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今年我市首个暴雨红色预警发布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2-05-13 12:15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记者从深圳市气象台了解到,11-12日我市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10日20时至12日16时,深圳全市平均雨量162.6毫米,大暴雨及以上降雨主要出现在宝安区南部、南山区南部、龙岗区南部、坪山区南部、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以及大鹏新区。全市最大过程雨量和最大24小时雨量分别为433.5毫米和267.4毫米,均出现在大鹏新区南澳街道,最大1小时雨量83.8毫米,出现在福田区南园街道。

  深圳市气象台于12日2时50分在罗湖区、南山区、福田区、盐田区、龙华区、龙岗区、坪山区、大鹏新区,西部、东部海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10时35分将暴雨红色预警扩展至全市。这也是今年我市首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市气象台联合在大鹏、福田、罗湖、盐田、龙岗、南山、宝安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在坪山区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预计13日凌晨起降雨再次加强,累计雨量仍可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并伴有7-8级雷暴大风。展望14-15日仍有明显降雨。

转存图片

深圳气象:全力迎战今年最强持续暴雨

  “过去1小时,罗湖区,南山区,福田区,盐田区,龙华区,龙岗区,坪山区,大鹏新区,西部、东部海区已出现暴雨,其中罗湖、福田等区雨量已达60-70毫米,预计强降雨还将持续2-3小时,深圳市气象台2022年5月12日2时50分在上述区域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这是12日凌晨2时53分,深圳市气象局预报值班岗的工作人员在气象服务沟通群内发布的一条信息,紧随其后,便是观测值班岗发布的全市重点区域1小时滑动雨量示意图。

  今年深圳首个暴雨红色预警如约而至,深圳市气象局应急内部响应由三级升级为二级,从监测到预报,从防灾减灾再到公众服务,大家24小时不间断全力应对最强持续性暴雨。截止到12日16时,全市陆地、东部和西部海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持续生效,深圳气象人的服务仍在夜以继日中。

  筑牢城市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5月8日12时,深圳市气象局面向市委市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发出今年第四期《重大气象信息快报》。当天下班时分,不少深圳市民均在自己小区业主群看到管理处发布的防范暴雨的通知。公众快速反应的背后是深圳气象预警预报和灾害风险提示信息,通过应急一键通精准推送给基层防灾责任人,防灾责任人再精准推送给辖区居民的结果。

  5月10日9时30分,深圳市气象局启动三级内部应急响应做好持续强降水过程服务,当天晚上20时30分,深圳市气象局将三级应急响应升级为二级,全局领导、各处室(单位)负责人在岗带班,按时参加国省市和局内会商,及时组织落实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在深圳气象服务沟通群里,深圳市气象局预报值班岗每小时更新一期《深圳市台风暴雨监测预警信息专报》,专报中有最新的雨情概况,预警信号情况和风雨预测,通过各种微信群或其他渠道发送至决策部门,为基层防灾减灾提供决策参考。

  雨天看预警铃成家长“例牌”

  5月12日中午12时30分,深圳市气象局9楼预警预报服务大厅十分忙碌,监测岗和防灾减灾岗的工作人员紧盯电脑屏幕,密切留意最新的风雨实况以及各区域的小时雨量等数据;预报员们则是一派“热烈”的场景。

  原来,大家都在为精准预报讨论着信息快报中的遣词造句。值班的首席预报员说:“只有预报确保精准,基层防灾减灾才能精确,防灾减灾决策才能精细。”看似简单普通的《预警信息专报》或《重大气象信息快报》,都是全体预报员逐个流程讨论决策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强降雨的过程中,深圳市气象局与深圳市教育局有效联动,面向广大师生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的预警预报,其中,深圳市教育局还在其官方微信订阅号给广大学生及家长推荐“天气神器”——预警铃,提醒大家通过预警铃第一时间获取“停课”或“推迟上课”等防御指引信息。有家长在家长群打趣道:“下雨天,看深圳天气预警铃是出行前的‘例牌’动作。”据统计,截至目前,深圳天气“预警铃”订阅用户已经达84万。

路面湿滑能见度低,深圳交警提醒:降低车速 谨慎慢行

  昨日暴雨期间,我市部分道路受积水影响导致通行缓慢,深圳交警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加强路面管控和指挥疏导。

  据介绍,坪山大道双方向沙田地铁站路段、深南大道东行皇岗立交路段、鹤洲收费站出口广场往航站楼方向等部分道路,从昨日上午开始因降雨路面积水,导致车行缓慢。11时30分许,107国道南行固戍跨线桥路段因积水导致交通中断,交警及相关部门及时在现场处置。

