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动态

中央援建香港方舱医院项目开工 助力香港抗疫统一战线在行动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信息提供日期:2022-02-23 11:3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22日,中央援建香港的四处临时性社区隔离治疗设施(方舱医院)分别在香港青衣、前新田购物城、元朗潭尾和洪水桥开工建设,全部投入使用后预计将为香港提供14000—17000个隔离单位。其中青衣方舱医院将于开工后约一周率先交付使用。

  内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专班隔离检疫设施建设组成员谢晖表示,内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专班专门设置隔离检疫设施建设组,落实中央援建香港临时隔离治疗设施建设相关工作。专班正在全国各地调集物资,紧急组织相关材料生产备货,调动各种资源为项目建设提供支撑保障,充分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保护香港同胞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帮助香港尽快渡过难关。”

  此次建设的四处方舱医院均为临时性隔离中心。建设方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颜建国表示,在香港抗击第五波疫情最紧要的关头,中国建筑全力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资源,结合建设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和深圳国际防疫酒店的经验,充分考虑香港的实际需求,全力以赴完成建设任务。“这几天,香港一直在下大雨,道路受阻,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保障物料顺利进场,建设工作快速有序开展。我们一定会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坚决将中央对香港同胞的关心和关爱落到实处。”

  此前,已有两处由中国建筑国际集团设计建造的中央援建社区隔离治疗设施于19日开工建设,均为永久性设施,分别位于香港竹篙湾和启德码头,两处隔离设施均投入使用后,预计将为香港提供约9500个隔离单位。

转存图片

助力香港抗疫深圳统一战线在行动


香港深圳社团总会联合其他组织一同开展新冠患者关爱行动捐助。


市新联会成员及企业向香港深圳社团总会现场捐款50万港元及价值200万元的保健品,助力香港抗击疫情。


西班牙深圳总商会向香港捐赠6万个快速检测试剂盒。


连日来,上百名青少年儿童参与支援香港抗疫主题绘画创作。

  香港深圳社团总会成立紧急抗疫支援小组,与有关社团一起捐款超过1150万港元,开展新冠患者关爱行动;西班牙深圳总商会向香港捐赠6万个快速检测试剂盒;阿联酋深圳经贸文化促进会向香港捐赠20套消毒通道防疫设备……

  香港第五波疫情牵动着全世界华人的心。同心抗击香港疫情,深圳统一战线在行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22日,深圳市统一战线各领域合计捐款1175.66万元人民币、6594.885万元港币,捐赠快速检测试剂约105.4万份,口罩711.9万个,莲花清瘟胶囊、抗感颗粒等药品12.4万盒,防疫中药包14.2万份,防疫福袋2.3万份,防护面罩1.1万个、防护服860套,气膜方仓3个,驰援一线义工2051人次。

  齐心抗疫齐献爱心 为香港送去最贴心支援

  22日下午,全港社区抗疫连线、位元堂药业、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在沙田石门新都广场深圳社团总会举行了捐赠仪式。根据三个组织发起的新冠患者关爱行动,符合条件的新冠感染者将获得1000-5000元港币资助,同时捐赠的还有位元堂安宫牛黄丸以及其他抗疫物资。

  据介绍,香港第五波疫情发生后,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发出《抗疫倡议书》,呼吁大家积极配合特区政府的防疫、抗疫措施。总会还成立紧急抗疫支援小组,全面支持和配合特区政府的抗疫工作,深入社区、帮扶基层,积极为在疫情中遇到各种困难的乡亲会员提供协助。

  总会联合深圳海外联谊会同时在深港两地发起“深港携手,齐心抗疫”行动,倡议大家踊跃捐款。目前募集善款已经超过700万元港币,主要用于采购抗疫药包及快速检测试剂等抗疫物资,并对染疫的乡亲会员予以资助,重症入院每人资助5000元港币,居家治疗每人资助1000元港币。

  为扩大受惠面,体现总会对香港社会的担当,总会长负责人邓清河、李华、马少福、王明凡、曾灯发等额外捐出500万元港币,为全港新冠重症感染者每人提供1000元港币资助,帮助他们战胜疫情。

  此外,位元堂响应全港社区抗疫连线的呼吁,捐赠8000粒安宫牛黄丸及60万包防感茶 (总值超过1200万元港币),其中,经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地区网络,向社区捐赠共3000粒安宫牛黄丸、善款共210万元港币及1万份检测试剂。

