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2022年度深圳“十大法治事件”“十佳最美政法干警”评选结果揭晓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3-05-18 11:3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5月17日,2022年度深圳“十大法治事件”“十佳最美政法干警”发布仪式举办,现场发布“十大法治事件”“十佳最美政法干警”评选结果,并为获评单位和获评人员颁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余钢出席活动并讲话。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国周,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赵菊花,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小东出席活动。

  记者从发布仪式上获悉,深圳出台国内首部全面构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重大立法《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深圳检察在全国首创“检察工作未成年人保护标准体系”、深圳公安“局长信箱接诉即办”、深圳成立港澳律师深圳执业服务中心助力港澳律师融入内地律师体系、深圳法院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获评第六届“法治政府奖”等事件获评2022年度深圳“十大法治事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尹伊、罗湖区人民检察院周强、市公安局龙岗分局黄小州、深圳监狱黄利才等获评2022年度深圳市“十佳最美政法干警”。

  余钢在讲话中强调,“十大法治事件”有力彰显深圳以法治推动改革、以法治促进发展、以法治服务民生的使命担当,“十佳最美政法干警”生动展现了深圳政法队伍的时代楷模、时代正气、时代风采。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锚定“法治城市示范”战略定位,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受到表彰的楷模为榜样,加强改革创新、示范引领,深入推进平安深圳、法治深圳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特区政法工作新篇章。

  据悉,深圳“十大法治事件”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10届,“十佳最美政法干警”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7届,是深圳法治建设的宣传品牌和靓丽名片。今年,两项评选活动在评选方式、宣传途径、结果运用等方面创新提升,在社会上产生热烈反响。初评阶段引入大众评审参与评选,沿用微信视频号平台短视频点赞形式进行投票,视频总浏览量近千万人次,总点赞数超百万人次。

转存图片

织密“网”消除高空抛物之“痛”

  易拉罐、钥匙、螺丝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小物件,看似不起眼,但如果从高空快速坠落,就会变成人们头上的“炸弹”。记者从深圳市公安局获悉,为守护市民“头顶上的安全”,该局于今年初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防严查严办小区高空抛物违法犯罪行为。今年1至4月,全市接报高空抛物警情环比下降29.43%,同比下降28.78%。

  凡涉高空抛物警情提级提速办理

  “突然‘砰’的一声,儿子就哭起来了!我还以为是巨响吓到他了,仔细一看发现他后脖颈上肿了一大片,渗出了血,脚边还有一个饮料瓶。我马上想到可能是高空抛物,就赶紧报警了。”提及今年3月24日晚上的情形,市民张女士心有余悸。

  市公安局宝安分局福海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民警赶到现场,兵分三路展开侦查,当即调取居民楼附近公共视频并走访群众,连夜对涉事饮料瓶进行检验。根据调查结果,警方很快锁定了嫌疑人徐某论。

  当民警敲开徐某论的家门时,他懊恼不已。他说,事发当晚他正准备休息,可楼下有邻居在大声聊天,辗转难眠的他随手抄起床头的饮料瓶朝窗外丢去,本意是要发泄一下不满,不曾想竟砸到无辜小孩。因涉嫌高空抛物罪,徐某论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记者了解到,为加大打击力度,深圳公安机关专门组建了高空抛物违法犯罪专项治理工作专班,下发了《关于严防严查严办小区高空抛物违法犯罪的通知》,将涉高空抛物警情全部提级严查严办,并明确为重点警情逐一开展倒查,该立案的马上立案受理,该打击的坚决严厉打击;对警情数量较高的重点小区挂牌攻坚整治,“以点带面”推进深度治理。

  打击查处和积极防范两手并重

  今年3月11日午间,深圳110接报警称,光明区公明街道下村社区有人将一个装有四瓶王老吉和一些花生米的箱子从高空扔下来。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公明派出所案件办理队民警郭军华在现场核查了解到,抛物者为一对发生争吵的情侣,女方李某英一时置气,将装着四瓶王老吉(未开封)和一些花生米的箱子,以及一桶约1.5升食用油(已开封,未装满)从厨房的窗户扔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警方给予嫌疑人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高空抛物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处理不及时、防范不到位都容易留下后患。”郭军华说,“此类警情发生后,依法查处是前半段工作,完善整个片区的防范措施和防治标准是很重要的后半段工作。目前,所里投入相当多精力放在安全防范上。”

  记者了解到,深圳公安机关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制定下发了《高空抛物坠物类警情处置执法指引》和《社区民警指导防范高空抛物坠物行为工作指引》,进一步完善处置流程规范,增强基层民警对该类行为严防严查严办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深圳公安机关还组织完善了《住宅小区高空抛物安全防范要求》,以智感安防小区建设为契机,推动辖区内高空抛物监控的普遍安装配备,全面规范了对住宅小区公共区域防护、人防、物防和技防的要求,特别是规定了高空抛物探头和实体防护装置安装、物业日常定期巡查等“硬标准”。

  此外,深圳公安机关还建立起社区防范约谈倒查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职能作用,实现公安职能优势与社区党委统筹作用的有机结合,组织辖区内社区工作站、小区物业管理处等各类力量,联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压实物业管理主体责任,推动安全隐患整治到位。

  以案释法增强市民法治意识

  “高空抛物现象作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已于2021年正式入刑,但仍有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图方便’‘不曾想’‘一时冲动’,都是高空抛物者供述时提及最多的词汇。究其原因,还是无视法律法规,侥幸心理作祟。”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七大队大队长符史海呼吁,要从源头上杜绝高空抛物,必须加强普法宣传,以案释法,逐步增强市民的法治意识。

