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圳市国际航行船舶LNG首船加注启动活动在盐田港举行。
11月22日,深圳市国际航行船舶LNG首船加注启动活动在盐田港举行。市长覃伟中出席活动并调研盐田港规划建设有关工作。
覃伟中一行登船观摩首船加注。当天下午,全球最大C型罐式LNG加注船与一艘双燃料集装箱船在盐田港海域成功“牵手”,通过软管顺利加注7000立方米LNG燃料。盐田港成为全球少数拥有“船到船同步加注LNG”服务能力的港口,为深圳打造全球LNG加注中心、增强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覃伟中现场听取了盐田港东作业区建设项目、平盐铁路改造工程情况汇报。他强调,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体现学习贯彻落实成效。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大力发展国际航行船舶LNG加注业务,建设全球LNG加注中心,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要加快盐田港东作业区项目、平盐铁路改造工程等规划建设,尽快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面加快项目建设,努力创造更多投资增量,更好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推动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好结果。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不动摇、不走样,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织密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
市领导陈清,市政府秘书长高圣元参加活动。
深圳港成LNG加注服务枢纽港
昨日,全球最大C型罐式LNG加注船与达飞旗下全球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在深圳盐田港海域成功“牵手”,通过软管为集装箱船顺利加注LNG(液化天然气)燃料,实现华南片区首单国际航行船舶LNG加注业务。由此,深圳港成为继新加坡、鹿特丹、上海港后,全球第四、华南首个具备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枢纽港。
记者了解到,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加注业务是指按照国际通行惯例为国际航行船舶提供免税油品或天然气供应。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具有储量较多、碳排放和开采难度相对低等优点。LNG动力船舶硫氧化物减排最高可达100%,氮氧化物减排最高达85%以上,还可以降低近25%的碳排放量,目前LNG已经成为替代燃油作为船用燃料的首选,LNG加注也成为燃料水上供应链的关键环节。
2020年10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发布了首批授权事项清单,明确赋予深圳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提出将在深圳水域试点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业务。
盐田区坐拥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盐田港,国际航线发达,作为深圳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全力推动保税LNG加注试点,奋力打造国际船舶保税燃料加注中心。2020年,区政府携手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公司、盐田港集团和深圳燃气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国内首个海上国际LNG加注中心正式落户盐田港。
2021年6月,深圳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首船加注在盐田港完成,同年便实现十万吨级加注量。此后,中石化中海深圳公司、中海油外轮供应、盐田港实华等一批企业在盐田扎根落户,截至今年10月底,盐田区获得4张保税燃料油地方牌照,加注量达20万吨,销售额达11亿元,为深圳推进保税LNG加注改革试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国际港口配套服务的核心功能之一、港口航运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加注业务是衡量港口国际化水平和配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一个依托能源巨头、先进的加注船、便利的加注母港和集装箱大港构成的国际航行船舶LNG加注中心在大鹏湾畔蔚然成形。
据悉,目前盐田区拥有深圳中石油国际液化天然气加注有限公司和中海油(深圳)国际船舶清洁能源有限公司2家LNG加注公司;全球最大C型罐式LNG加注船和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2艘加注船;新奥海运1家LNG船舶管理公司;国家管网深圳LNG接收站、华安码头和迭福北(在建)3个补液码头,接卸处理能力居全国第一;国内首艘 LNG加注应急指挥船。
“大力开展保税燃料加注,有助于完善盐田港的航运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国际航行船舶靠泊,提升深圳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竞争力,促进航运业可持续发展。”盐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盐田区将继续抢抓机遇,积极前瞻部署甲醇燃料的集装箱船加注,不断丰富保税燃料加注品种,全力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加注服务,力争形成千亿级的保税燃料加注产业,打造媲美荷兰鹿特丹港、新加坡港的国际船舶保税燃料加注中心,为加快盐田建设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助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圳打造LNG集散分拨和多式联运中心
LNG(液化天然气)作为清洁燃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之一。今年,深圳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市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支持开展天然气贸易 助力打造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的若干措施》,提出将高标准建设前海天然气贸易集聚区、大鹏液化天然气走廊、盐田国际船舶保税LNG加注中心,构建形成“一区一廊一中心”的发展格局。
设定目标 实施“三步走”
打造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深圳底气足。
目前,深圳管道天然气用户总数达到375万户,现有燃气场站40座,城市燃气管网超8000公里,管网覆盖率达88.75%。同时,深圳拥有2万立方米和8万立方米的LNG储罐各1座,以及8万立方米的LPG储罐2座,可保障深圳应急用气7天以上。
深圳将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若干措施》提出“三步走”战略,近期(2022年),加快盐田港等海上LNG加注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年底完成“首气加注”的任务目标。
中期(2023—2025年),深圳将完成“瓶改管”工程;积极支持加注企业在盐田港、蛇口港、小漠港开展LNG海上加注业务,同时扩大交易中心交易规模,提升交易能级,预计到2025年,深圳天然气年贸易额约1000亿元。
远期(2026—2030年),深圳将发挥深港合作优势,探索天然气交易模式创新,推出“深港商品通”产品,实现天然气期、现货市场一体化发展,建立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为主的天然气交易平台,打造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国际天然气定价中心和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
抛出“橄榄枝” 最高奖励3000万
围绕搭建天然气贸易新平台,形成天然气消费新格局等四个部分,深圳抛出“橄榄枝”,最高奖励可达3000万元;且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大力支持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
《若干措施》提出,深圳将面向全球启动招商计划,吸引国内外知名天然气贸易企业将亚太总部、订单中心、结算中心落户前海,为其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咨询、人才招聘、工商税务登记、危化品许可证办理等“一站式”服务;支持在前海打造天然气贸易企业总部大楼,对入驻的年贸易额达到1亿元以上的天然气贸易企业,按照其实际支付租金的50%给予支持,单个企业年度最高补贴500万元,补贴期限为3年。
对在前海经营且年贸易额达到1亿元以上的天然气贸易企业,按照其上一年度在深圳纳统的贸易增加值的10%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年度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若干措施》还提出,深圳将打造LNG集散分拨和多式联运中心。对在深圳经营且以深圳港为始发港、开通珠三角水域运营的LNG运输航线,年度LNG运输量达到20万吨及以上的企业,按照1元/吨的标准给予奖励,每条航线年度奖励金额不超过500万元,奖励期限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