  连日来,香港各深圳社团组织纷纷行动起来,支持香港抗疫。

  “本人及蛇口同乡会因香港目前疫情,需要采购一批新冠病毒测试包!最好是现货在港或什么时候能在港收到货!请求支持!(作公益用途)”。

  17日,香港蛇口同乡会会长张志聪发了一个朋友圈。朋友圈发布后,同乡会成员快速响应认捐,次日上午认捐量就达到了10万份,并在第一时间捐赠给了香港警队、惩教署及前线医务人员等团体。

  “深圳和香港一脉相连,我们尽自己的能力协作香港社会抗疫,不仅是关心居港乡亲,也是我们作为公益社团的责任和义务。”张志聪介绍,全部快检包预计23日前能送到受捐团体手中。

  香港盐田同乡联谊总会会长沙锦涛连日来团结凝聚在港乡亲,捐款捐物投入到香港抗疫中。“同走一条街,共饮一井水。疫情前,居住在中英街的两地居民串门、唠家常的美好光景,时常让我怀念不已。香港的乡亲们加油,有祖国强大的后盾,回家的路不会远。”

  “有需要的士服务的医护人员和其他防疫人员可以致电的士专线5121-1919或使用香港爱心的士APP预约叫车,我们有100部爱心的士和社会车辆随时待命!”市政协委员、福田区工商联主席林晓辉兼任香港的士司机从业员总会会长,香港疫情发生后,他就在想怎么能发挥好自己以及行业的作用。

  “后来,我们考虑到医护人员和其他防疫工作人员的出行问题,所以我们香港的士司机从业员总会爱心青年等社会各界青年发起了‘同心同行·一路有我’爱心车队青年行动。”林晓辉告诉记者,每到重大时刻,“的总”都会冲在一线,这次同样也要迎难而上。爱心车队青年行动的参与者既包括“的总”爱心青年,也包括许多爱国爱港青年领袖,他们自发组织社会车辆,积极参与到爱心活动当中,并将持续为医管局医护人员及志愿者提供服务,还将参与运输抗疫物资和其他防疫相关工作。

  2月17日,在宝安区政协委员、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副秘书长王文统筹安排下,一批义工进入撤封的香港葵乐大厦,为大厦进行消杀。

  “香港现在很多地方出现人手不足、物资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组织义工参加民政总署小区检测盒分装以及捐赠一批物资的同时,想着还可以做些什么。我们想到解封的小区需要消毒,所以我们可以做这一工作。”王文告诉记者,他们一个个大厦打电话去联系,询问愿不愿意让他们去帮忙,取得同意后就会组织青年义工对整座大厦进行全方位的消杀。“我们计划对20-50座撤封大厦进行消杀,让住户更有安全感。”王文表示,做这件事并没有考虑太多,就是希望自己能带个头,让更多的青年加入共同抗疫的行动。“我们国家有守望相助的传统,内地有需要,香港人来支援,香港有需要,祖国也不遗余力地支援。但是我们自己也要行动起来,现在我们带头做,慢慢也会接受外面的义工申请。全港大规模的消杀,光靠我们肯定做不完。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利用业余时间一起为香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王文说。

  捐款、捐物,发动义工前往各社区开展检测试剂盒包装、维持秩序……深圳各区各香港同乡会都在用不同方式助力香港抗疫,传递出深港同根的脉脉温情。

  四海一心 深圳侨界助战疫献爱心

  22日上午,西班牙深圳总商会向香港侨媛会、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港澳深圳市侨联联谊会和香港深圳龙华同乡会捐赠了6万个欧盟标准的快速检测试剂盒,价值20万美元。

  “我们虽然身处海外,但是一直关注着祖国。2020年1月份,祖国发生疫情,我们很快组织捐了5万个口罩,后续也一直为疫情的物资筹集做了很多工作。近期香港第五波疫情暴发,血浓于水,我们希望能尽己所能支持香港抗击疫情,希望能送给香港有需要的同胞。”西班牙深圳总商会会长戚丽玲说,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香港的疫情一定能控制好。

  “非常感谢西班牙深圳总商会的捐助!”香港侨媛会会长萧莫静璇表示,接收到这批物资后,香港侨媛会将把物资交到以往一起开展慈善活动的一些团体,并通过这些团体把测试剂送到最基层、最需要的香港市民手上。“这些天来,我们都非常感动、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就香港疫情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香港市民打了强心针。有国家强大的力量作后盾,我们有信心,做好疫情防控。我们也非常感谢海外深圳社团以及深圳市委统战部、市侨办、市侨联的大力支持,支援香港,帮助香港渡难关。”萧莫静璇表示,除了发放接收到的捐赠物资,香港侨媛会也会积极筹集各类防疫物资,和香港市民一起打好这场抗疫战。