  据悉,为织密高空抛物防护网,深圳公安机关正联合街道社区、物业及其他政府部门,常态化开展“杜绝高空抛物”普法宣传活动,结合典型案例,在社区宣传栏、小区微信群及线上媒体平台等处,多渠道、多形式强化宣传教育和普法力度,通过以案说法、以案示警,提升市民法治意识,取得显著成效。

坚守为民初心的“十佳最美政法干警”

  5月17日,2022年度深圳“十大法治事件”“十佳最美政法干警”发布仪式举办。“十佳最美政法干警”中,有用公正书写为民情怀的法官赖晖,有侠骨柔情担道义的检察官王林,有开展铁骑勤务巡逻8万公里守护交通安全的民警时春霞,还有高墙内的特殊“园丁”民警黄利才……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将化荣誉为动力,坚守为民初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接续奋斗,再建新功。

  “群众利益无小事”是赖晖时刻坚守的理念。在南山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里,珍藏着一位70岁老人赠送的锦旗。现任南山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的赖晖,当初曾多番找到这位“倔脾气”的老人和他有着同样脾气的儿子,给二人耐心做调解工作,最终促成两代人消除隔阂。事后老人激动地紧握赖晖的手说:“谢谢赖法官,帮我这半个身子埋进黄土的人了却了多年的心事。”时至今日,这面锦旗都提醒着赖晖,每个民事纠纷背后都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他说:“获得‘十佳最美政法干警’这项荣誉,对我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鞭策。我在今后工作中,会把这次获奖作为全新的起点,和广大政法干警共同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守护公平和正义。”

  对于赖晖的感言,现任宝安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的王林同样深有体会。从检20年的她,从“反贪十佳办案能手”到信访战线“知心大姐”,再到挑起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三大检察重任的检察官,“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她的不懈追求。20年来,王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案理念,用无数心血和付出践行最初的誓言。她说:“民事、行政检察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会为弱势群体起诉,为蒙冤百姓翻案,维护大众公共利益。这次获评我感到很光荣,我会把检察监督的职能继续履行好。”

  在发布仪式现场,现任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训大队一中队教导员的时春霞也分享了自己的从警故事。2022年中秋节那天,时春霞在爱国路高架桥巡逻时发现路上有很多障碍物,造成拥堵。她立即上前进行处置,可是发现自己捡起的泡沫箱没地方放。这时她看到有一个路过的货车师傅,就请求他帮忙带下去,那位师傅二话没说就帮她带下去了。等时春霞处置完返回警用摩托车停车处时,发现身后一辆的士一直在慢行,本来还以为他要求助,等她上车的一瞬间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在为她做防护,因为高架桥上没有应急车道,来往车速快,很危险。时春霞表示,“我真的很感谢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这是我们坚守下去的动力。”

  从深圳监狱普通的监区干警到如今的后勤监区副监区长,工作23年来,黄利才奋战在监管一线,引导着服刑人员的灵魂重塑。在疫情防控的压力下,他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效地把新冠病毒挡在高墙外。“作为迷途‘导航者’,通过教育感化引导迷途者回归正轨,为社会减少一个坏人,多培养一个好人,这是我们工作最大的意义。”黄利才说,“接下来我还要继续努力,把荣誉化成动力,带到以后的工作中去,把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

  除上述干警外,获评2022年度深圳“十佳最美政法干警”荣誉称号的还有深圳法院系统的尹伊,深圳检察院系统的周强,深圳公安系统的黄小州、唐礼丰、赵秀明和深圳司法行政系统的张朋。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深圳政法系统一颗颗闪耀的星。

为个人破产制度施行铺路搭桥

  自2021年以来,深圳拉开了个人破产制度改革的大幕,探索了多项制度创新,其中一项便是在2022年5月创建了国内首个个人破产申请前辅导制度。昨日,记者从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获悉,一年来,该署共收到申请前辅导预约1655人次,已组织1331人次参加辅导。在复杂专业的事务面前,这项便民服务传递出司法为民的温度,得到当事人点赞。

  记者走进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看见几名工作人员和法律援助律师正在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会议室里,有的在进行个人破产申请前辅导集中讲解,有的在一对一面谈。

  “个人破产申请较为复杂,涉及居住、社保、收入、支出、纳税、银行流水等很多材料,很多人对个人破产政策不了解,不知道自己适合选择什么样的破产程序、不知道如何正确提交个人破产申请及证明材料。”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5月,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法庭联合创建了国内首个破产申请前辅导制度,帮助申请人正确理解《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规定,切实推动解决个人破产申请难、申请审查效率低、申请填报不规范等问题。

  个人破产申请前辅导具有“普法宣传+面谈调查+申请指导”三重属性。自2022年6月起,债权人或者破产债务人向法院正式提出个人破产申请前,应当参加破产事务管理署组织的申请前辅导,并取得辅导回执。

  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为此组建了专门的辅导工作团队,不断优化相关材料、完善相关流程,建立了集中讲解、单独面谈、发放回执等各项工作流程。他们努力提供优质的申请前辅导服务,引导群众正确填报材料、梳理清楚负债经过、合理制定还款计划、积极争取债权人谅解、乐观面对生活等。

  针对债权人群体,辅导工作团队还单独开设了债权人辅导专场,帮助债权人解决困境。此外,他们还总结了必读十问、典型案例、填写指引、参考模板等,并编印成申请前辅导读本,免费发放,取得良好效果。

  为进一步推进破产辅导制度,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还将持续优化申请前辅导工作。优化个人破产程序使用效能,进一步探索破产清算程序准入条件,进一步协调金融机构支持个人破产制度,优化集中讲解工作机制,争取以更加朴实易懂的思路和语言,向破产债务人讲好讲透破产规则等。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