并按程序开业运营;推动香港有限合伙基金(LPF)与前海合作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试点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支持前海合作区QFLP管理企业在给定额度内灵活调剂基金规模;支持前海合作区符合条件的机构开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等措施。
在“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提出27项具体任务。主要内容包括:支持符合金融控股公司设立情形、条件成熟的企业集团在前海合作区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支持跨国公司在前海合作区率先设立财资中心;研究探索在前海合作区内推出个人本外币收支一体化管理创新试点;便利前海合作区内企业在真实业务背景下灵活开展跨境融资,放宽前海合作区内企业境外放款限制;推动内地与香港两地移动支付场景互联互通,便利香港居民在前海合作区使用移动电子支付工具进行人民币支付等措施。
在“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方面,提出23项具体任务。主要内容包括:推动建立深圳市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深港两地企业在前海合作区开展飞机、船舶、汽车等融资租赁业务;鼓励推动前海合作区保险机构发展航运保险、航运再保险等业务;推动商业银行在前海合作区设立科技支行,创新差异化科技信贷服务模式;推动前海合作区金融机构参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和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等措施。
在“加强深港金融监管合作”方面,提出7项具体任务。主要内容包括:推动深港两地金融管理部门在前海合作区建立紧密的跨境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加强深港两地金融管理部门人员相互交流;加强对监管科技的研究与应用,利用科技手段赋能金融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体系建设;探索建设智能化的金融监管系统,加快金融监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措施。
在“保障措施”方面,提出11项具体任务。主要内容包括:按程序将前海合作区既有相关支持政策覆盖到前海合作区“扩区”后的全部区域;对效果好、风险可控的经验,协助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复制推广至全国其他地区;推动设立深港青年金融机构实习计划;深入推进“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设立深港金融创新发展委员会,承办深港金融论坛等措施。
前海:海陆空齐发力外贸动能足
“瓯洋007”海工平台船舶正式交付,具备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安装运维能力;珠江口东岸的妈湾智慧港,巨大的红色智能远控岸桥,正在为远洋货轮装卸集装箱;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停机坪上客机货机运输繁忙……
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前海坚持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深化深港合作,以海工船舶租赁、前海综合保税区、深圳机场港区作为突破口,不断推进“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海陆空齐发,强力助推我市外贸发展。
高效专业服务促进蓝色经济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妈湾智慧港时看到,妈湾港虽然一片繁忙景象,但在现场几乎“空无一人”。原来,在“5G+”技术加持下,妈湾港实现全景监控、无人驾驶应用、无人机安防巡检等应用落地,已由传统散杂货码头升级改造为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第一个应用5G专网的智慧港口,更是国内“5G+港口”创新的第一批试验田,助力港口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智慧港口的“深圳样板”,妈湾智慧港的成功经验已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在辽宁港口集团的“大窑湾·智慧港口2.0”项目,妈湾智慧港助力该港口数字化转型发展。
作为港口操作系统领先技术,“招商芯”也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招商港口与希腊塞萨洛尼基港务局于2020年签约,在欧洲市场率先使用“招商芯”核心组成部分CTOS系统,作为解决方案进入欧洲市场的示范和推广窗口。
“前海是全新规划、全新建设的产业空间,可以有效满足各种海洋企业个性化需求。我们计划定制10米水深的试验水池、荷载2000兆牛的疲劳试验机等,为海洋高端装备的大型部件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服务。”青岛海检集团深圳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青岛海检集团与深圳盐田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前海共建国家海洋高端装备公共服务平台,公司业务落地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前海相关部门的服务产业、支持企业的高效和专业。
近年来,前海大力发展以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技术、航运金融、航运服务为代表的蓝色经济。目前,前海正做大做强海工装备、滨海旅游等产业,推动海洋生物、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聚力打造千亿级、万亿级海洋产业集群。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前海注册航运企业400家,涉海企业3400家。
持续推动“保税+”业态创新发展
“入驻综保区不久,我们就收到了前海管理局支持我们在区域内开展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试点的复函。”慧镕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玉娇说,正是在前海的支持下,慧镕电子可针对不同的维修服务需求提供配套解决方案。
今年1月,前海推出的“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综合保税维修服务”入选了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最新综合规划与政策典型案例,该成果依托前海综合保税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及国家支持保税维修业务的政策优势,引入相关企业,推进高起点、高附加值的通讯设备保税维修业务。
近两年来,前海吸引了一批重点企业入驻开展跨境电商、保税检测维修、保税研发等业务,并在支持建设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围网内设立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今年5月,设立于前海综合保税区内的KDP亚洲测试中心正式开业,标志着全市首个保税研发与测试中心在前海正式落地,进一步完善了前海综合保税区构建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及销售服务“五大中心”的战略版图。
实际上,早在2022年11月,KDP亚洲测试中心启动试运营,走通了全市首单保税研发模式。前海综保区以“五大中心”建设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路径,持续推动“保税+”业态创新发展,在稳步发展保税物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保税展示交易、保税检测维修、保税融资租赁、保税加工等新模式,取得新突破。
高水平构筑空港经济
前海机场及周边片区堪称是前海合作区的“流量担当”。这里有生机勃勃的繁忙空港,建成“空铁联运”的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实现高铁站和航站楼无缝衔接。此外,连接珠江东西两岸、24公里长的深中通道将在2024年建成,规划在深圳侧的深中通道门户片区,未来将加速交换东西两岸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海关探索实现‘登机口’前置,将航空物流集拼、查验、打板等环节前置到前海综合保税区,实现前海打板、机场直放。”深圳宝安机场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预计可降低30%物流成本。
事实上,前海“扩区”后,深圳机场港区地理优势尤为突出,国际物流片区初显集聚效益,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完善,配套服务业稳步发展;依托“空港+保税+会展经济”的叠加优势,深圳机场港区临空经济潜力巨大。
今年以来,深圳机场已新开5条、加密4条国际货运航线,其中包括多条跨境电商空运专线,深圳机场国际和地区货运通航点达到35个。今年1-5月,深圳机场货运发展优于全国主要机场,其中跨境电商业务量同比翻倍,充分展现深圳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城的旺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