  “深圳市委统战部、市侨办、市侨联十分惦念在香港的侨界同胞们的安危,紧急动员各方面人力物力,奉献爱心、伸出援手,在此关键时刻,向香港侨界捐赠了一批快速检测试剂盒,真是雪中送炭、同胞情深。”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会长黄楚基表示,这批海外深圳侨胞爱心捐赠物资到达香港后,该会将通过义工,尽快把物资送到会员、侨友的手中,向侨界同胞转达深圳同胞对香港侨界的关心和鼓励。“山海虽隔、侨心相连。我们相信有祖国作为坚强后盾,香港一定能万众一心,战胜第五波疫情,共同渡过难关!”黄楚基说。

  21日晚,阿联酋深圳经贸文化促进会会长张钦伟和小伙伴们一直忙碌到深夜。“我们一个装满消毒通道设备的集装箱将从马来西亚发货,五六日可以到达香港。”22日,张钦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连日来,张钦伟不断寻找货源、联系运输发货各方,最终把20套总价值32万美元的消毒通道设备送往香港。

  “我们虽然身在迪拜,但是近几天看到新闻里、微信朋友圈和各微信群里每天发布关于香港疫情的报道,看到香港疫情这么严重,心情非常沉重。”张钦伟告诉记者,20日,阿联酋深圳经贸文化促进会组织商会代表举办爱心捐款活动,大家都踊跃参加,一起出钱出力。在与国内相关部门了解后,香港目前急需消毒相关设备,经理事会讨论后,决定在迪拜购买一批消毒通道防疫设备,运往香港。

  “回想起2020年在海外侨胞最困难的时刻,祖国的亲人及时给我们寄来了防疫物资,为我们提供防疫指引,体现祖国人民与海外侨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此次香港疫情严重,牵动着我们每一位海外侨胞的心,我们希望通过微薄的捐赠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支持,为抗击疫情尽绵薄之力,表达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赤子情怀。”张钦伟说。

  与此同时,深圳侨界的捐赠活动不断。深圳市海归协会会长杨鹏向香港捐赠2000套检测试剂盒。深圳市侨商会在会长翟美卿的倡议下,会员企业纷纷行动起来,或声援,或行动,快速投身到香港抗疫之中。名誉会长李楚源旗下广药集团于2月18日火速调集价值300万元港币的药品和物资,捐赠给香港“全港社区抗疫连线”进行发放,涵盖名优抗病毒中成药以及口罩、防护服等抗疫急需物品。侨资企业港华集团向龙岗区居港乡亲社团捐赠2万个N95口罩。

  深圳市侨企联分别给香港华夏工商协会、香港汕头商会、香港中小型企业大联盟等友好商协会发去了慰问信,表达了守望相助的同胞之情。深圳市华侨公益基金会、市侨媛协会等深圳侨界社团也纷纷行动起来,发动会员根据香港社会的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大家坚信,有了祖国和内地同胞的支持,深港各界守望相助,香港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

  冲在最前线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勇担当有作为

  21日下午,深圳市新联会“深港携手 同心抗疫”捐款捐物活动在鸿昌广场举办。市新联会成员及企业向香港深圳社团总会现场捐款50万港元及价值200万元的灵芝孢子粉,助力香港抗击疫情。

  此次捐赠,分别由市新联会会长马少福和会员、中科健康产业集团深圳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艳美及所在企业捐赠。马少福、刘艳美表示,市新联会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广泛征集会员助力香港抗疫,号召以实际行动助力香港疫情防控,践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深圳和香港一脉相连,希望更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优势,携手香港同心抗疫,让香港感受‘新阶层人士之家’的温度,让香港感受深圳爱心之城的温暖,早日战胜疫情。”马少福说。

  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常务副会长孙蕴表示,香港第五波疫情暴发以来,在深圳市委统战部的带领和号召下,社团总会得到了来自新的社会阶层、民营企业、海外侨团等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深切感受到深圳统一战线率先垂范、先行示范的作风和使命担当。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作为爱国爱港社团,一定会将家乡的关心关爱及时传递给每一位乡亲,带领乡亲积极响应号召, 积极配合香港特区政府抗疫工作。

