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举行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3-04-11 11:59 【字体: 视力保护色:

  4月10日, 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连线举行。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邱勇、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华平出席上市仪式并致辞。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主持上市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主板首批企业所在省市、集团有关领导同志,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王建军出席上市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易会满在致辞中代表中国证监会,向中央各部委、立法司法机关、地方党委政府以及广大企业、行业机构、新闻媒体和各界朋友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推动下,证监会会同有关方面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突破口,推进一揽子改革,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逐步推开,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渐进式改革的路子。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根本性的,给市场参与各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提高投融资的便利性。与核准制相比,不仅涉及审核主体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理念、把关方式、透明度、监管执法的深刻变化。注册制改革是一场触及监管底层逻辑的变革、刀刃向内的变革、牵动资本市场全局的变革,影响深远。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标志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龚正在致辞中指出,股票发行制度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基础制度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拉开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序幕。4年多的探索稳健而富有成效,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也让一大批高成长性的硬科技企业脱颖而出。注册制从试验田走向全市场,必将有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上海将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契机,着力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着力营造国际一流投融资生态,着力推动更多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优秀企业拥抱资本市场、不断做大做强。

  孟凡利在致辞中向主板注册制下首批企业上市致以热烈祝贺,对中国证监会和上交所、深交所,对上海和各兄弟省区市给予广东、深圳发展的关心支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我们将积极参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全力支持服务深交所打造更重要地位、发挥更重要作用,并将立足广东、深圳,全力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汇聚全世界更多企业、产业、资本、人才,为我们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上市仪式上,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上市企业与沪深交易所、中国结算签约,两家企业代表作了发言。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中央网信办、中央财办、全国人大财经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国资委、中国银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上市仪式。

转存图片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



主板注册制证券上市协议及登记协议签署。 


  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连线开展。上午9时30分,10家企业正式在沪深主板上市交易。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这次上市仪式的举行,标志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据了解,首批10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登陆沪市主板,分别是中重科技、中信金属、常青科技、江盐集团、柏诚股份;另外5家则登陆深市主板,分别为登康口腔、中电港、海森药业、陕西能源、南矿集团。

  2月17日,证监会与沪深交易所发布实施了全面注册制改革制度规则。随着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这10家企业IPO项目均平移至交易所审核,审核通过后,于3月16日取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随后完成发行,具备了上市条件。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邱勇表示,上交所将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抓住支持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坚持主板和科创板双轮驱动战略,持续推动关键制度创新,着力激发企业家精神,打造主板优质蓝筹企业重要集聚地、科创板“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

  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华平表示,随着全面注册制落地实施,深市主板将进一步突出大盘蓝筹特色,创业板坚守“三创四新”定位,打造创新企业上市优选地。深交所将坚持注册制改革“三原则”(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全球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全面注册制首日开门红

  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连线举行。随着深圳湾畔和黄浦江岸的钟锣声同时响起,10只新股同一时间挂牌上市,这意味着A股正式迈入了全面注册制时代。

  新股不再设置涨跌幅限制,首批新股成交活跃

  239亿元,这是10只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第一天的成交额,可谓吸金效应十足。

  复制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实施时的情况,在取消“炒新”价格限制之后,首批上市的股票往往都不会令投资者失望。10只主板新股全部以大涨收盘,涨幅最高的中电港上涨达到惊人的221.5%,就连市值最大的陕西能源表现也毫不含糊,尽管开盘仅上涨4%,收盘时涨幅却接近48%,总市值一跃超过500亿元。

  在网络股吧中,还不等到收盘,已经有投资者晒出了幸运中签中电港的收益,500股即获利逾1万元。深圳股民张先生则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炒新”经历,“以往上市的主板新股往往很难买到,注册制改革下的首批股票上市第一天往往都不会差,早上一开盘我就买入了中电港。”张先生说。

  根据注册制下的主板新股交易规则,连续涨停板的新股炒作模式一去不复返了,新股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新股上市第6个交易日起,日涨跌幅限制恢复为10%。这意味着,以后的打新股必然面临高波动与高风险。

  “首批新股受到投资者追捧,成交十分活跃,对市场资金产生了一定分流效应。从中长期来看,放开新股首5日价格限制,把定价权交给了市场,打新收益也将出现分化而不再是稳赚不赔的投资。在以后的投资中,投资者还需要根据新股的行业地位、估值、发展前景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出投资决策。”深圳弘扬投资董事长余少波说。

  从“试验田”走向“全市场”,注册制实现全覆盖

  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新股定价机制的变化是其中一个方面,其是一项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础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

  从“试验田”走向“全市场”,A股迈向全面注册制用了近4年时间。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交易,这个崭新的板块为A股注册制改革打开了突破口;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首批注册制企业上市,从增量市场迈向存量市场,注册制改革迈向了“深水区”;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敲钟开市,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有了新阵地。如今,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标志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余少波认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有利于A股进一步接轨国际市场,吸引外资增加国际资本配置。更加包容的市场将为更多企业提供上市机会,令优质企业脱颖而出,与此同时,退市制度也更加严格,优胜劣汰机制让小市值、壳资源股票逐渐边缘化,市场投资理念发生着深刻变化。

  提高产业整合能力,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在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带动下,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空间。

  区别服务于“硬科技”的科创板和“三创四新”的创业板,沪深交易所主板将突出大盘蓝筹定位,主要服务于成熟期大型企业。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认为,主板注册制改革为成熟期的企业上市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借助资本市场改革机遇,制造业企业更加容易获得创新资源,从而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步伐。

  “在此前科创板与创业板实施注册制的过程中,深圳已经享受到了改革红利,很多当前缺乏盈利能力的芯片、生物医药等行业中的专精特新企业得以登陆资本市场,获得更加便利快捷的融资机会。随着主板注册制改革落地,传统企业也将迎来发改革红利。”余凌曲表示,深圳在家具、服装、眼镜等传统行业中也有很多优势企业,其市场份额在全国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依托主板注册制改革,这些企业也有望提升品牌实力与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