  与此同时,擦碰、追尾等事故时有发生,让道路通行能力雪上加霜。深圳交警提醒广大市民,降雨期间路面湿滑,能见度较低,在外出前应密切关注气象情况,提前了解交通路况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线路。雨天驾车因视线受阻,行车危险系数加大,驾车出行时一定要谨慎慢行,时刻注意观察路面情况,以防发生交通事故。

  记者了解到,强降雨期间,深圳交警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合理安排勤务,重点加大对全市各辖区主要路段以及易积水路段等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和视频巡逻频次,切实加强路面管控和指挥疏导。同时,交警部门与应急、城管、水务等部门加强联动,对积水、拥堵、事故、故障车等警情,积极采取应急保障措施,及时开展处置。

  交警部门特别提醒驾驶员,路过积水路段时要降低车速,避免车速过快溅行人一身水。驾车出行要检查自己车辆的车牌是否牢固,一般来讲车牌并不容易掉落,但当车辆行驶在积水路面时水流会向外冲击车牌,车辆越快水的冲击力越大,掉车牌的概率越高。如果车牌不慎掉落、丢失,要及时通过深圳交警微信公众号、交管12123手机APP等渠道进行补领,市民若捡到车牌可交给路面交警或就近交警大队,交警部门将联系寻找车主。

全市留校师生安全度汛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12日开始,我市有持续性暴雨到大暴雨,为确保学生安全,经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综合研判,我市昨日开始全范围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两天。同时,高校、寄宿制学校随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严格排查安全隐患,为师生们提供了有保障的学习、生活环境。

  哈工大(深圳)充分发挥各单位的安全联络人工作制度,确保汛情信息传达至每一名师生,同时各学院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不断加强广大师生汛期安全防范意识。对建筑物天面、机房设备、排水口、绿化树木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深职院校园内,防洪沙袋也已提前放置在指定区域,防止雨水倒灌,教室及公共区域门窗保持关闭;在出入口等区域,防滑垫、防滑提示牌都格外显眼……学校提前部署,为积极应对此次极端天气做好了准备。记者获悉,在防汛准备工作中,深职院还专门组织物业开展了“清淤”专项行动,畅通管道及沟渠,修剪园林树木等,多措并举确保平安度汛。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物业提前备足、备齐了潜水泵、防洪沙袋等防汛物资,并启动应急小组24小时不间断值守,确保有序、高效应对突发汛情。

  “根据上级部门要求,高中住宿生正常在校开展教学。高考在即,师生们的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在收到暴雨预报后,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立即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校长梁明表示,后勤、宿管、安全和信息处各部门对食堂、宿舍、功能室等各场所设施设备,实施了严格安全检查。其中,为做好防风、防雨、防漏电工作,重点对排水系统、门窗闭锁、用电安全等项目实施了安全隐患排除,全力保障学校工作正常运转。

深圳海域实施交通管制

  目前,我市已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东、西部海区暴雨红色预警持续生效中。深圳海事部门通知,自12日零时起,辖区内所有涉客船舶、危险品船舶、弃土和砂石运输船舶、施工船舶等船舶停止作业。

  深圳海事部门已进入Ⅱ级响应状态,及时向辖区港航企业、船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和交通管制信息。同时强化巡航巡查,加强涉客涉危船舶、弃土和砂石运输船舶等重点船舶以及主要航路、锚地等重点区域的检查,全面排查治理海上风险隐患。截至12日12时,海事部门已发送预警信息8800余条,开展岸线巡查70余次,出动一线执法人员300余人次。

  目前,深圳辖区包括专业救助船艇、海事巡逻艇和拖轮在内共46艘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海事部门提醒,如遇海上险情,可拨打12395海上遇险求救电话。

坂田街道连夜冒雨接回两萌娃

  5月11日晚10点多,外面还在下着大雨,两位在南山区某寄宿学校就读的小朋友被坂田街道工作人员接回位于龙岗区坂田街道万科第五园临时管控区的家中,家长终于放下心来。

  当天晚上7点多,家长王女士收到寄宿学校通知,受暴雨天气影响,学校将停课两天,为确保安全,孩子要赶紧接回。但是由于突发疫情,万科第五园八期5月9日起被划入临时管控区,居民无法随意出入。王女士与丈夫郑先生心急如焚,因为两个孩子一个6岁多,一个8岁多,无法独自打车回家,他们马上打给管控区临时指挥部寻求帮助。“响应很迅速,15分钟就达成了解决方案,街道安排专车派专人陪孩子爸爸一起去南山接两个孩子。”王女士说。