  连日来,深圳市新联会副会长、深圳市慈善会执行副会长房涛电话、微信不断,不少企业、基金会通过她所在的深圳市慈善会向香港捐款捐物,助力香港抗击第五波疫情:

  深圳新安湖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深圳市慈善会,定向捐赠香港义工基金有限公司250万元港币,持续用于支持香港义工联盟开展相关抗疫防疫惠民项目(包括此次香港第五波疫情);

  2月16日,易普森公司市场部孙莹莹联系市慈善会,将捐赠消毒机器人、物流配送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共3台,市慈善会已对接了香港中联办,现在正在对接落点到香港最需要帮助的场景中;

  2月20日,金晋集团捐助3000箱歌仙泉含富晒矿泉水支持香港抗疫;

  ……

  “自2月16日开始,深圳市慈善会积极发动旗下冠名基金和各界对香港疫情关注和抗疫支持,现在我们正在积极劝募相关企业捐赠一批防护服和儿童口罩,助力香港抗疫。”房涛说,“我们一起撑香港,香港定能战胜疫情!”

  18日,内地援助香港的第二套、第三套“火眼”实验室设备都已抵港。随第二套和第三套实验室设备抵港的还有200多名华大员工。从第一套“火眼”实验室在香港搭建开始,多名深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其中。

  接到援建香港“火眼”实验室任务后,深圳市盐田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理事、深圳市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立见迅速带领团队研究部署,第一时间启动在港战略储备,并从深圳总部紧急调配设备和人员力量驰援香港。“党有号召,我们就应该有新担当、新作为。”赵立见说,“火眼”实验室建到哪里,华大人就支援到哪里。他也一定会与华大人一起,继续为香港乃至全球新冠疫情防控贡献科技力量。

  在此轮香港疫情中,除了“火眼”实验室的投入使用,华大基因还承接了香港医管局、卫生署、国际机场到港旅客、社区检测中心、流动采样点和围封区域应急检测等多个政府项目。

  “支援香港抗疫的,不仅是华大基因的实干,也是深圳人民、祖国人民对香港一家人的不舍和关爱。”深圳市知联会理事、华大集团科技管理办公室主任刘芳说,自己家就住在沙头角中英街附近,亲眼目睹一墙之隔的香港疫情形势日益严重,心情十分沉重。

  “践行爱国奋斗精神,最重要的是立足本职作贡献。”刘芳说,越是疫情防控最前线、最危险的地方,越是广大知联会、新联会成员大显身手、为国建功立业的好地方。希望深圳的科技力量能够帮助香港人民快速击退病毒,恢复往日的繁荣和稳定。同时,她也向奋战在香港疫情防控一线的同事们表示由衷敬佩,为他们感到骄傲自豪,希望同事们早日健康凯旋。

  同气连枝守望相助 为香港打气加油

  腾讯总计5000万元港币捐款支援香港抗疫,主要面向基层市民和医护人员的防护与生活急需。”记者从腾讯获悉,为响应各界反馈的迫切需求,腾讯在宣布捐出首期1000万元港币用于幼童和长者防疫需要后,18日,腾讯决定通过旗下腾讯基金会追加4000万元港币,总计向香港抗疫支援5000万元港币。

  据了解,腾讯正与多方慈善组织积极探讨捐款的有效用途,务求更广泛照顾到受疫情影响的市民,特别优先考虑基层工作人士和前线医护人员的防护和生活需要。有关追加捐款的发放模式和用途,腾讯将会适时作出公布。

  “腾讯将会秉持‘科技向善’的精神,与各界齐心携手战胜疫情。”腾讯有关负责人说。

  多日来,深圳企业、个人的捐赠不断刷新:

  罗湖区政协常委、罗湖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香港嘉湖居民服务协会主席李月民捐赠500部数码电话,协助在港有需要人士及长者安装“安心出行”APP,方便他们获取最新防疫信息,保障出行安全,同时还捐赠了3000盒快速测试包等防疫物资;

  宝安区政协委员、深圳市潮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郑会林第一时间带领企业捐赠N95口罩106箱共63600个,隔离面罩2000个;

  坪山区政协常委、希玛眼科医疗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肖婷所在的希玛眼科捐赠15万套快速测试包,通过多个慈善组织免费派发给香港市民;

  大鹏新区慈善会拨出10万元,支援香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东山寺捐赠价值8万元抗疫物资,希望能够为香港同胞分忧解难;

  ……

  同气连枝,守望相助。

  除了捐款捐物,深圳各界也用各种方式为香港加油打气。

  连日来,深圳市龙岗区台港澳事务局、深圳市大美青少年成长发展指导中心组织上百名青少年儿童参与支援香港抗疫主题绘画创作,并将甄选出15幅优秀作品绘制在防护服上,用画作支持正在抗击疫情的香港同胞,致敬逆行出征的内地援港抗疫专家。

  孩子们用手中画笔,表达出深圳各界的心声: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有全国人民上下齐心的鼎力支持,香港一定能够早日迎来抗疫的胜利!

港大深圳医院持续开展跨境医疗服务 港人内地就诊无忧


“香港医管局在粤患者复诊治疗服务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支援计划”让内地港人看病无忧。图为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工作人员正在为患者看病提供咨询。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部分港人无法如常去港看病,令跨境人士医疗服务受阻滞。近日,记者从深港合作的公立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获悉,该院快速反应,持续开展“香港医管局在粤患者复诊治疗服务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支援计划”等,借助港澳药械通等政策优势,提供与香港同质化的医疗服务,让内地港人看病无忧。

  “更方便,在深也能享同质医疗”

  长期在深圳工作生活的香港居民吕生(化名),看病首选港大深圳医院。日前,吕生来到港大深圳医院全科门诊候诊,他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

  吕生告诉记者,以前,他要回香港才能享受免费医疗,疫情发生以来,往返香港不方便,他选择在港大深圳医院看病。2020年11月,“香港医管局在粤患者复诊治疗服务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支援计划”提出,内地港人向港大深圳医院提出申请,并提交所需证明文件,看病可以享受资助。

  “有了这个计划,看病能享受资助。”吕生说,他还看中的是深港两地电子病历互通,深圳的医生能看到他在香港就诊的病历,诊疗更有延续性。自从去年4月离开香港后,吕生一直在深圳工作,他说:“在深也能享同质医疗服务,看病更方便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香港医管局在粤患者复诊治疗服务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支援计划”于2020年11月起在港大深圳医院落地实施,为不能返回香港就医的医管局慢病复诊患者提供就地医疗服务。

  截至目前,该计划已经服务患者超3.3万人次,目前仍然在实施中,深受患者欢迎。

  而更早于2015年10月实施的香港长者医疗券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计划,更令在内地的65岁以上符合资格的香港长者可使用“长者医疗券”,在港大深圳医院享受香港政府资助的相应医疗服务,目前已有4.3万人次享受这项跨境医疗福利。

  26岁港人患罕见血液肿瘤在深重获新生

  近日,26岁的香港“后生仔”魏先生(化名)因患罕见血液肿瘤,在前往深圳隔离21天后,终于在港大深圳医院获得治疗,成功打败了来势汹汹的“肿瘤君”——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在深圳重获新生。

  魏先生所使用的CAR-T药物于2021年6月在内地正式上市,他通过香港玛丽医院转介至港大深圳医院血液内科后成功接受CAR-T治疗,并借助“港澳药械通”政策由境外引入的药物Pola单抗作桥接治疗,CAR-T输注后康复出院顺利返港。魏先生直言:“这是我第一次到深圳治病,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治好,我很幸运!”

  内地患者除了能享受与香港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外,还能用上国际新药和新医疗器械。

  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教授介绍,该院自获批成为“港澳药械通”政策指定试点医院以来,已引入包括首个药品“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和首个医疗器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等共13药3械,已有360余人次患者享受政策福利,包括来自香港的魏先生也成为政策的受惠者之一。

  40多名港籍医生留深提供服务

  深港医疗服务的一体化正在加速推进中,深港医疗同质化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深港两地电子病历互通、港药和医疗器械等都已经实现,香港医疗跨境过河来到了深圳,内地患者能享受到与香港同质化医疗服务。”卢宠茂教授说,港大深圳医院开业十年来,已成为港澳台和外籍患者首选的公立医疗机构。

  深圳和香港一河之隔,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在深港籍医生返回香港时间长达21天。“我们现在已经成为24小时深圳人,全心全意为内地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卢宠茂教授表示,从2020年2月起,他就住在深圳,全力投入抗疫和医疗服务中。目前,港大深圳医院有40多名港籍医生,他们住在医院,医院也为他们提供生活等方面的帮助。


触碰右侧展开