  随后,坂田街道迅速调集了车辆,并按照管控区管理服务应急处置方案,准备好防护物资,陪同郑先生前往南山区。一路上大雨滂沱,往返60公里,接回孩子。

  “出发时8点多,顶着暴雨不能开太快。赶到学校的时候,已经9点过了。为了保护好小孩子,还给他们准备了两套防护服。”全程陪同的工作人员李宽说,“去的路上家长路上很着急,担心孩子安全问题,接到两个小朋友后回程就不停地感谢我们。”

  11日晚上10点10分,两个小孩平安到家。12日上午,他们家所在的楼栋解除临时管控,生活重回正轨。

公明街道李松蓢社区安全转移滞留群众

  “您好,您家地势低洼容易积水且不安全,为了您的安全请先到我们社区应急避难场所休息......”昨日,公明街道李松蓢社区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分批次、不间断对老旧房屋、边坡、易涝点、工地等风险隐患点位进行巡查,通过入户走访的形式劝离滞留群众,全力做好地质灾害点和内涝点群众转移工作。

  记者在李松蓢社区联防队3楼应急避难场所看到,里面摆放了10多张简易床,枕头、被子等生活物品一应俱全,面包、泡面、热水及简易医疗药品等物资充足。“我是昨天下午来的,这里比想象中要好很多,三餐定时送来,饭菜热乎,吃得饱、喝得足、睡得还暖和,而且每个人来之前都去做了核酸。”黄先生坐在避难场所内简易床上说,一开始他很抗拒来这里,社区工作人员不厌其烦一直耐心劝说,最终感动了他。

  李松蓢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每位居民都是社区工作人员巡查数次、反复沟通才来的。通过耐心讲解红色暴雨预警的严重性,直到天黑了、雨越下越大了,还坚持劝说居民去避难场所,最终获得大家的理解与配合。”

南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

  南山区于5月11日18时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自5月11日1时初次发布暴雨黄色预警至5月12日16时,录得全区平均雨量为169.7毫米,累计最大雨量251.1毫米。

  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以来,区三防指挥部总指挥坐镇区指挥中心调度指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始终紧盯主要风险部位,持续加强隐患排查,截至12日16时,全区各部门共计出动8883人次,1392车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边坡、易积水桥洞涵洞、下沉式立交桥、地下道路、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铁站合建口、工地深基坑、水库山塘、旅游景区、危旧房屋、经营性自建房等重点部位共计5177处次,清理雨水篦子1196处次。目前主要风险隐患点均已落实专人盯守,转移危险边坡、深基坑边、危旧房屋等危险区域人员816人。

龙岗开放142个室内避难场所

  5月12日,深圳发布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龙岗区应急管理局(区三防办)按照预案启动防汛II级响应,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

  截至目前,龙岗区开放室内避难场所142个,共转移危险区域人员5510人,发放救助物资161件;已出动巡查人数13245人次、2894车次,疏通入河排口142个,清疏雨水管网2224.6公里,拆除龙岗河干流16道阻水围堰;未接到其他险情灾情报告,全区总体汛情平稳可控。

龙华24支应急救援队待命

  强降雨来袭,记者从龙华区三防办了解到,龙华区组建共3500余人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街道社区属地以及民间应急救援队伍,全区24支应急救援队伍已处于待命状态。

  目前,龙华区已做好三防物资储备,致力建设区“1+6+N”的三防仓库及物资储备体系,设有区级应急三防物资仓库1个、街道级6个、社区级56个,各仓库根据灾害特点储备相应的应急物资。落实应急避难场所开放准备,全区106个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已做好开放准备,储备了充足的救灾物资。

石岩街道武装部连夜转移724名住户

  5月11日晚深圳雨势增大,为防止出现山体滑坡、避免出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情况,宝安区石岩街道三防指挥部决定对水田社区三祝里村三排房屋共17栋所有住户全部进行转移。

  当晚7点多,接到协助转移群众的通知后,该街道武装部民兵应急排二班长庄士鹏立即带领该班队员连夜赶往现场。大雨不停地下,身穿雨衣的队员们一栋栋、一层层、一户户挨个进行通知。在有个别住户不愿意进行转移的情况下,庄士鹏就带领队员耐心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了解此次强降雨的危险性,保护好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

  虽然下着雨,空气里透着凉意,但是披着雨衣,几层楼爬上爬下,队员们全身就汗透了,身上雨水汗水分不清了。队员们此时顾不上疲劳,为了尽快将居民疏散到安全地带,他们加快了脚步。经过近三个小时奋斗,17栋房屋724名住户终于全部被转移到安全地带。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